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春,李成佐
(西昌學院,四川 西昌 615013)
“科威黃4號”洋蔥新品種選育
潘天春,李成佐
(西昌學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使用5種劑量的He-Ne激光,照射洋蔥資源“ZY96202”的種子,經(jīng)10多a選育,從變異后代中培育出優(yōu)質、高產(chǎn)的黃皮洋蔥新品種“科威黃4號”,該品種2016年7月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川審蔬2016012)。
科威黃4號;黃皮;選育;洋蔥
西昌是中外聞名的“中國洋蔥之鄉(xiāng)”,但短日照黃皮洋蔥種子從國外進口。要盡快改變黃皮洋蔥種子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品種選育必須走在前面[1,6,11]。西昌學院洋蔥研究室1996年以來,先后從國內外引進洋蔥育種材料215份,選育育種材料139份,合計354份。其中,黃皮洋蔥148份,白皮洋蔥18份,紅皮186份;經(jīng)過種植、觀察、鑒定、考種和分析表明[2,5,7,8,10],日本黃皮洋蔥資源“ZY96202”表現(xiàn)較優(yōu):黃皮,生長勢強,不易分球,外形近似球形,辛辣味淡,肉質好,鱗莖較大,產(chǎn)量較高,其主要缺點是早期抽薹率高達29%。針對上述親本缺點,新品種育種目標定為:(1)洋蔥產(chǎn)量比親本增加15%以上;(2)早期抽薹率比親本降低15個百分點以上。
2005年8月選用日本黃皮洋蔥資源“ZY96202”作親本,采用激光誘變方法進行新品種選育,照射前1 d,用清水將種子浸泡10 h。在攀鋼410醫(yī)院使用He-Ne激光(輸出功率為2.5 mW)照射,以8、16、24、32、40 min分別照射“ZY96202”種子各3 000粒,合計15 000粒,照射方案詳見表1。
表1 種子激光照射處理表
2005年8月25日按處理播種,10月28日移栽至大田;2006年3—4月田間觀察記錄各個處理植株長勢情況并做好標記,選擇變異鱗莖的性狀按金黃色、球形、非薹、非丫、鱗莖單個重470 g以上的標準進行選擇。結果表明,Z1和對照相比沒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在Z2、Z3、Z4和Z5中分別選得67、42、34和5株單個鱗莖重在470~500 g,其它性狀表現(xiàn)良好的優(yōu)良變異株;在Z2、Z3和Z4中分別選得12、36和8株單個鱗莖重在500~530 g,其它性狀表現(xiàn)良好的優(yōu)良變異株;在Z3和Z4中分別選得8株和3單個鱗莖重超過530 g,其它性狀表現(xiàn)良好的優(yōu)良變異株。選得優(yōu)良變異株共215株,按單個鱗莖重在470~500 g、500~530 g、大于530 g分別編號為L1-1、L1-2、L1-3,用掛貯方式保存,在2006年10月上旬去除發(fā)芽腐爛的94個外,余下的121個按單個鱗莖重隔離種植繁種,2007年6月按變異系混收種子;2007年9月上旬將中選的變異株后代種子分別播種、10月中旬分別移栽種植為分別編號為L1-1、L1-2、L1-3,2008年3—5月大田觀察到L2-3生長不一致,出現(xiàn)分離,繼續(xù)選擇;而L2-1和L2-2則生長整齊一致、長勢好,其中L2-2的早期抽率為21.6%;而L2-1早期抽率為9.2%,鱗莖大小均勻;2008年10月將洋蔥鱗莖L2-1和L2-2分別隔離種植,2009年9月將收獲的種子分別播種、定植進行小區(qū)試驗,2010年3—4月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L3-1與親本“ZY96202”相比,增產(chǎn)近20%,早期抽薹率降低18個百分點,達到育種目標的要求中選,暫定名“科威黃4號”并擴繁,2011年6月收獲洋蔥種子。
2011—2013年進行2年4點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品種為科威黃5號,ZY96202、西蔥3號、豐秀丸、昌激07-8、昌激07-5、科威黃4號,以ZY96202和西蔥3號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3次重復,每重復含7個處理,每處理6 m2,共計21個處理;試驗地點為西昌市高草鄉(xiāng)高草村5組、喜德縣紅模鎮(zhèn)江管村3組;2011年9月2日播種,2011年10月24日移栽;2012年9月1日播種,2012年10月22日移栽,每小區(qū)長3 m、寬2 m,每行13株、16行,每小區(qū)共208株,黑膜覆蓋,管理同大田,收獲時小區(qū)計產(chǎn)進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法;觀測記載播種期、移栽期、成熟期、抽薹率等性狀;采用區(qū)試99統(tǒng)計軟件進行2年4點的多點試驗分析。