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雯 董 妍 湯亞娥 王 娟 馬慧群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陜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號 710004
科技期刊要始終保持在自身學科中的權威性、在同類期刊中的競爭力、在讀者中的影響力,就需要深入調查和了解學科的發(fā)展動向及讀者的需求取向,做好組稿策劃,充分展現(xiàn)期刊自身的風格和特色,樹立期刊品牌[1-3];同時,再根據(jù)組稿策劃方案,有目的性地約稿以最終獲取優(yōu)質稿源,提高期刊質量[4-5]。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已經(jīng)走入了新媒體時代,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代表,科技期刊生存和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將不可避免地與新媒體發(fā)生融合。同樣,新媒體手段的應用也為科技期刊組稿和約稿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國內科技期刊對組稿策劃和約稿的重要意義已經(jīng)有了較高的認識,也有不少學者總結和分析了組稿和約稿的方法[6-8];但是,對于新媒體方法在組稿、約稿中的具體運用還缺乏全面的歸納和總結?!吨袊つw性病學雜志》編輯部自2013年起逐步將網(wǎng)絡媒體、移動媒體等新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組稿策劃和約稿工作相結合,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本文詳細闡述了《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利用新媒體手段進行組稿、約稿的做法,以期為科技期刊獲取優(yōu)質稿源、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可借鑒的新方法。
明確期刊定位,認識期刊所處的大環(huán)境,厘清期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制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目標,是做好組稿工作的首要前提。近年來,《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受到學界的廣泛肯定,其影響因子持續(xù)居于皮膚科學領域相關期刊前列。目前,編輯部將突破原有成績,辦出期刊特色作為期刊未來的發(fā)展目標。根據(jù)這個目標,編輯部決定每期都要設計一個特色主題,集中系統(tǒng)地論述皮膚科學界的熱點和前沿。為了能夠更好地做好選題工作,《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鼓勵編輯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獲取學術資訊,了解學科動態(tài)。在日常工作中,編輯通過關注皮膚科學相關機構的微博、微信平臺,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可以很方便地閱讀到皮膚科最新的診療指南解讀、專業(yè)資訊、經(jīng)典病例、皮膚科學人物專訪、皮膚科書訊、海外見聞等學科相關的圖文消息;此外,國內外不少數(shù)據(jù)庫都開發(fā)了手機APP客戶端,編輯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端查閱文獻,這樣不僅能夠方便編輯及時、準確地了解皮膚科學近期的熱點,提升編輯人員選題策劃的敏感性,而且充分利用了日常的碎片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編輯部在前期充分掌握皮膚科學發(fā)展動向的基礎上,可以初步擬定出具有新意的選題意向,為組稿工作的順利完成打下基礎。
針對期刊受眾群體的所想、所需,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為讀者把脈,找準關注點,準確把握讀者定位[9],是進行組稿的重要準備工作。新媒體手段的不斷普及,使科技期刊編輯部與讀者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緊密。2013年10月,《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及微博正式開通,并迅速獲得了雜志作者、讀者及編委的廣泛關注。在組稿工作正式開始前,編輯部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官方微博兩個渠道將前期制定的多個選題意向以投票的形式向受眾發(fā)布,請大家為自己最想了解的內容投票。獲得反饋后,編輯部進行投票統(tǒng)計,將其中得票較高的幾個選題意向列入備選預案。新媒體手段的應用,使編輯部能夠更加快速及時地了解到受眾對于某一選題的關注程度,并以此為參考,精簡選題意向,縮小范圍,以便統(tǒng)一安排后續(xù)工作,避免資源的浪費。
在精選選題意向后,編輯部需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整合并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權衡選題的影響力與可操作性,最終確定性價比最高的選題。對于科技期刊而言,強大的編委和審稿專家隊伍是其自身天然的優(yōu)勢資源。為了能夠充分利用這個資源,《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將期刊編委及審稿人按照其不同的研究領域進行分組,建立起多個微信討論群。在組稿過程中,為了進一步論證選題、明確選題的可操作性、確定選題相關欄目設置,編輯部會將不同方向的選題意向分別發(fā)布在相關的微信討論群中,請編委及審稿人對選題的可行性進行再次確認。同時,還可請這些專家從學科專業(yè)角度對選題的落實提出具體建議,供編輯部參考。對微信討論群中編委及審稿人提出的具體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后,編輯部會確定當期的最終選題。最終選題確定后,編輯部需要為落實選題制定出詳盡、周密的工作計劃,例如確定各項工作完成的時間表、確定工作人選,為完成組稿目標打好基礎,并為下一步的約稿工作做好準備。
通過前期組稿工作確定好最終選題后,約稿就成為落實選題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在新媒體時代,通過移動媒體,約稿的實際操作工作也得到了極大的簡化,約稿速率大幅提升。要出色地完成約稿工作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在組稿工作完成、確定當期選題之后,編輯部首先要對選題進行拆分,確定什么樣的稿件能夠最恰當、最完美地展現(xiàn)選題,明確稿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即解決“約什么”的問題。根據(jù)選題的具體方向和特點,《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一般會從基礎理論研究、臨床表現(xiàn)歸納、治療實踐總結、研究最新進展等幾個方面對選題進行展示;選擇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專家論壇、病例報告、臨床經(jīng)驗、綜述等。
解決了“約什么”的問題后,編輯部就要開始為約稿尋找撰稿人,撰稿人的研究方向、學科內的學術號召力、對期刊的熱心度等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在新媒體時代,根據(jù)約稿內容,編輯部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專業(yè)相關微信平臺及微博關注等渠道深入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在全面分析其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初步擬定撰稿人范圍。此外,在前期利用微信討論群論證選題時,討論群中相關領域的編委及審稿人就會主動提出自己愿意撰稿或是能夠推薦適合撰寫相關稿件的人員,簡化了編輯部確定撰稿人的工作。在相關方面有影響力且研究深入的專家、有學術見地的后起之秀、毛遂自薦的有為新人都是《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約稿撰稿人的選擇對象。
