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出版“中小學法治教育讀本”的意義
韓大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由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組織編寫的《中小學法治教育讀本》(12本)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它以四中全會《決定》為指導,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七五”普法工作的《通知》和《決議》的具體體現(xiàn)。
法治教育從青少年開始抓起,并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四中全會提出的明確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是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要求?!斗ㄖ谓逃x本》積極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基本要求,編寫相關讀本內(nèi)容,指導思想明確,政治方向正確,符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
法治教育關系國家的未來,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質(zhì)對法治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1986年鄧小平就指出“法制教育從娃娃抓起”,這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論斷。小時候受到的法治教育會影響每個人未來的生活,特別關系到對國家法律體系的認知與國家觀念認同。本讀本改變過去普法中存在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對象設計不同的法治知識,體現(xiàn)法治讀本的針對性。
法治教育內(nèi)容龐大,知識點多。如何根據(jù)青少年的特點,設計合理的知識點和課程?這是讀本編寫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編寫組準確把握了“法治知識教育”的內(nèi)涵與外延,既要考慮法治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考慮法治知識與教育的重點,把憲法教育作為核心內(nèi)容,突出了憲法與公民的價值觀教育,把法治教育讀本提升到公民教育的高度。在12本讀本中,把憲法知識、憲法教育作為核心內(nèi)容,讓學生從小感受作為中國公民的自豪以及對國家價值觀的認同。憲法是一種生活規(guī)范,伴隨人的一生,通過法治教育,讓青少年認識到國家憲法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憲法的存在。讀本以生動和通俗的語言,講解了憲法的基本知識,相信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法治教育要面向生活,讓青少年在生活中感受法治的意義。讀本的編寫組認真研究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提出針對性的“法治知識模塊”,在體例上有創(chuàng)新,圖文并茂,增強讀本的可讀性。比如,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讀本設計了四個板塊內(nèi)容,第一課是“我與國家”,先介紹中國憲法文本的封面,然后分別介紹國旗國徽國歌首都,讓一年級學生從國家的標志中理解自己心中的國家。第三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例,講規(guī)則的重要性,同時第四課中講平等的含義。這種知識點的安排比較符合學生的實際,使憲法更加生活化。
法治教育重在效果,要有實效性。如前所述,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關系國家的未來,要有長遠的目標,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識傳授。本次讀本的編寫不僅關注了法治知識的遞進,同時關注法治教育的可持續(xù)性,強調(diào)實際效果與法治未來的美好期待。
總之,這是一套通俗易懂、講求務實、生活化的法治教育讀本,在體例、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式上做了新的探索。我們要做好讀本的宣傳工作,培訓好法治課程教師,使讀本在法治教育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