試驗結果表明:2011—2013年2年4點多點試驗中,“科威黃4號”的產(chǎn)量8 565.81 kg/667 m2,極顯著高于其它品種,與生產(chǎn)對照CK2西蔥3號產(chǎn)量7 004.86 kg/667 m2相比,產(chǎn)量高出22.28%,增產(chǎn)極顯著;與親本CK1產(chǎn)量7 110.4 kg/667 m2相比增產(chǎn)20.47%,增產(chǎn)極顯著,屬于豐產(chǎn)品種;從抽薹率來看,2011—2013年度多點試驗的“科威黃4號”的抽薹率為8.3%,比生產(chǎn)對照CK2西蔥3號低0.6個百分點,差異不顯著,比其親本CK1ZY96202降低20.9個百分點,差異極顯著;從生育期來看,2011—2013年度多點試驗的生育期“科威黃4號”的生育期為190 d,與生產(chǎn)對照CK2西蔥3號和親本對照CK1 ZY96202的生育期相當,都表現(xiàn)早中熟。綜上,建議作為高產(chǎn)品種推廣“科威黃4號”。
2014年進行大田生產(chǎn)試驗。分別在西昌市的興勝鄉(xiāng)、高草鄉(xiāng)、安寧鎮(zhèn)和喜德縣的紅莫鎮(zhèn)以西蔥3號為CK與“科威黃4號”進行大區(qū)生產(chǎn)試驗,大區(qū)面積為(1.8~2.4)×10-3hm2。2013年9月3日播種,10月18日移栽,2個品種同田種植,并等分面積栽種,密度、施肥等技術與當?shù)厮较嗤?67 m2產(chǎn)量按實際收獲面積進行折算;抽薹率每個品種取三個點,每點取200株,取其平均數(shù);收獲時間以實際收獲為準。高草鄉(xiāng)、興勝鄉(xiāng)、安寧鎮(zhèn)、紅莫鎮(zhèn)的大田生產(chǎn)試驗結果可知:“科威黃4號”收獲期與生產(chǎn)對照西蔥3號相當,為早中熟;平均抽薹率為8.4%,比對照9.0%降低0.6個百分點;產(chǎn)量為8 735.75 kg/667 m2,比對照產(chǎn)量7 117.25 kg/667 m2相比增產(chǎn)22.74%,增產(chǎn)極顯著?!翱仆S4號”適宜作為高產(chǎn)洋蔥品種推廣。
2015年4月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田間鑒定;2016年7月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川審蔬2016012),正式命名為“科威黃4號”。選育程序如圖1所示。
圖1 “科威黃4號”選育程序
“科威黃4號”的主要特征特性:從定植到收獲鱗莖190 d左右、早中熟,早期抽薹率低;株形緊湊,株高80~90 cm、葉片深綠色、全株葉片9~11片、葉面有蠟粉、鱗莖圓球形、辛辣味淡、外皮金黃色、縱徑9.6~11.2 cm、橫徑11~12.8 cm、頸粗3~3.65 cm、鱗莖鮮重450~550 g、耐貯性好、品質優(yōu)、平均產(chǎn)量8 600 kg/667 m2。
(1)良種繁育方法:宜用秋播3 a采種法。
(2)洋蔥鱗莖的選擇:①株形要緊湊、勻稱,注意葉片和部分鱗莖的重量比例,挑選鱗莖生長充實、在單株重量上所占比例較大者。②鱗莖大小以中等偏大為標準。“科威黃4號”要選用500 g以上的鱗莖。③凡鱗莖生長畸形、裂球、已有病蟲危害或機械損傷、早期抽薹和品種性狀不純的均淘汰。④鱗莖外形要周正,而且具備本品種特性。葉片生長密集、葉色正常、葉鞘部分要細而短。⑤初選后進行掛貯,定植前再次復選,清除腐爛變質、萌芽過早及品質下降的鱗莖。
(3)洋蔥鱗莖的貯藏:鱗莖經(jīng)晾曬風干后,進行掛貯,要求遮光、四周通風。
(4)洋蔥鱗莖定植期:鱗莖定植在攀西地區(qū)以9—10月較宜
(5)洋蔥制種田的選擇:洋蔥制種基地首先要注意開花期的降雨量在150 mm以下;在土地條件方面,制種田以保水力強、土質比較肥沃的粘壤土為宜,要有灌水、排水設施。
(6)隔離:要防止雜交,注意隔離,因洋蔥是異花授粉作物。在洋蔥采種田2 000 m范圍內,不能安排其它蔥類作物的采種田。
(7)洋蔥鱗莖定植方法:采取溝栽或穴栽,開溝或掘穴的深度9~11 cm,以蓋土后不使鱗莖裸露為宜,行距42~51 cm,株距32 cm為宜。
(8)種子采收:因不同種株之間開花期不整齊,必須分批、多次采收,種株單收、單藏。
西昌具有豐富的自然光熱資源和環(huán)保的土壤大氣環(huán)境,特別適宜洋蔥生產(chǎn),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洋蔥生產(chǎn)基地[3,4,12],榮獲國家授予“中國洋蔥之鄉(xiāng)”的稱號,“西昌洋蔥”也獲國家綠色食品證書。全市36個鄉(xiāng)(鎮(zhèn))中有近30個鄉(xiāng)(鎮(zhèn))主產(chǎn)洋蔥,推動了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9]。但市場需要的黃皮洋蔥種子以前只能從日本和美國進口,除價格高外,引進的品種不一定適宜涼山州的條件,有時甚至無收。黃皮洋蔥新品種“科威黃4號”(川審蔬2016012)高產(chǎn)優(yōu)質,有利于黃皮洋蔥生產(chǎn)的發(fā)展,盡快改變短日照洋蔥種子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1] 李成佐,夏明忠,蔡光澤,等.洋蔥新品種西蔥2號的激光誘變選育[J].西昌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7(4):16-18.
