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軍
(54160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灌陽縣人民檢察院 廣西 灌陽)
對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重要性的幾點認識
羅小軍
(54160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灌陽縣人民檢察院 廣西 灌陽)
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得以在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中確立是有其現實背景和立法基礎的,從現實背景方面看,刑事訴訟中羈押率居高不下、“以捕代偵”、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捕到底”、長期羈押等現象都急需解決和改善;另一方面,無罪推定原則、比例原則和權力制衡原則是羈押必要性審查的三大立法理論基礎。作為一種新確立的法律制度,羈押必要性審查體現了法治的進步,也充實了人民檢察院法律監(jiān)督內容,但該制度在實踐運用中卻遇到了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法條規(guī)定上存在結構不完整、內容不確定和用語有歧義的先天不足,配套機制上信息共享不夠、評估說理不足、銜接保障不力和替代措施不完善,以及司法工作人員“以捕促供”、“有罪推定”等傳統(tǒng)司法理念未轉變和過于強調訴訟效率、突出考評考核等功利性的執(zhí)法方式。這些問題都影響著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實際運用和效果。
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制度構建
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是刑事執(zhí)行檢察工作的核心業(yè)務。羈押必要性審查是羈押必要性審查,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xù)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xù)羈押的,建議辦案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監(jiān)督活動。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撤銷或者變更逮捕強制措施的,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guī)定,申請變更逮捕強制措施的,不屬于羈押必要性審查。羈押必要性審查具有主體特定、對象特定、建議性結論法律特征和統(tǒng)一保障人權與懲治犯罪、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刑事司法與社會管理的內部特征。我國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jiān)督機關,這也就決定了作為刑事訴訟法賦予人民檢察院的職責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其實質也是一種法律監(jiān)督,應當與人民檢察院糾正錯捕等訴訟職能相區(qū)分。作為一種制度,羈押必要性審查不僅具有救濟、評價和預測的法律功能,同時還有保障人權、化解矛盾和促進監(jiān)督的社會功能。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得以在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中確立是有其現實背景和立法基礎的,從現實背景方面看,刑事訴訟中羈押率居高不下、“以捕代偵”、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捕到底”、長期羈押等現象都急需解決和改善;另一方面,無罪推定原則、比例原則和權力制衡原則是羈押必要性審查的三大立法理論基礎。作為一種新確立的法律制度,羈押必要性審查體現了法治的進步,也充實了人民檢察院法律監(jiān)督內容,但該制度在實踐運用中卻遇到了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法條規(guī)定上存在結構不完整、內容不確定和用語有歧義的先天不足,配套機制上信息共享不夠、評估說理不足、銜接保障不力和替代措施不完善,以及司法工作人員“以捕促供”、“有罪推定”等傳統(tǒng)司法理念未轉變和過于強調訴訟效率、突出考評考核等功利性的執(zhí)法方式。這些問題都影響著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實際運用和效果。
近年來,“尊重和保障人權”先后被寫入憲法和刑訴法,這是中國人權立法歷史性的一大進步。特別是《刑事訴訟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規(guī)定了下來,意味著國家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權保護的關注程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6年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發(fā)布的中國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又一次明確了“健全刑事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發(fā)現不需要繼續(xù)羈押或患有嚴重疾病不適宜羈押的,應當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變更強制措施”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要求,這是我國連續(xù)第三次在對外人權保障計劃中表明國家通過羈押必要性審查“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立場。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及時建議辦案機關變更刑事強制措施,防止不必要的刑事羈押,將有效避免刑事強制措施適用的消極性,有力保障捕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利,實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目標和承諾,這是刑事執(zhí)行檢察部門的法定職責和使命。
