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儉
·輔助技術·
殘疾人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構成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鄭儉
輔助技術裝置與服務是輔助技術事業(yè)最基本的構成要素;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與研究是輔助技術事業(yè)高品質(zhì)發(fā)展的支撐和保障;重視殘疾人獨立生活與社會參與的社會意識和政策法規(guī)是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和社會背景。只有在殘疾人真正買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之后,輔助技術產(chǎn)品才能有市場,同時也只有在輔助技術能被殘疾人廣泛使用,輔助技術的各構成要素間的相互促進才能實現(xiàn)。
殘疾人;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構成要素
[本文著錄格式]鄭儉.殘疾人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構成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4):475-480.
CITED AS:Zheng J.Component ele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development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cause(review)[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4):475-480.
近年來對殘疾人輔助技術的關注正在升溫。談到輔助技術,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輔助技術裝置(assistive technology device),發(fā)展輔助技術,很自然地就是發(fā)展輔助技術產(chǎn)業(yè)。然而問題真是這樣嗎?只要國家投資于輔助技術產(chǎn)業(yè),這個行業(yè)就能發(fā)展起來嗎?殘疾人就能因此而受惠嗎?就輔助技術裝置開發(fā)制造的技術而言,以中國當今的實力不該存在困難,然而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殘疾人輔助技術事業(yè)還處于相當落后的狀況。究竟是什么影響了中國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問題值得探討。
本研究在對一些國家的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對該事業(yè)的構成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希望由此找出影響中國輔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筆者借助網(wǎng)絡對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的查詢,并且特別關注有關的著作、法規(guī)、權威機構網(wǎng)站,輔助技術數(shù)據(jù)庫,以及輔助技術服務機構、研究機構、專業(yè)人員培養(yǎng)機構的網(wǎng)站,如加拿大Alberta大學Albert M.Cook教授撰寫的《輔助技術理論與實踐》,美國輔助技術信息資源數(shù)據(jù)庫(ABLEDATA)和歐洲輔助技術信息網(wǎng)(European Assistiv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EASTIN)輔助技術數(shù)據(jù)庫,美國、加拿大有關輔助技術利用的政策法規(guī),北美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協(xié)會以及各種輔助技術服務項目網(wǎng)站,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輔助技術碩士教育、美國康復信息中心(National Rehabilit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NARIC)研究項目,以及大量的輔助技術廠家與服務網(wǎng)站等。
輔助技術裝置是對殘疾人的功能有強化、維持和改善作用的物品或技術產(chǎn)品。說起輔助技術,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為殘疾人開發(fā)制作的輔助技術裝置。沒有輔助技術裝置,輔助技術事業(yè)的其他工作就無從談起,輔助技術裝置是輔助技術事業(yè)不可缺少的第一要素。在中國輔助技術裝置常常被稱為輔助器具或輔具,然而輔助技術裝置中有一些技術不便被稱為輔具(aids),例如用于聾人的加字幕技術、用于盲人的語音合成技術以及用于特殊兒童的各種學習軟件等。為此,本文用輔助技術裝置來統(tǒng)稱所有對殘疾人的功能性障礙有作用的器具與技術,但不排斥輔助器具或輔具的說法。
