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睿寧
摘 要: 由于學生知識有限,對同一個知識點的理解不同,造成學習知識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這個誤區(qū)表現在做題考試之中,從而答題出現錯誤。于學生而言,錯誤是查漏補缺的好機會,必須認真對待且加以應用。數學作為高中主要科目之一,知識點相對較多,加上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很容易出現知識混亂,從而導致答題錯誤。作者結合個人的學習經驗,就常見數學解題失誤進行分類與原因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希望幫助學生有效應對數學難題,促進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高中數學 錯題分析 應對策略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知識掌握與運用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高中。高中生在解題中出現錯誤是無法避免的。然而,高考并不會因為正常理解學生。因此,高中學生必須就當前數學做錯的題目加以分析,并提出規(guī)避措施,為自己參加高考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高中數學錯題類型與原因剖析
(一)概念理解缺乏。
從人們的認知來說,從具體到抽象的轉化相對容易,反之則存在一定的困難。高中數學實際上就是抽象概念的講解。在這個理解過程中,學生會受到自身知識的限制,對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失誤。而就數學解題來說,如果概念理解存在瑕疵,那么對某些內容的認定就會存在錯誤,答題中以概念引導其解題思路,必然存在錯誤。
(二)計算能力缺乏。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器作為一種現代化計算工具,已經逐漸成為小學課堂教學內容之一,造成學生從小忽視計算能力培養(yǎng)。而對高中數學來說,其中會涉及很多復雜計算,學生缺乏應有的計算能力,就不能運用先進計算工具,自然很容易計算失誤,以至于答題錯誤。
(三)答題方式固定。
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其理念與題設直接關系相對削弱,在整個題目設定中,多以概念展開的方式進行。而在我國當前高中教學中,數學教學方式趨于固定化。在解題教授上,老師們的教授方式相對固定。但是這樣固定的解題思路并不適用每個學生,很容易使學生解題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四)知識混淆嚴重。
高中數學涉及的知識較多,出題人習慣性地將一些類似的概念或者公式綜合到一起,希望檢測學生知識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極容易出現知識混淆,容易運用公式錯誤,造成答題錯誤。
二、高中數學錯題應對策略
(一)概念清晰化。
概念對于數學來說類似于指導性思想,將數學中相對分散的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而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老師可以將抽象性概念教學轉化為具象性解題教學。將概念與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概念掌握上會更清晰、明確。
(二)加強自己的計算能力。
計算是數學的基礎,是日常中最為常見的數學應用。無論現代計算技術發(fā)揮到何種境界,一旦脫離這些工具,都必須依靠自身計算能力進行某些計算。例如,在買賣中,我們時常依靠計算器,但不是任何狀況下都有計算器,需要有充分的計算能力。針對學生計算能力較弱的現狀,老師可以適當加強教學中各種計算工具的控制,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計算。
(三)老師要有針對性地教授解題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接受的教學模式不同或本身成長環(huán)境等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思維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老師習慣性地采取固定的解題思路教授學生,事實上這種模式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學生。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盡量豐富解題方式,從而讓學生尋找出最適合自己邏輯思維的方式。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思維模式與解題模式的一致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提高知識掌握度。
高中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面較廣,實際理論知識教授相對較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覺得自己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在解題過程中很難將這些知識聯(lián)系起來。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提高老師對理論知識的重視度,第二,加強老師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考核。高中數學傾向于知識點考核,不會直接考核知識的全部內容。所以學生很容易忽視這部分知識,從而存在混淆。
(五)積累錯誤經驗,查缺補漏。
實際學習中,老師和學生都過于注重成績,對數學中做錯的題目、如何出錯、為何出錯反而忽視。我認為錯誤是補充知識的最佳契機。因此必須正確認識自己出錯的原因,在錯誤中發(fā)現不足,及時補救,防止再錯。
三、結語
對于學生來說,做錯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就我來說,高中數學較復雜性,內在聯(lián)系性較強。在出現知識錯誤的狀況下,更容易發(fā)現自身不足,從而使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到糾正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學東.高中數學錯題分析與應對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6,(3):80-80.
[2]夏繼平.避免因錯失分提升解題能力——高中數學易錯問題分析及教學應對策略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嘗試創(chuàng)新版),2014,(5):16-17.
[3]黃新如.高中數學錯題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5):36-36.
[4]沈宏.高中數學易錯題的分類與成因分析[J].中學數學月刊,2015,(12):54-55,56.
[5]陳濤.高中數學解題失誤的分析及策略[J].學周刊(A版),2013,(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