程忠若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116000)
淺析《洛麗塔》中創(chuàng)傷的體現(xiàn)
程忠若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116000)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1955年他創(chuàng)作了其著名長篇小說《洛麗塔》,小說一經發(fā)表便受到廣泛關注并獲得極大榮譽,但同時也飽受爭議。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亨伯特由于年幼初戀的影響,喜歡上了十二歲的少女洛麗塔,想盡辦法接近洛麗塔后與其發(fā)生不倫戀情的故事。本文將從創(chuàng)傷的視角出發(fā),分別從二人的不幸情感遭遇和家庭因素的影響對小說進行深入剖析,試圖使人們了解到二人違背倫理道德的緣由,從而對作品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
納博科夫;洛麗塔;創(chuàng)傷視角
納博科夫1899年出生于俄羅斯圣彼得堡,在俄羅斯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洛麗塔》,但真正使他成為一個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語寫出的作品。他對文學和藝術方面都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創(chuàng)造力,被譽為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同樣的他也在昆蟲學、象棋等領域有所貢獻。他的代表作《洛麗塔》在二十世紀受到廣泛關注同時獲得極大榮譽,這是他流傳最廣的作品,小說以內容的奇特與寫作的精妙于一體使它成為一本雅俗共賞的小說。
小說主要描述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亨伯特,因為年幼時期不幸的戀愛遭遇,導致了他心中一直對少女抱有特殊幻想。在遇到如天使般的洛麗塔后,亨伯特內心那份見不得人的貪念便開始慢慢萌芽。為了靠近她,他違心地娶了女房東為妻,成為洛麗塔的繼父。當洛麗塔的母親因車禍不幸離世后,這似乎是給予了亨伯特實現(xiàn)欲念的機遇,亨伯特可以隨心所欲的帶著洛麗塔,把她留在身邊。為避免世俗眼光,亨伯特帶著洛麗塔開始了一段旅行生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洛麗塔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在奎爾蒂的引誘下在一次旅行的機會成功逃離了亨伯特的控制。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來自洛麗塔的求助信,兩人相見后,洛麗塔拒絕了亨伯特要帶她遠走高飛的想法,失望至極的亨伯特追蹤和槍殺了當初誘拐洛麗塔的作家奎爾蒂,小說最終以悲劇收尾。從之前學者對其研究的角度來看,著重從道德倫理等方面對其悲劇進行分析,我將從創(chuàng)傷的視角出發(fā)研究導致悲劇的根源,從而幫助讀者們更準確地了解和體會作品。
創(chuàng)傷本意上是指外力給人體造成的物理性損傷,但往往在許多條件下,內部受到的傷害往往比外部受的傷害要大許多,這便是人類內心的創(chuàng)傷。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一種經驗如果在一個很短暫的時期內,使心靈受到一種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謀求適應,從而使心靈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擾亂,我們便稱這種經驗為創(chuàng)傷?!蹦壳皩τ趧?chuàng)傷的研究涉及到了諸多學科方面,創(chuàng)傷與文學之間關系的研究,就是創(chuàng)傷理論發(fā)展成熟的一個重要佐證。創(chuàng)傷可以是文學發(fā)生的動機,也可以是文學的主題或是類型,同樣的創(chuàng)傷也會體現(xiàn)文學的社會功能。從《洛麗塔》中,我們可以從兩位主人公的生活經歷中感受到創(chuàng)傷,缺乏父親的破碎家庭環(huán)境帶給孩子內心的傷痛以及年少時不幸的情感遭遇給心靈留下的陰影,通過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創(chuàng)傷來探析造成悲劇的成因。