1.1 輔助技術裝置已達到充分滿足各種功能性需要的程度
由網(wǎng)絡上各輔助技術廠商產(chǎn)品信息查詢可知,輔助技術裝置已達到充分滿足各種功能性需要的程度。在聾與重聽方面,數(shù)字技術與調(diào)頻、感應環(huán)路等輔助傾聽技術,大大提升了助聽器、電子耳蝸的聲音清晰度,語音識別則使聾人可以方便地接收健聽人的話語。在盲與低視力方面,可更新盲文顯示、普通字符與盲文字符在電腦上的方便切換、光學字符識別與文字轉(zhuǎn)語音技術、可幾乎任意倍數(shù)放大的裝置、語音圖書以及衛(wèi)星導航,為盲人的信息接收以及出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肢體障礙方面,除傳統(tǒng)的假肢、矯形器、輪椅、助行器之外,許多高技術的應用,擺位與移行器具結(jié)合的趨勢,使肢體障礙者的活動和參與得到空前的重視,例如腦控外骨骼助行器[1]、各種矯形助行功能結(jié)合的器具等都已成為面市的產(chǎn)品。在溝通障礙方面,除了傳統(tǒng)的輔助溝通系統(tǒng)(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許多基于平板電腦的輔助溝通技術正在迅速的應用,其價格只有傳統(tǒng)高技術溝通裝置的1/20。在學習障礙與認知障礙方面,幫助手寫的輔具,幫助閱讀、寫作文、學數(shù)學、邏輯推理的軟件或硬件形態(tài)的產(chǎn)品已大量產(chǎn)生并應用。美國孤獨癥資源網(wǎng)(National Autism Resources)上給出的孤獨癥輔助技術裝置已達到1400種以上[2]。在計算機無障礙方面,各種基于人體工學設計的計算機硬件被廣泛使用,基于腦波探測或神經(jīng)肌肉感應技術的產(chǎn)品則使肢體不能運動的重度殘疾人應用計算機成為可能[3]。EASTIN的輔助技術數(shù)據(jù)庫產(chǎn)品數(shù)量已達5萬多種[4],而ABLEDATA顯示,輔助技術產(chǎn)品已經(jīng)到達幾乎應有盡有的程度[5]。
1.2 已有大量企業(yè)投入輔助技術裝置的開發(fā)與制造
輔助技術的發(fā)展需要吸引大量廠家的關注。ABLEDATA給出的有關廠商在4500家以上[5]。在阿里巴巴國際網(wǎng)供應商部分搜索“disability”,可查到中國殘疾人產(chǎn)品供應商3999家(檢索時間:2016-08-09)。在阿里巴巴中國網(wǎng)站供應商部分搜索“殘疾”,可搜索到中國殘疾人產(chǎn)品供應商2282家(檢索時間:2016-08-09)。由《2009年加拿大輔助器具與技術產(chǎn)業(yè)名錄》(Canadian Assistive Devices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irectory 2009)可知,加拿大輔助技術方面生產(chǎn)商有300多個,代理商300多個,經(jīng)銷商200多個,其中包括出口商50多個。
輔助技術服務(assistive technology service)指在輔助技術裝置的選擇、獲取、利用方面提供的直接服務。在廣為采用的美國輔助技術法(Assistive Technology Act,ATA)的輔助技術定義中,輔助技術服務與輔助技術裝置并列為輔助技術的構成要素。在實踐上,輔助技術服務是殘疾人與其所需的輔助技術裝置間的橋梁,與殘疾人是否能獲得輔助技術以及獲得適當?shù)妮o助技術密切相關。輔助技術服務已廣泛存在于與殘疾人有關的各個領域中,并已形成富有成效的工作內(nèi)容與工作方式。
2.1 輔助技術服務是殘疾人與其所需輔助技術裝置間的橋梁
一個殘疾人與其所需的輔助技術裝置之間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適當?shù)妮o助技術裝置的獲取,對殘疾人來說并非易事,需要輔助技術服務在殘疾人與其所需的輔助技術裝置之間架起橋梁。
首先,由于殘疾人的功能性需要存在極大的個體差異,需要由對身心障礙和對有關的技術產(chǎn)品的性能都很熟悉的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來進行適配,才可能使殘疾人獲取適當?shù)臐M足其功能性需要的輔助技術裝置。
其次,一些通用設計產(chǎn)品的輔助技術功能尚未被許多人認識,從而未能充分利用。例如微軟視窗系統(tǒng)的屏幕放大功能與放大鏡功能、能將文字轉(zhuǎn)化聲音的講述人(語音合成)功能;手機以及許多電子產(chǎn)品都具有的可用于各類障礙的輔助技術功能;可以幫助聾兒學習和發(fā)展的大量的帶字幕的視頻、軟件或電視節(jié)目;適合盲與低視力者學習的各種數(shù)字圖書、音頻文件等。這些輔助技術功能常常需要輔助技術服務人員的發(fā)掘、引導和提示才能顯現(xiàn)和應用。
第三,有許多普通的器具或技術也具有輔助技術功能,但這些功能需要有關專業(yè)人員根據(jù)特定情況發(fā)掘才能顯現(xiàn)。例如在一張廢棄的小桌板上裝三個萬向輪,可使其成為肢體障礙兒童在家移行的滑板;用彈撥樂器來幫助精細動作功能不佳者改善手指功能;用各種為普通兒童開發(fā)的游戲、學習軟件來幫助學習障礙、溝通障礙或智力遲滯兒童;用普通的被套、塑料桶來幫助孤獨癥兒童擠壓、蜷縮身體,使其能獲得情緒上的放松;利用基于iPad的游戲或有關軟件的玩耍來幫助腦癱兒童訓練手指精細運動、獲取信息和發(fā)展智力。
第四,一些輔助技術裝置需要開展教學或培訓才能起作用。例如一些假肢或矯形器的使用需要訓練,一些教育軟件的輔助技術功能需要通過教學才能實現(xiàn)。