當前,“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如何轉變陳舊司法觀念,調整監(jiān)督職能定位,確保刑事訴訟活動公平公正,進而以程序公正來保障實體公正,是檢察機關刑事執(zhí)行檢察部門面臨的首要問題。對此,《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對如何加強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已有明確要求,為我們繼續(xù)深入開展好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定下了基調。羈押必要性審查是刑事執(zhí)行檢察部門貫徹落實“以審判為中心”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耙詫徟袨橹行摹钡男淌略V訟制度改革里面很重要的一塊內容就是促進案件繁簡分流,擴大認罪認罰。如果到了法院審理環(huán)節(ji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一直處于羈押狀態(tài),開展這些工作就相對較為困難。而在審前,就區(qū)分情況決定是否建議繼續(xù)羈押,對于促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推動案件刑事和解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加大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推進審前非羈押,是可以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做出貢獻的。通過我們的工作,將沒有繼續(xù)羈押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時變更刑事強制措施,對其中身患嚴重疾病的,使其獲得更好的社會醫(yī)療待遇,避免監(jiān)管場所死亡事件的發(fā)生,保障刑事追訴活動順利進行;對其中涉嫌偶犯輕罪的,促其悔罪認罪、刑事和解,實現認罪認罰從輕和恢復性司法目標;對其中依法可能判處緩刑、短期刑的,確保刑事強制措施適用的正當性、比例性與刑罰執(zhí)行的公平公正,避免判罰倒掛問題。這些都將有力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目標的最終實現。
監(jiān)所檢察是檢察機關的一項傳統(tǒng)業(yè)務,就監(jiān)督方式來說,傳統(tǒng)監(jiān)督模式更多的體現的是行政屬性。去年,在高檢院的有力推動下,監(jiān)所檢察更名為刑事執(zhí)行檢察,是監(jiān)所檢察向刑事執(zhí)行檢察轉型的一個標志。轉型發(fā)展需要實實在在的工作載體,羈押必要性審查就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市院要求羈押必要性審查按照案件化管理,采用公開審查的方式,體現監(jiān)督性審查的司法屬性,就是為了突出羈押必要性審查這一載體在刑事執(zhí)行檢察轉型發(fā)展中的作用。羈押必要性審查是監(jiān)督業(yè)務辦案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刑事執(zhí)行檢察人員不斷積累辦案經驗,提高辦案能力的有效途徑。
雖然修改后的刑訴規(guī)則對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進行了細化,但有兩處未明確:一是上提一級審查逮捕的決定逮捕案件,羈押必要性審查是由報請檢察院審查,還是由決定逮捕案件的檢察院審查;二是由上級檢察機關或上級人民法院延長羈押期限或辦案期限的案件,羈押必要性審查是由原偵查機關對應的檢察院審查,還是由決定延長羈押期限或辦案期限的檢察院或法院對應的檢察院審查。
層級對等是檢察機關權力行使的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但完全按照層級對等的原則實行羈押必要性審查未免困難較大:一是地域限制較大。我國地域遼闊,不少地方市縣之間、省市之間跨度少則幾十公里,多則幾百公里,對于沒有羈押必要事由的調查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容易導致審查一個案子耗時耗力、效率低下;二是不符合修改后的刑訴法有關人權保障的要求。修改后的刑訴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放到了總則的位置,并將其精神貫穿于多個法條。原刑訴法第7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fā)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痹摋l在修改刑訴法時飽受爭議,檢察機關及有關學者認為應當變“事后通知”為“事前同意”,但修改后的刑訴法第94條仍保留了原條文。另外,有關職務犯罪上提一級審查逮捕的規(guī)定中規(guī)定上提一級審查逮捕的案件,決定逮捕后報請檢察院發(fā)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報請逮捕檢察院應當得到決定逮捕檢察院的事前許可,但修改后的刑訴規(guī)則第337條第2款規(guī)定:“下級人民檢察院在發(fā)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應當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并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報告?!辈⑽床捎迷幸?guī)定,而是保持與修改后的刑訴法第94條一致的規(guī)定,即事后報告。高檢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也曾對該條專門作出說明,認為在發(fā)現強制措施不當時,賦予偵查機關第一時間變更強制措施的權力,有利于及時有效保障人權。以此兩例“不變”,足見及時、有效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核心精神。
[1]趙虹.強化刑罰執(zhí)行監(jiān)督推動監(jiān)所檢察工作再上新臺階[J].人民檢察,2004(12).
[2]白泉民.關于加強監(jiān)所檢察工作的思考[J].人民檢察,2004(12).
[3]劉穎,劉繼國.監(jiān)所檢察派出檢察院建設問題研究[J].人民檢察,2005(10).
[4]趙虹.檢察長要重視監(jiān)所檢察工作[J].人民檢察,2005(23).
[5]尚愛國.監(jiān)所檢察工作用語辨析[J].人民檢察,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