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淄博市實驗幼兒園,山東 淄博 255000)
學前教育研究
編者按:本刊在2017.3期刊發(fā)了我校副書記、研究員秦克鑄先生反思中師教育傳統(tǒng)的文章《回望“來時路”:中師優(yōu)良傳統(tǒng)面面觀》。文章一經發(fā)表便引起了較大反響。其中,同是我校中師辦學期間的畢業(yè)生,又先后榮獲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淄博市首屆教書育人楷模、淄博名師等眾多榮譽稱號的幼教專家王翠霞先生也發(fā)來了她關于中師教育反思的文章。該文認為,是在中師教育的熏染中形成了其用恒心演繹愛心、用心、公心的心理成長之路。接下來,我們全文刊發(fā)王翠霞先生的這篇題為《做童話世界的友善使者——對幼兒教師心理成長的思考》,以饗讀者。
做童話世界的友善使者
——對幼兒教師心理成長的思考
王翠霞
(淄博市實驗幼兒園,山東 淄博 255000)
世界有兩個,一個是成人世界,一個是兒童世界,教師便是成人世界派到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正是由于當年的中師教育經歷,把自己歷練成為了一個用恒心演繹愛心、用心、公心的“真人”型友善使者。
中師教育;兒童世界;友善使者
從不太準確的意義上,我們劃分一下自己所賴以生存的世界,可以簡括為兩個,一個是成人世界,一個是兒童世界。那么,教師便是成人世界派到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正是這樣一位走向并接近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
很幸運,我經過初選、復選兩輪考試和一輪面試于1981年成為淄博師范(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的前身)首屆幼師班的一員。伴隨著全面系統(tǒng)的專業(yè)課學習,豐富多彩的各類社團熏陶和鍛煉,我的諸如唱歌跳舞、彈琴繪畫、設計游戲、組織活動等多項幼兒教學基本功的日臻熟練,讓我越來越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走近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
陶行知先生總結教師行為的本質,曾經簡單概括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胱尯⒆觽冏龀伞罢嫒恕保處熥约菏紫纫惨獨v練為“真人”,這也是三年的中師教育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一點。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33年的幼教工作經歷和反思,談談對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心理成長的思考。這也是作為一個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的“真人”應該具備的,即用恒心演繹愛心、用心、公心。
讀中師時,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也是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從事這項幼教事業(yè)的基本準則,即對孩子保持一貫的毫無雜質的愛心——“對每個孩子都要好!”
1984年,帶著那份最初的情結,帶著那份做幼師的自信,我從母校畢業(yè),來到淄博市實驗幼兒園,成了一名真正的幼兒教師。每天,我?guī)ьI孩子們暢游在童話世界里:唱歌、跳舞、講故事、做游戲……忙碌而開心;每天,我陪伴最后一個孩子離園,看書、聊天、折紙、下棋……不論接孩子的父母來到多晚。9月,新生入園。乍一脫離親人的呵護,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孩子們哭鬧不停。如何幫助幼小的孩子們盡快擺脫入園焦慮?我的“法寶”是“愛心抱抱”。
舉兩個實例。恬恬(化名)喜歡聊天。每天到園,她都是一邊哭鬧,一邊和老師“講條件”:“老師,咱們去玩滑梯吧?!薄袄蠋?,咱們給媽媽打電話吧?!薄昂茫蹅內ネ婊?去給媽媽打電話!”我把她抱在懷里,不停地口講指畫:從地上的汽車,到天上的飛機;從池塘里的金魚,到“飼養(yǎng)角”的白兔……由此,恬恬的話越來越多,哭聲則越來越少了。鬧鬧(化名)總喜歡拿著玩具橫沖直撞,把鋪在地上的軟墊一塊一塊地掀翻,一刻也不停歇。我抱著鬧鬧坐到地上,把軟墊鋪成“一列火車”,“再請玩具坐進車廂里”,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
雨果說:“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一天下來,胳膊又酸又痛;一月下來,嗓子持續(xù)紅腫。然而,孩子們卻如小鳥依人,越來越喜歡依偎在我的身邊,他們也少了剛入園時的無所依托無所依傍。幼兒園成了屬于孩子們的多了許多家人的大家庭,孩子們的心開始在幼兒園扎根。
在總結多年經驗的基礎上,我從孩子們的內心情感接受出發(fā)提出了“六步走”新生入園策略:新生家長會—幼兒園實地體驗—親子約談—親子活動—半日獨立入園—全日獨立入園。[1]這種小步推進、梯度入園的方式,有效緩解了新生的入園焦慮。
如今,每當新入園的孩子們奔跑著撲到我的身上,抱著腿抱住腰、摟著脖子趴在肩上時,我的心常常被這份幸福融化。感恩中師三年間學校大氛圍里教給我的那份愛心,因為只有真正的愛孩子才能知道他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老師,需要什么樣的幼兒園。33年來我心無旁騖追求的“對每個孩子都要好”的信念,已經扎根在我的靈魂深處并葳蕤生機,這是愛心力量的偉大。