2.2 輔助技術服務已遍布與殘疾人有關的各領域
為了滿足殘疾人對輔助技術服務的需要,提供輔助技術服務的機構與人員已分布于與殘疾人有關的各個領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領域如下。
①由政府資助的各種輔助技術適配機構。例如,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及其下屬機構,美、加由政府資助的各州、省的或針對特定的殘疾類型的輔助技術項目的承擔機構。這些機構在政府或政策考慮的范圍內(nèi)提供輔助技術服務。
②各醫(yī)院的康復部門?,F(xiàn)在肢體、視覺、聽覺、言語以及孤獨癥等障礙的康復都已經(jīng)得到醫(yī)院的重視,輔助技術的利用是其康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各種專業(yè)性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或組織。當今世界專業(yè)性殘疾人服務機構或組織很多,難以計數(shù),其中很多是非營利機構,這些機構通過爭取政府的殘疾人服務項目、民間籌資或市場競爭為殘疾人提供專業(yè)化的服務。例如,加拿大的殘疾人組織一毛錢游行基金會(March of Dimes)、意大利的殘疾人服務組織我們的家園(OVCI)。世界各國,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專業(yè)性殘疾人服務機構的數(shù)量極為龐大,其服務領域涉及視覺、聽覺、溝通、肢體、認知、情緒、學習以及孤獨癥等。這些機構為殘疾人千差萬別的特殊需要提供個別化的專業(yè)性服務。正是這些高品質(zhì)的輔助技術服務,對有關領域知識的產(chǎn)生、積累以及有關專業(yè)人員的成長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④學校中針對殘疾學生的輔助技術服務。許多發(fā)達國家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通過輔助技術支持殘疾兒童或殘疾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完成預定學習目標的重要性。輔助技術已成為一些國家中小學與大學為殘疾學生服務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美國殘疾人教育法要求,各學校為殘疾學生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lan,IEP)時必須考慮其輔助技術需要,需要考慮輔助技術的學生IEP團隊中必須有具備輔助技術知識的人員[6]。
⑤各種輔助技術經(jīng)銷商。輔助技術產(chǎn)品常常涉及復雜的輔助技術適配問題,因此需要在輔助技術臨床、客戶需要以及輔助技術產(chǎn)品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相應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的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
⑥輔助技術制造商。輔助技術裝置的生產(chǎn)也不同于普通的產(chǎn)品,其設計與制作都需要對殘疾人的各種特定需要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許多制造商,包括像奧托博克這樣的大公司,也常常為有特定功能性需要的殘疾人定制輔助技術產(chǎn)品,也需要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包括康復工程師和輔助技術服務兩個方面人員。輔助技術服務人員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
2.3 輔助技術服務已形成保障其成效的工作內(nèi)容與工作方式
鑒于因特網(wǎng)信息獲取的便利,這里仍以美國的情況為例來說明現(xiàn)在輔助技術服務的真實情況。
ATA的條款SEC.2.(b)在說明該法用財政資助來推動輔助技術服務工作的意圖后,對工作內(nèi)容提出了明確要求。該條款指出:首先,通過財政資助的方式來要求各州高品質(zhì)地永久性地開展幫助殘疾人利用輔助技術的工作,這包括增加輔助技術選擇適配過程中殘疾人的參與度,增大獲得輔助技術裝置的群體范圍和可獲得性,提升政策法規(guī)中的輔助技術意識,增強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的技術和能力等;其次,識別有利于輔助技術方面支付的政策法規(guī),排除不利于支付的障礙;第三,提高社會公眾的輔助技術利用意識,支持輔助技術的供給與技術援助,資助輔助技術利用中針對各種目標群體的研究項目[7]。由此要求可以看出,殘疾人對其所需的輔助技術裝置的可獲得性和所獲得裝置的適配性是輔助技術服務工作的核心內(nèi)容。