[2] 李成佐.激光誘變洋蔥育種的生理效應研究[C]//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文集.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442-448.
[3] 李成佐,夏明忠.洋蔥栽培與育種[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19-167.
[4] 單成海.西昌黃皮洋蔥春播秋收品種栽培試驗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2):4-5.
[5] 李成佐,單成海,潘天春,等.激光輻照洋蔥種子的生物學效應初探[J].激光生物學報,1999,8(1).48-51.
[6]李成佐,潘天春,趙麗華,等.洋蔥新品種“昌激07-9”的激光誘變選育[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25):11943-11944.
[7] PAN Tian-chun.A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Laser-induced Muta-tion on Fibrous Roots of Yellow Skin Onion[J].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2012,1(4):15-16.
[8]李成佐,單成海,潘天春,等.激光輻照洋蔥種子的生物學效應初探[J].激光生物學報,1999,8(1)34-39.
[9]李成佐,潘天春.特色蔬菜種子高效設施生產(chǎn)溫控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1):4-7.
[10]潘天春.激光輻射洋蔥L1代的生理效應研究[J].激光生物學報.2000,9(3):194-196.
[11] LI Cheng-zuo.A Laser Induced New Red Onion Variety“Chang Ji 99-3”[J].Acta Laser Bioiogy Sinica,2004,13(4):258-261.
[12]單成海,潘天春,吳德萍,等.紅皮洋蔥新品種“昌激99-3”的一道清高效栽培技術[J].西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6 (3):129-13.
Breeding of New Variety of Onion“KEWEI HUANG No.4”
PAN Tian-chun,LI Cheng-zuo
(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13,China)
Yellow Onion"KEWEI HUANG No.4"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and it was bred from irradiated"ZY96202"with 5 doses He-Ne laser.This variety was approved by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of Sichuan Province in July 2016(Sichuan vegetable trial 2016012).
KEWEI HUANG No.4;yellow skin;breeding;onions.
S633.202.4
A
1673-1891(2016)04-0001-03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4.001
2016-10-19
涼山州科學技術和知識產(chǎn)權局應用技術研究開發(fā)項目:高產(chǎn)型黃皮洋蔥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16YYJS0040)。
潘天春(1966—),女,四川越西人,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洋蔥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