幼師學習的第三年,各科教法的學習相繼展開。為了提高我們對教法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老師們在講授理論的同時,更多的是把我們推上講臺,現(xiàn)場練兵。我們開始用自己學得的教法知識,運用、分析并實踐到中師的各科教學中去。清晰地記得全班同學和老師當“小朋友”、我在講臺上當老師并組織“小朋友”上課的情景。為了把書本上的教法在練兵的課堂上有效運用,老師們的課堂成了我模仿、再現(xiàn)“活教法”的源泉:秦克鑄老師的地理課層層剝繭、一氣呵成,每次上課都讓全班同學聽得入迷,我學到了教學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設計;孫迎斌、孫寶琴老師親和的語言和體態(tài),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和孩子們進行言語互動;翟蕾、高玉諾老師優(yōu)雅的舉止、精致雋秀的板書,讓我知道了怎樣的示范和教具材料才會讓孩子們興趣濃厚、愛不釋手;高思棟老師的幽默風趣,讓我知道了如何在輕松、快樂中將教學難點舉重若輕……一次次現(xiàn)場練兵,一次次對“活教法”的揣摩和運用,我的課堂越來越多地注入活性“基因”,我也越來越深地領悟了成就課堂的秘訣——“用心?!?/p>
工作以后,我努力用我的教學不斷詮釋著自己對“用心”的理解。在我看來,“用心教學是做教師的本分,應該成為日常教學的一種習慣?!薄拔ㄓ杏眯?,才能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fā)展。這是一個教師對孩子最好的擔當!也是對家長和社會最好的交代!”[2]
備課時,我從不奉行“拿來主義”。面對現(xiàn)成的活動方案,反復思索:“我會怎樣來做?”“孩子們會有什么反應?”“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不斷地推翻自己、打破自己,不達滿意不罷休。一次帶領孩子們認識蜜蜂活動,我“自惹麻煩”——摒棄俯拾皆是的圖片教具,找來竹竿和紗布,做成捕網;把捕到的蜜蜂放入瓶中,用紗布封口,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它的翅膀、長足、胸腹及觸角?;顒咏Y束后,我又帶領孩子們來到戶外,打開封口將蜜蜂放飛。還有一次觀察蚱蟬羽化,這對孩子來說趣味盎然。我突發(fā)奇想,“豈不讓孩子一飽眼福?”暮色四合,自己便讓愛人陪伴,手持電筒俯著身子“繞樹三匝”,尋找行將蛻變的蚱蟬。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的用心,讓我贏得了課堂的精彩,換取了教學技藝的精湛:引導幼兒在行動中認知,在探究中學習,在愉悅中發(fā)展,成為我鮮明的教學風格;“觀察—解讀—回應”成為我基本的教學范式。觀察——盯住孩子的具體行為,盯住孩子的學習興趣、認知特點和發(fā)展水平,使教學從真實的起點開始;解讀——找到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找到施教的理論依據和實踐途徑;回應——在有選擇、有針對性的回應中,讓每一次教學都有意義,讓每個孩子每天都有新的發(fā)展。
憑借課堂,我先后榮獲了“淄博市教書育人楷?!薄吧綎|省教學能手”“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等殊榮。對此,岳娟老師心悅誠服:“在王老師的備課本里,你找不到與教材完全相同的活動方案,處處滲透著她的奇思妙想?!薄巴趵蠋熒幸粋€金腦殼。在她那里,沒有解決不了的教學難題!”田香玲老師一臉敬意?!巴趵蠋煹恼n教在有心,孩子們學在無意,叫人看不夠!”山東省特級教師李茂婕聽完我的課后深有感觸。
還記得讀中師時我們的教學樓上寫著這樣的標語,“師范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在中師學習期間我是這樣用心體會著教育的真諦,工作以后我依然堅持著這樣的用心,因為生活處處是教育。如果說我在幼教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績,那就是源于我對生活的用心,對教育的用心。
80年代,是個淳樸的年代,師范的校園里也是滿滿的淳樸氣息。老師們品正學實,誨人不倦;同學們安心課堂,專注學業(yè)。白天,每個老師都準時走上講臺,講授新課不遺余力;上晚自習經過老師的辦公室時,里面總是一片燈火通明。老師們是那樣專注于教學,又是那樣親和與謙遜,讓我們倍感親近又心存敬重。這種勤奮治學、誠信友善的氛圍讓我們飽受浸染,成為我們心中為師、做人的一座座豐碑。所以,當我?guī)е@種浸染,捧回眾多厚重的褒獎時,也就責無旁貸地擔起了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重任。因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07年9月,山東省第五屆教學能手評選在東營舉行。我?guī)ьI參賽團隊下午4點趕到評選現(xiàn)場,抽取了語言活動——《皮鞋車》。返程的車剛啟動,我就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抓住故事的核心要素——一只舊皮鞋,從懸念入手?!贝蠹衣犃T,精神一振,循著我的思路一路討論。我一邊討論,一邊用電話安排各項準備事宜,不知不覺中,電話費已經打完?;氐阶筒?,已是晚上7點。匆匆吃幾口面包,我便帶領大家,從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到教師的提問,從孩子的預期表現(xiàn)到現(xiàn)場回應,從課件的設計制作到效果呈現(xiàn)……環(huán)環(huán)相扣,反復演示,一直忙到凌晨3點。第二天早8點,通過組織試教活動,我又對活動設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第三天早上9點,作為整場賽事的“先鋒”,參賽教師“登臺亮相”?;顒右唤Y束,我們設計的這個語言活動贏得“滿堂彩”。一位評委即席評價:“一個好開頭!一節(jié)好活動!”參賽教師輕松捧回了一等獎。