為了了解美國輔助技術服務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筆者還對美國48個州根據(jù)ATA設置的ATA項目網(wǎng)站進行全面的查詢,這里做極為簡單的介紹。美國各州輔助技術項目的直接承擔單位可能是政府的殘疾人部門、衛(wèi)生部門、教育部門以及與政府合作的大學。各項目網(wǎng)站所反映的內(nèi)容和詳略不盡相同,但服務的內(nèi)容通常涉及:有關工作的協(xié)調(diào)與合作;殘疾人與輔助技術利用意識提升;輔助技術裝置的展示、外借或租賃;輔助技術評估;技術援助和培訓;獲取輔助技術所需資金的籌措渠道與策略;法規(guī)、政策與維權信息。其工作的核心是幫助有關人士了解和獲取他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玩耍,以及安全、獨立地參與社區(qū)生活可能需要的輔助技術。關注服務的成效,也就是殘疾人的輔助技術需求是否能真正得到較好的滿足,是這些網(wǎng)站在整體上展現(xiàn)出來的一個特點。其中特別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注重獲取輔助技術的資金來源。幾乎所有的輔助技術項目網(wǎng)站,都會介紹獲取輔助技術的資金來源。加州政府發(fā)展服務部給出的輔助技術資金來源包括醫(yī)保,定期篩查、早期診斷和治療項目(EPSDT),特殊教育,加州兒童服務項目,州康復部,各種網(wǎng)絡殘疾人機構、各地殘疾人機構,非營利、殘疾人和社區(qū)組織等各種公共和私人資金來源(http://www.dds.ca.gov/ AT/Funding.cfm)。伊利諾伊州輔助技術項目所給出的輔助技術資金獲取類型包括肌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殘疾人藝術、出行用的汽車、盲/低視力、癌癥、兒童、電腦、聾人/重聽、教育、就業(yè)、一般性資助、住房改建、癱瘓、獎學金(http://www. iltech.org/funding.html)等。該項目在各類型下又給出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醫(yī)保、貸款以及提供有關資金的各種機構、組織的名稱,可能提供資金的范圍和資金數(shù)額等方面內(nèi)容??的铱酥莸妮o助技術法項目則在輔助技術貸款項目、輔助技術裝置貸款、輔助技術資金選擇幾個欄目提供有關資金的信息。
②所提供的輔助技術種類齊全。例如特拉華州的輔助技術項目提供的輔助技術裝置包括計算機及相關技術、日常生活、環(huán)境適應性、聽覺、學習、認知和發(fā)展、移行、坐姿和擺位、娛樂、體育和休閑、言語交際、車輛改造和運輸、視覺和其他(http://www.dati.org/v3/home.php)。南卡羅萊納州輔助技術項目所提供的輔助技術包括成年人、應用程序、盲和低視力、兒童與嬰幼兒、溝通、計算機無障礙、教育、住房改造、獨立生活、學習差異、斜坡道、娛樂、坐姿與移行,運送與車輛改造(http://scatp.med.sc.edu/)。
③普惠制和制度化的輔助技術提供方式。為了了解法律對輔助技術利用的作用,筆者曾對美國、加拿大的法規(guī)政策對輔助技術的要求有過較為深入的研究[8-9],其中涉及輔助技術利用的條款以及有關政策中涉及到的輔助技術資金基本上都是普惠制和制度化的。上述加州、伊利諾伊州以及康涅狄克州的輔助技術項目,所涉及的資金來源也均為普惠制和制度化的資金來源。這種普惠制和制度化的輔助技術提供方式使同一條件下殘疾人的輔助技術需要都能得到滿足。這種普惠制與制度化的輔助技術獲取與利用方式讓殘疾人看到了他們可以預期的人生。在輔助技術利用的普惠制和制度化背景下,輔助技術服務工作對其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工作品質(zhì)的要求也必然會隨之提高。
對高品質(zhì)的輔助技術裝置與服務的追求,促進專業(yè)技術人員教育事業(yè)和科學研究的發(fā)展,同時也會反過來促成輔助技術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專業(yè)能力的升華。
3.1 專業(yè)教育為輔助技術開發(fā)和服務提供了高品質(zhì)專業(yè)人才
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已存在多種形態(tài)的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教育?;厩闆r如下。
全日制研究生層次的輔助技術資格證書教育是最為常見的輔助技術專業(yè)教育,主要用來培養(yǎng)輔助技術服務專業(yè)人員。用“assistive technology certificate”在英文Yahoo中搜索,可查到許多提供輔助技術研究生層次證書教育的學校。例如,加州州立大學的輔助技術師證書項目、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輔助與康復技術高級研究生證書、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輔助技術證書、匹次堡大學輔助技術證書、威斯康辛大學輔助技術與無障礙設計證書教育、北亞利桑那大學人類發(fā)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輔助技術證書、喬治梅森大學的輔助技術證書,以及加州圣迭戈大學康復技術證書等。北美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學會(RESNA)也提供了三個輔助技術方面的資格證書教育,包括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坐姿與移行技術專家和康復工程技術專家三種資格證書。