親子關系的失調,父母或家庭成員間的忽視、冷漠和虐待會對兒童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洛麗塔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艱難又痛苦的成長。洛麗塔的母親夏洛蒂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同時也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母親,她的生命中充滿了孤單與寂寞,她并沒像其他母親一樣,為自己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或是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相反的,她把自己遭遇或經歷的一切不幸都施加在洛麗塔的身上。母親虛榮市儈,她不僅沒有教給洛麗塔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反而助長了洛麗塔狂熱的物質追求的欲望。缺少父親的家庭中成長,給她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使得洛麗塔對父親這一角色充滿了期待和幻想,虛幻的父親是完美無私的,同她那自私的母親完全不同,她十分渴望擁有一個完整的家。亨伯特舉止優(yōu)雅,為人溫柔謙和,一出現(xiàn)便帶給洛麗塔一種高大父親般的感覺,從他的身上可以體會到從未有過的父愛,所以洛麗塔非常喜歡和亨伯特待在一起,同他一起玩。當時蘿莉她天真無邪,所以未能看清亨伯特關愛中隱含的真實情感,為她以后痛苦的生活埋下了不安的種子。在母親車禍去世之后,內心脆弱的洛麗塔別無選擇只能依靠亨伯特,從而漸漸地她迷失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家庭對于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不健全的家庭甚至會導致孩子心靈上的缺陷,同時我們從洛麗塔的身上可以看出來,母親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母親,她并沒有幫助洛麗塔樹立正確的觀念,沒有給予她足夠的關愛,更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亨伯特的真正意圖,種種的不幸一點點地推著洛麗塔走向痛苦的深淵。
在年少的時候,亨伯特愛上了一個比他大幾個月的女孩,但是女孩因病不幸早早地告別人世,這給亨伯特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內心也留下了感情的陰影。敏感而壓抑的他,表面上像正常成年男子一樣生活,但他的內心始終對年幼的少女抱有強烈的異樣情感,我們可以稱之為戀童癖。他一直在尋找存在于自己內心世界的那個不變的少女,他渴望的是像年少初戀時那樣天真可愛的小仙女,幻想她能夠永遠留在自己身邊,不會長大,所以當他第一眼見到洛麗塔時,就完全被吸引住了。一個活潑的小仙女映入他的視線,之前生活的成人世界瞬間崩塌,年少初戀的懵懂歲月再一次重現(xiàn),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能夠讓他為之瘋狂迷戀的女孩。對于洛麗塔,他愛的是她那年輕的靈魂以及散發(fā)出的青春氣息,同時她也是他意識中的產物,在時間與現(xiàn)實面前搶奪的一個幻想。洛麗塔包含了他的一切想象,她代表了他的青春和他的靈魂。為了滿足和挽留住洛麗塔,他總是揣摩她的心思,尋找一切能夠帶給她新鮮感的事物,亨伯特就像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一般墜入青春愛戀的深淵而無法自拔,為了洛麗塔他可以傾盡自己的所有。但凡事都不是永恒不變的,洛麗塔也會長大。長大之后的她經受不住奎爾蒂的誘惑而逃離了亨伯特的身邊,充滿畸戀的歲月也到此結束,亨伯特只能在他的世界里無聲呻吟和獨自絕望地彈奏著自己失去愛人的悲曲。
亨伯特的內心中希望洛麗塔只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不希望有人打破這來之不易的情感世界,而洛麗塔則追求物質的享受和精神的快樂,一旦有一人不滿現(xiàn)狀或逃離,那么這個扭曲的情感天地必將崩塌。支離破碎的家庭和年幼情感不幸遭遇的經歷,使得兩個主人公的心靈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人生觀和道德倫理價值觀都發(fā)生了扭曲,亨伯特沒有走出初戀的陰影,而洛麗塔也因缺乏家庭關愛而走向毀滅,畸形的戀愛勢必不會存在。二人身上所體現(xiàn)的創(chuàng)傷,對于今天也有現(xiàn)實的意義,心理創(chuàng)傷或許無法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過努力慢慢進行疏導和消除。受創(chuàng)傷的人如果將對自己過去的陰影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那么就會展開一段新的人生之旅,開始人生的新篇章,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創(chuàng)傷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學會自己調整,盡管要付出代價,但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和珍貴。
[1]曲虹彥.淺析《洛麗塔》人生悲劇的三大主要原因[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
[2]段紅.《歡笑中沒有他——創(chuàng)傷視域下的洛麗塔[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
程忠若(1993- ),女,遼寧鞍山人,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