確定好約稿對象后,就要著手正式開始實施約稿工作,解決“怎么約”的問題。一直以來,科技期刊的約稿工作主要依靠刊登約稿啟事、書信約稿、電話約稿[10]、參加學術會議等手段,往往費時費力,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新媒體時代,約稿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斷推陳出新,編輯部要在充分了解自身優(yōu)勢和劣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選取有效的約稿形式。《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目前采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約稿方式,將新媒體手段融入到了傳統(tǒng)約稿方法中。編輯部將傳統(tǒng)的刊登約稿啟事改為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的形式,隨著微信平臺關注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約稿啟事的受眾面越來越大,得到的反饋也越來越多。在新媒體時代約稿函的發(fā)送形式也日趨豐富。除了利用電子郵件發(fā)送外,通過雜志投稿系統(tǒng)自帶的短信群發(fā)功能以及微信、QQ等都能夠將約稿函快捷地發(fā)送到約稿對象手中。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召開大型的學術會議前,主辦方都會開發(fā)其自媒體平臺,發(fā)布會議議題,這樣編輯不用參加會議只需通過關注會議自媒體平臺就可以找到與期刊選題相關的內容進行約稿,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此外,編委微信工作群的建立也為約稿工作的實施提供了便捷的平臺,使約稿工作事半功倍。
首先,在組稿策劃方面,《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利用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快捷性,及時、準確地掌握皮膚科學的研究熱點,使編輯人員對選題策劃的敏感性得到了提升;另外,由于新媒體傳播具有較強的互動性,編輯部在確定選題之前能夠快速獲取讀者和編委專家的反饋,充分考察讀者意愿、聽取專家編委的意見,使每一個選題在敲定前都得到充分的論證,選題策劃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期刊的讀者關注度以及同行專家認同度都在不斷提升。根據(jù)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的統(tǒng)計,《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在2013年后,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從0.681和2836次迅速上升至0.885和3495次。
其次,在約稿方面,通過短信、微信等新媒體方式推送約稿信息,不但較之從前逐個發(fā)送郵件更加省力,而且約稿消息也可以通過手機閱讀的方式被快速讀取;此外,由于前期策劃選題時不少專家通過微信討論群已經(jīng)參與到了雜志的組稿工作中,所以他們對于編輯部的約稿都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很快就能完成稿件撰寫,減少了由于得不到約稿反饋而反復催促的重復性勞動,也使以往約稿信往往石沉大海的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據(jù)編輯部初步統(tǒng)計,將新媒體手段應用于組稿、約稿工作后,稿件獲取的成功率較之前的不到30%增加到了現(xiàn)在的85%以上,期刊刊登的約稿稿件從每期1~2篇增加到了10篇左右;與此同時,從約稿函發(fā)出到成品稿件發(fā)回的時間也由原先的平均6.37個月縮短到了如今的3.45個月,約稿完成速率大幅提升,所約稿件的時效性大大增加。
在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生存和發(fā)展危機四伏,樹立期刊品牌、提高期刊學術水平、擴大期刊影響力始終是其生存之道,而這些都離不開優(yōu)質的稿源。主動出擊,在編輯活動之初進行有效組稿,策劃能夠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且符合期刊特色的選題,圍繞選題及時向相關領域的名家、專家約稿則是有目標地競爭優(yōu)質稿源的重要手段。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到傳統(tǒng)的組稿、約稿工作之中,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實踐證明,《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將網(wǎng)絡媒體、移動媒體等新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組稿策劃和約稿工作相結合,一方面提升了編輯人員選題策劃的敏感性,加深了對讀者的了解,增進了與專家編委之間的交流,使選題能夠得到充分的論證,提高了選題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也使約稿工作更加簡化,大幅提升了約稿效率及成功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吳曉麗,陳廣仁,蘇青,等.科技期刊全方位多層次組稿探析——《科技導報》組稿實踐[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89-1195.
[2] 代艷玲,朱拴成. 提升期刊學術質量與影響力的方法與途徑——選題策劃與組稿[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57-161.
[3] 康銀花,邢愛敏,楊臻崢,等. 科技期刊的整體策劃與特色品牌打造——以《藥學進展》為例[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107-1112.
[4] 王銀平. 科技期刊常見約稿方式的適用性比較[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8-490.
[5] 王娟,鄭雯,湯亞娥,等. 從期刊定位談約稿——以《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為例[J]. 編輯學報,2016,28(5):500-502.
[6] 程欣,朱德香. 醫(yī)學編輯約稿的技巧[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411-412.
[7] 董燕萍. 約稿技巧和程序優(yōu)化[J]. 編輯學報,2015,27(3):264-265.
[8] 袁寧. 醫(yī)學期刊青年編輯如何組稿[J]. 編輯學報,2013,25(2):189-191.
[9] 蘇濤. 選題策劃: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重要支點[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115-116.
[10] 盛杰,羅曉慶,趙鷗,等. 新媒體約稿方式的價值探討[J]. 編輯學報,2012,24(6):580-582.
作者貢獻聲明:
鄭雯:確定論文思路,收集、整理資料,論文的撰寫和修改;
董妍,湯亞娥,王娟:數(shù)據(jù)收集與統(tǒng)計;
馬慧群:確定論文選題,指導論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