有多種授予碩士學位的輔助技術研究生教育。目前已有培養(yǎng)輔助技術碩士的研究生教育,例如,加州州立大學Northridge分校的培養(yǎng)輔助技術裝置開發(fā)人才的輔助技術與工程碩士和培養(yǎng)輔助技術服務專業(yè)人員的輔助技術與人類服務碩士。更多的與輔助技術有關的研究生教育出現(xiàn)在與輔助技術利用關系密切的學科,這些輔助技術研究生教育授予相應學科的碩士學位。這些學科涉及康復科學、康復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以及特殊教育等。其中特殊教育主要培養(yǎng)特殊學生輔助技術利用方面的專業(yè)人員,例如美國的喬治梅森大學的以輔助技術為中心的教育碩士。其他幾個專業(yè)則通常培養(yǎng)有關的輔助技術工程技術人員。培養(yǎng)輔助技術工程技術人員的機構有如芝加哥大學人體工學與康復工程研究生項目、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康復工程研究生、匹次堡大學康復科學與技術碩士、多倫多大學生物材料與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創(chuàng)造性學術康復工程研究生教育,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碩士等。
此外,在筆者的研究中已查到多個以輔助技術為研究重點的博士教育,例如喬治梅森大學,亦查到個別本科生層次輔助技術教育,如密西根大學康復工程專業(yè)。
3.2 輔助技術研究已促成有關理論方法、技術和研究機構的繁榮
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與大量高品質(zhì)專業(yè)人才的進入,使輔助技術的理論方法日漸成熟,各種高新技術也越來越多地用于輔助技術裝置的研發(fā)。在亞馬遜網(wǎng)站上搜索“assistive technology”,可以查到與輔助技術直接相關的專著100種以上。其中由加拿大Albert M.Cook教授撰寫的《輔助技術理論與實踐》一書,已出版到第四版。在輔助技術選擇適配這一核心技術方面,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多種選擇適配模式、多種輔助技術評估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由加拿大Albert M.Cook教授開發(fā)的重在人的功能的HAAT(Human Activity Assistive Technology)模式,由美國Joy S.Zabala博士開發(fā)的適合教育領域的SETT(Student,Environment,Tasks,and Tools)模式[10],美國適配人與技術研究所開發(fā)的重在匹配程度的MPT(Matching Person and Technology)模式[11],美國威斯康辛州輔助技術項目開發(fā)的便于殘疾學生信息搜集和適配的WATI(Wisconsin Assistive Technology Initiative)模式[12],美國肯塔基大學的基于人體功能模式的UKAT(University of Kentucky Assistive Technology)輔助技術選擇適配工具包[13]等。在輔助技術服務方面,也出現(xiàn)了由美國得州輔助技術項目開發(fā)的輔助技術服務品質(zhì)指標[14]。在特定障礙領域以及殘疾人生活、學習與工作各領域,也產(chǎn)生了專門的輔助技術的選擇利用方法,這包括坐姿、擺位與移行,假肢與矯形器,盲與低視力,聾與重聽,輔助溝通,學習輔助技術(書寫、閱讀、寫作文、數(shù)學等),計算機利用與信息無障礙,獨立生活與職業(yè)重建,車輛改造,建筑無障礙與住家改造等。在輔助技術裝置開發(fā)方面,生物醫(yī)學的介入使得許多更貼近人需要的新材料、新工藝被用在輔助技術裝置的開發(fā)制造上,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許多軟件技術的應用又為輔助技術裝置的開發(fā)打開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在NARIC網(wǎng)站的研究項目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assistive technology”,可查得有關研究項目500個以上。其中最近完成的項目有:可以提升認知技術的康復工程中心,可以提升用戶在噪音環(huán)境中對話理解程度的助聽器,用于技術轉(zhuǎn)移的知識轉(zhuǎn)化中心,以及視覺殘疾者網(wǎng)站無障礙自動操作等。研究的需要也催生了許多輔助技術研究機構,例如美國肯塔基大學的全國輔助技術研究所(National Assistive Technology Researth Institute,NATRI)、威斯康辛大學的TRACE (Trace Research&Development Center)無障礙技術中心、匹茨堡大學人體工學實驗室(Human Engineering Research Laboratories,HREL)的輔助技術中心、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輔助技術研究中心(Assistive Technology Resource Center,ATRC)等。
4.1 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有利的社會背景