接下來,由我設計、指導的談話活動《我的本領》、辯論活動《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動物法庭》《有弟弟妹妹好不好》,連續(xù)四次在全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研討會分會場、主會場上進行了公開展示,為全國的幼教同行提供了范例。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博士后高小妹興奮地稱贊:“她們設計的活動有找不完的優(yōu)點!”特別是我們的幼兒辯論活動,以發(fā)展幼兒的辯論語言和評判性思維見長,得到了國內著名幼教專家、華師大周兢教授的充分肯定,開啟了國內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新模式。
堅持不斷的指導和培養(yǎng),使崔俊秀、王冰、王艷君等一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其中,1人榮膺“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3人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4人被評為“山東省教學能手”,20余人次榮獲淄博市的特級教師、最美教師、學科帶頭人,以及省市優(yōu)質課一等獎等殊榮。這不僅彰顯了市實驗幼兒園的龍頭引領作用,也使其真正成為了名師滿座的搖籃。
“從剛參加工作時的懵懂迷茫,到今天的省市教學能手、市學科帶頭人、市最美教師,王老師一直是我成長路上的‘伯樂’,專業(yè)發(fā)展的‘導師’?!鄙綎|省教學能手王艷君的話深感自豪?!懊慨斘覀冊诮萄兄兴悸肥茏钑r,王老師的一句話總會‘點石成金’?!鄙綎|省特級教師王冰由衷道來?!罢J識王老師二十多年了,兢兢業(yè)業(yè)、潛心鉆研、業(yè)務精湛,是她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她不論在做人還是在做事上,都是幼教人的楷模?!鄙綎|省教科院幼兒教育、特殊教育教研部方明主任給予我高度褒評。
正是中師教育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理念的耳濡目染,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師者,永遠不忘自己“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光榮使命。首先,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反思中成就自己教育理念 教育風格的提升,還應該帶動更多年輕教師的成長。獨木不成林,萬木蔥蘢才是春。我的成長,得益于母校對我的教育,得益于優(yōu)良的中師教育范式對我的影響。在中師教育的薪火相傳中,繼續(xù)自己的微薄力量,把自己先懂得的能力或經驗傳授給更多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恩母校讓我的生命里充滿了理想和信念,充滿了愛和溫暖,給予我做人的啟迪和方向。今天在我身上散發(fā)的每一點光芒里,依然閃爍的是中師教育當年點燃的火花!所以,師者的教育公心同樣也是作為一名兒童世界友善使者的“真人”應該具備的。
[1]王翠霞.接手幼兒園小班——幫助孩子快樂入園[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7.
[2]王翠霞.學會生活快樂成長——關于我園生活課程的思考[J].學前課程研究,2008,(1).
[3]秦克鑄.回望“來時路”:中師優(yōu)良傳統(tǒng)面面觀[J].淄博師專學報,2017,(3).
There are two worlds,the adult world,and the children's world,and the teachers are the friendly envoy sent by the adult world to the children's world.As a kindergarten teacher,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in early years,I grow into a friendly envoy that uses persistence to interpret love,heart and mind.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children’s world;friendly envoy
G167
A
(2017)04-0003-03
2017-07-09
王翠霞(1964-),女,山東淄博人,教授,淄博市實驗幼兒園教學副園長,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主持的項目研究分獲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研究成果一等獎,主要從事幼兒園教學與管理研究。
李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