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遼寧省遼陽第四人民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特點及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
陳艷麗
(遼寧省遼陽第四人民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目的對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特點及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隨機選取84例帕金森病的非運動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均為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所接收,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則,將其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措施,隨機均分成兩組,就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n=42)與針對性護理(觀察組,n=42)的護理效果及其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展開探討。結果從SA評分和SDS評分方面分析,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從臨床癥狀方面分析,觀察組的各項占有率均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患者來說,在治療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非運動狀況,以顯著的護理效果,對患者遠期生存質量有顯著的意義。
帕金森??;非運動癥狀;針對性護理
帕金森屬于現(xiàn)代臨床上發(fā)作較高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其病以老年人比較常見和多見,且患者年齡中位數(shù)在60歲做喲路,據(jù)大量醫(yī)學資料統(tǒng)計: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患帕金森病的占有率為1.7%,且大部分患者屬于散發(fā)病例。該病發(fā)作時,存在非運動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亦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負擔[1]。因此,臨床上一致認為,在治療期間,采取適當?shù)淖o理干預措施,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關鍵手段[1]。就當下實施較為滿意的護理措施來看,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更為突出,在下文中,筆者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收治的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患者的病歷進行研究,就此展開實驗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中,隨機選取84例帕金森病的非運動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均為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所接收,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則,將其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措施,隨機均分成兩組,就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n=42)與針對性護理(觀察組,n=42),其中對照組中,女性有23例,男性有19例,患者年齡60~78歲,年齡中位數(shù)是(71.2±3.5)歲,患者病程在1~10年,病程平均值(4.2±1.2)年,觀察組中,女性有20例,男性有22例,患者年齡是63~80歲,年齡中位數(shù)是(75.1±3.2)歲,患者病程在2~11年,病程平均值(4.6±1.1)年,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基本資料對比后,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價值。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神經內科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措施,即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機體功能障礙對癥護理等,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轉;
1.2.2 觀察組: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①心理干預:絕大多數(shù)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懼、不安、抑郁、焦慮等諸多不良心理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主動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消除或者是緩解不良心理狀態(tài),同時將該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為患者進行耐心講解,多為患者講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鼓勵、幫助患者樹立起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從而積極面對醫(yī)師的治療。②對癥護理干預: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便秘癥狀,醫(yī)護人員要給予精神指導,必要時給予藥物緩解,提醒患者要保持身體放松狀態(tài),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提肛運動和盆底肌運動訓練,還可以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護理,沿著順時針的方向在腹部進行環(huán)形按摩,待按摩大約5 min后,指導患者連續(xù)進行腹式呼吸,同樣進行大約5 min,促使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患者的便秘障礙能得到一定的緩解;針對睡眠障礙的患者,醫(yī)護人員要多鼓勵患者在白天適當增加運動量,延長運動時間,讓患者在白天保持心情舒暢;此外在睡前,提醒患者可以泡個熱水腳,避免睡前飲茶、咖啡等,保證患者盡快進入到睡眠狀態(tài);針對吞咽障礙患者,醫(yī)護人員要在飲食上給予指導,對于癥狀嚴重的患者,要及時對其進行胃管輔助進食,避免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出相應的飲食計劃,盡可能為患者提供低熱量、低脂、高纖維、低糖、低鹽的食物,建議患者多吃粥類食物及精細制作的小塊食物,禁止飲食腌制類、含鈉高的食物,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2]。
1.3 評價指標:患者接納不同護理方案大約2周后,應用SAS量表(焦慮量表)和SDS(抑郁量表)評定,兩項指標均為分值越低,效果越理想[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文中對所有涉及的數(shù)據(jù)均在SPSS20.0專用軟件中輸入,組間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則不具備任何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SAS量表和SDS量表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42例患者SAS量表(58.23±12.30),SDS量表(64.18±13.28);觀察組42例患者SAS量表(44.32±1021),SDS量表(51.24±11.27)。觀察組的兩個量表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非運動狀況改善情況對比分析,對照組42例患者便秘3例(7.14%),吞咽障礙4例(9.52%),睡眠障礙4(9.52%);觀察組42例患者便秘0例(0.00%),吞咽障礙0例(0.00%),睡眠障礙1例(2.38%)。觀察組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病的發(fā)病率在臨床神經內科也在不斷上升,其病以進展緩慢、起病隱襲為主要特征,其中非運動癥狀的主要表現(xiàn)是抑郁、便秘、吞咽障礙以及睡眠障礙等,這些病癥對患者正常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要高于運動癥狀的帕金森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為患者治療的同時,恰當?shù)淖o理干預非常有必要,可改善患者的非運動癥狀,且對遠期生存質量有顯著的積極影響,文中對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從:心理;對癥及飲食方面進行,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在神經內科大力普及[4]。結合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在SAS量表和SDS量表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臨床癥狀方面,觀察組的各項占有率均小于對照組,(P<0.05)。
綜上,針對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患者來說,在治療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相比其他護理干預來說,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非運動狀況,以顯著的護理效果,對保障患者遠期生存質量有顯著的意義。
[1] 黃曉哲.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0,12(1):15-17.
[2] 朱沛沛,王錦玲.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10):3820-3822.
[3] 王會敏,李冬梅,李紅方.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干預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23):186-187.
[4] 姜俊香,沈麗珍,虞祥娟,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4A):1241-1243.
R473.74
B
1671-8194(2017)08-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