殘疾人功能性障礙方面的需要促成輔助技術裝置發(fā)展,裝置的利用促成輔助技術服務的發(fā)展,輔助技術裝置的開發(fā)與服務品質(zhì)的需要促成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和有關研究的發(fā)展,而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和研究的發(fā)展又反過來促進輔助技術工作品質(zhì)的提升和事業(yè)的發(fā)展。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似乎已經(jīng)形成良性互動。然而如上僅僅是從各要素間功能性作用的角度進行的分析。輔助技術裝置主要是企業(y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是市場上的商品,要考慮殘疾人的輔助技術裝置利用問題,還需要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經(jīng)濟學中,需求由需求欲望與購買能力兩個因素組成。許多殘疾人有購買輔助技術裝置的欲望,但常常缺乏購買能力,從而使殘疾人的輔助技術購買欲望不能轉(zhuǎn)化為實際的購買行為,進而影響該領域的市場需求,并進一步影響有關商家在輔助技術開發(fā)制造上的熱情。殘疾人輔助技術裝置利用的不足也會影響有關商家或機構對服務的投入。裝置與服務利用的不足也會進一步影響到專業(yè)教育與有關研究。因此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除了前面所述的功能作用方面的相關因素,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要有讓殘疾人買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的社會背景,這也是輔助技術的發(fā)展所需的極為重要的社會背景。
4.2 重視殘疾人參與的社會必然會重視輔助技術利用
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認為,殘疾是傷殘者和阻礙他們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的各種態(tài)度和環(huán)境障礙相互作用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認為殘疾是對于損傷、活動受限和參與局限性的一個概括性術語。它表示在個體(有某種健康問題)和個體所處的情境性因素(環(huán)境和個人因素)之間發(fā)生交互作用的消極方面。由這兩個定義可以看出,殘疾不只是一個醫(yī)學的概念,更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社會活動的參與,社會態(tài)度和環(huán)境的影響都可能決定一個傷殘者是否殘疾。因此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環(huán)境對傷殘者是否殘疾是有責任的。輔助技術能幫助殘疾人克服功能障礙參與社會,如果社會重視傷殘者的社會參與,殘疾人輔助技術的利用就會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社會的殘疾人理念,體現(xiàn)了社會在殘疾人問題上的意識。正確的社會意識體現(xiàn)了社會的價值觀,并會因此影響社會的行為。
4.3 對殘疾人社會參與提出明確要求的法規(guī)必然會重視輔助技術利用
法律作為由國家制定和執(zhí)行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對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的建構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獨立生活和平等參與社會是殘疾人事業(yè)的終極目標。如果法律能對實現(xiàn)這一終極目標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給予明確要求,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當法律在殘疾人的獨立生活、社會參與各個方面提出要求時,實際上也就對輔助技術的利用提出了要求。目前一些發(fā)達國家已在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比較好的嘗試,這里以美國的有關法規(guī)為例給予說明。
美國的康復法(Rehabilitation Act,RA)第504條款要求任何法定殘疾人,不能因為殘疾,而被排除在參與任何接受聯(lián)邦財政資助的計劃或活動之外,殘疾兒童有權利享受免費的適合的公共教育[15]?;谶@一要求,公立學校必須為殘疾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技術和環(huán)境。該法還認為,即使是重度殘疾,也能在有關技術和條件的支持下從事有報酬的工作[16],并要求在制定殘疾人個別化職業(yè)康復計劃時必須考慮輔助技術。美國的殘疾人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在第102條款中要求,就業(yè)中不能有基于殘疾的歧視,雇主必須根據(jù)殘疾人的身心需要在技術、方法和環(huán)境上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否則視為歧視,這也意味著雇主要承擔殘疾人就業(yè)中需要的輔助技術。該法還對殘疾人在公共場合需要使用的輔助技術裝置給出要求[17]。美國的殘疾人教育法(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Act,IDEA)要求在為每個殘疾學生制定IEP時,必須考慮學生的輔助技術需要[18],殘疾嬰幼兒的早期干預服務也需要考慮輔助技術[19]。法規(guī)中的這些要求均為強制性要求。在網(wǎng)絡上能夠最方便地獲取大量的殘疾人輔助技術利用方面的信息,絕大多數(shù)均來自美國,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法律在推動輔助技術利用上的成效。
