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高中政治教學發(fā)生巨大的改變,教師不僅要關注高中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還要促進對高中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提高高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逐漸被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師開始關注生活化,注重生活化,希望借助生活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強化高中生的政治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 高中政治 生活化 課堂教學
高中政治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采用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體現(xiàn)當今世界和中國發(fā)展的時代特征,顯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要重視高中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同時,還要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生活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有機結合的課程形式,提高自主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有一些高中政治教師對生活化教學存在誤區(qū),不能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政治課堂缺乏活力與生機。因此,如何充分發(fā)揮政治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生活化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當代高中生的風采,積極提升高中生的政治素養(yǎng),就成為政治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以實際教學經驗為依據(jù),主要探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真正實現(xiàn)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高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策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熱情,使高中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政治教師應該精心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善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政治教學的魅力,不斷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為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講高中政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這樣引入新課:走進經濟生活,無論是誰,都離不開生活消費,在了解《神秘的貨幣》和《多彩的價格》后,理性地對待消費對高中生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使我們做更理智的消費者,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然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現(xiàn)在小轎車走進很多學生的家庭,無論是幾百萬的豪車,還是幾萬的代步車,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假設你現(xiàn)在有很多錢,你會買車嗎?還是會利用這些錢做別的事情?讓高中生分組進行談論,每個小組給出總結性答案。高中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立場,然后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二、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拓展生活化的教學資源
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普及,給高中政治教學帶來新的機遇,越來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師認識到現(xiàn)代化技術的重要作用并在新課改實踐中不斷嘗試。政治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電子課件,展示生動的音頻、視頻資料等,為高中生下載各種教學資源,不斷拓展教學范圍。通過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高中政治課更具有權威性和知識性,開闊高中生的視野,為高中生傳遞大量的生活化信息。如在講高中政治《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這部分知識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易考點,學生需要掌握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我國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我國公民的民主監(jiān)督權和實行民主監(jiān)督的合法渠道等。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高中生播放了農村村民參與投票選舉的一些視頻和圖片資料,讓高中生清楚地認識到民主選舉的形式和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民主政治的積極性。然后我提出探討問題:除了投票,你還知道哪些選舉方式?接下來我用多媒體課件給高中生播放我國選舉制度的變遷,不斷豐富高中生的思維,讓學生了解我國選舉方式的發(fā)展過程。
三、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高中生利用學到的政治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高中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做出鋪墊。高中政治實踐活動需要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為目標,以活動促發(fā)展。在具體的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政治教師要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手段推動政治教學生活化。如講高中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時,我要求高中生以本地的經濟發(fā)展為主題,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因素對當?shù)亟洕挠绊?,并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網(wǎng)上查找等方式,為本地的環(huán)境保護與開發(fā)、資源利用、居民生活等狀況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以鍛煉高中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還有一些高中政治教師在提出政治實踐活動以后就處于旁觀者的地位,對學生不管不問,導致高中生在探究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方向性錯誤,實踐效果不理想。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理念,與素質教育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夠為學生提供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健康地成長,使他們在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
四、教學理念彰顯生活化,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理念對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在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提倡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政治教師要積極與高中生進行互動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對話式的生活化課堂交往模式。同時,政治教師還必須把高中生放到課堂教學主體位置,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一切非智力因素,給高中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自由發(fā)揮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如在講高中政治《生活處處有哲學》時,這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但因為學生初次接觸哲學,還沒有習慣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問題,所以政治教師要從哲學的角度概括課堂中舉的例子,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如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排名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張揚排名,又不能簡單地否定排名?!比缓笪姨岢鰡栴}:在排名問題上,學生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家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排名的“二重性”?經過交流與發(fā)言,可以看出學生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然后教師總結:在排名問題上,大家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為人的思維方法不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參考文獻:
[1]胡細姣.試論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36).
[2]宋振紅.新課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