4.4 讓殘疾人用得起和用得上輔助技術必然帶來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繁榮
上述法規(guī)在殘疾人的教育、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給出了強制性要求,這也意味著這些殘疾人在這些活動中所涉及的輔助技術費用由相應機構來承擔。由美國輔助技術產(chǎn)業(yè)協(xié)會(Assistive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ATIA)網(wǎng)站根據(jù)有關法規(guī)給出的“由誰為輔助技術付費”部分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例如,殘疾學生IEP中所涉及的輔助技術費用由學校系統(tǒng)承擔,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醫(yī)療救助等要支付醫(yī)生規(guī)定必要的醫(yī)療設備,殘疾人就業(yè)所需合理的輔助技術要求由雇主負責。對于殘疾人在輔助技術方面的需要,幫助殘疾人獲得工作的康復和職業(yè)培訓中涉及的輔助技術,由政府或有關機構支付[20]。由本文2.3部分提到的ATA可知,該法通過向各州以及有關機構提供資金,來提高輔助技術適配品質(zhì),提升專業(yè)人員能力,提升法律與公眾的輔助技術意識,推動有利于輔助技術資金支付法規(guī)的建立,其核心就是促進輔助技術廣泛的高品質(zhì)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要使有需要的殘疾人真正用得上、用得上輔助技術,輔助技術領域才有了那么多需要完成的工作。在網(wǎng)絡上可以看到的美國各州輔助技術法項目的工作情況也是圍繞殘疾人輔助技術裝置的適配與獲取展開。而這些工作開展的前提也是殘疾人要能用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裝置。這些事實都說明,當殘疾人買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成為現(xiàn)實,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繁榮也就隨之而來。
綜上所述,直接面對殘疾人功能性障礙的是輔助技術裝置,它是輔助技術事業(yè)的第一要素。要讓殘疾人能盡可能地獲取適合自己的裝置,輔助技術服務就成為輔助技術事業(yè)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輔助技術裝置與輔助技術服務是輔助技術事業(yè)最基本的兩個要素。輔助技術裝置的開發(fā)制造與輔助技術服務的專業(yè)要求,使輔助技術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和相關研究應運而生,并反過來為輔助技術事業(yè)的高品質(zhì)發(fā)展提供支撐和保障。然而輔助技術事業(yè)良性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殘疾人具有輔助技術方面的購買能力。政策法律如能在殘疾人利用輔助技術裝置方面提供經(jīng)濟上的資助,能通過經(jīng)濟手段來刺激各有關部門的輔助技術服務工作熱情,就能使殘疾人買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裝置。從市場的角度看,只有在殘疾人買得起、用得上輔助技術裝置及其服務的時候,輔助技術市場需求才會呈現(xiàn)。到這個時候,商家自然會逐利而來,各種形式的輔助技術服務機構、人才培養(yǎng)和研究機構就會應運而生。而法律要能對殘疾人的輔助技術需要方面提出強制性的要求,社會就必須要認識到,殘疾人的獨立生活、社會參與是殘疾人應該享有的權益。世界衛(wèi)生組織、《殘疾人權利公約》在殘疾人定義上的進步,表明對殘疾人的獨立生活與社會參與權益的尊重已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而重視殘疾人的獨立生活與社會參與,就意味著輔助技術的利用成為必然的需要。此外,國家為了促進殘疾人獨立生活和社會參與,在輔助技術領域給予的資金投入,對企業(yè)來說猶如間接投資,各種與輔助技術有關的企業(yè)可以因此而成長。到這個時候,輔助技術事業(yè)就會實現(xiàn)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的多贏局面。
[1]ABLEDATA.Mindwalker[EB/OL].(2016-08-09).http://www. abledata.com/product/mindwalker.
[2]National Autism Resources.About us[EB/OL].(2016-08-09). https://www.nationalautismresources.com/about-us/.
[3]BrainActuatedTechnologies,Inc.Brainfingers[EB/ OL].[2015-07-30].http://brainfingers.com/.
[4]EASTIN.GuidedSearch-AssistiveProducts[EB/OL]. (2016-08-09).http://www.eastin.eu/en/searches/products/iso/.
[5]ABLEDATA.ProductMakersandSellers[EB/OL]. (2016-08-09).http://www.abledata.com/manufacturers-and-distributors.
[6]WATI.Assessing Students'Needs for Assistive Technology (ASNAT)Chapter 1[EB/OL].5th ed.(2016-10-02).http:// www.wati.org/content/supports/free/pdf/Ch1-ATAssessment. pdf.
[7]Disability.gov.Assistive Technology Act.SEC.2.(b)[A/OL]. (2015-08-06).http://www.disability.gov/assistive-technology-act.
[8]鄭儉.美國殘疾人相關法規(guī)對輔助技術的要求[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1):1-5
[9]鄭儉.加拿大殘疾人輔助技術保障中的法規(guī)政策與政府的作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6):589-591.
[10]ZabalaJS.SETTFrameWORKDocuments[DB/OL]. (2016-08-09).http://www.joyzabala.com/Documents.html.
[11]The Institute for Matching Person&Technology,Inc.Matching Person and Technology(MPT)Assessment Process[EB/ OL].(2016-08-09).http://www.matchingpersonandtechnology. com/mptdesc.html.
[12]WATI.Assessing Students'Needs for Assistive Technology (ASNAT)[EB/OL].(2016-08-09).http://www.wati.org/?page-Load=content/supports/free/index.php.
[13]UKAT.UKAT Toolkit[EB/OL].(2016-08-09).http://edsrc. coe.uky.edu/www/ukatii/.
[14]QIAT.Quality Indicators for Assistive Technology[EB/OL]. (2016-10-02).http://www.qiat.org/indicators.html.
[15]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Rehabilitation Act. Sec.504[A/OL].(2016-08-09).http://www2.ed.gov/policy/ speced/guid/rsa/im/1998/im-98-20.pdf.
[1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Rehabilitation Act. Sec.100.(a)(1)(C)[A/OL].(2015-08-06).http://www2.ed.gov/ policy/speced/reg/narrative.html.
[17]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美國殘疾人法[A/OL].(2016-08-09). http://www.cdpf.org.cn/ywzz/wq_188/wqflfg/wqgwfl/200711/ t20071109_339735.shtml.
[18]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IDEA.SEC.614.(d) (3)(B)(v)[A/OL].(2015-07-25).http://www2.ed.gov/policy/ speced/guid/idea/idea2004.html.
[19]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IDEA.SEC.632.(4) (E)(xiii)[A/OL].(2015-08-09).www2.ed.gov/policy/speced/ guid/idea/idea2004.html.
[20]Assistive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ATIA).Who pays for assistive technology?[EB/OL].(2016-08-09).https://www. atia.org/at-resources/what-is-at/.
Component Ele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Development ofAssistive Technology Cause(review)
ZHENG Jia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ZHENG Jian.E-mail:zhengjjjj@263.net
Devices and services are the most basic elements of assistive technology,and the professionals training and study are the dr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of assistive technology;social consciousness,policies and laws which focus on the independenc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e key elements and necessary social backgrounds.Assistive technology products will have good markets only i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afford them and hav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can use them.The component elements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field will enhance each other only when assistive technology products can be widely use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assistive technology;cause;development;component elements
R496
A
1006-9771(2017)04-0475-06
2016-08-11
2016-10-19)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4.024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400047。作者簡介:鄭儉(1953-),女,漢族,重慶市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輔助技術。E-mail:zhengjjjj@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