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楓
(遼寧省大連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兩對半檢驗的分析
岳 楓
(遼寧省大連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3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兩對半的檢驗結果,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診治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參考。方法 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資料,70例患者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統(tǒng)計分析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檢驗結果。結果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結果,有28例為大三陽,占40%,有16例為小三陽,占22.9%;檢測HBsAg與HBcAb陽性2例,占2.9%;檢測HBs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HBsAb陽性12例,占17.1%;經(jīng)HBV-DNA檢測陽性43例,占61.4%。結論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可以使患者及早接受臨床治療,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兩對半;檢驗
乙型肝炎是傳染病的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傳染性,主要通過血液傳染和體液傳染[1]。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療主要是通過抗病毒治療從而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進行有效的抑制,從而起到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減輕肝臟纖維化程度的效果,以此減少發(fā)生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概率[2]。臨床應用HBV-DNA和乙肝兩對半、肝功能檢測等方法都是檢驗慢性乙型肝炎的檢測方法。本次研究中,為探討乙肝兩對半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檢驗結果,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資料,70例患者均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資料,所選70例研究對象經(jīng)臨床診斷證明均符合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相關診斷標準[3]。男42例,女28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0.2±9.8)歲;所選70例研究對象均在知情情況下簽署本次研究同意書。
1.2 方法:所選70例研究對象均應用乙型肝炎兩對半進行檢驗,在早晨采集靜脈血,采集量為5 mL,將血清分離以后保存在4 ℃下。以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血液樣本的乙型肝炎五項指標,分別是HBsAg、HBcAb、HBsAb、HBeAb、HBeAg。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要做好五項檢驗數(shù)據(jù)的各項記錄工作,對檢驗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1.3 檢驗評判標準:本次研究中,所選70例研究對象檢驗指標有大三陽、小三陽的檢出率,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陽性為大三陽,而HBeAb與HBsAb為陰性;HBcAb、HBsAg、HBeAb呈陽性為小三陽,其他指標呈陰性[4]。
檢測乙肝兩對半過程中,要選擇與保存好試劑盒,如果試劑盒質量不佳也會使檢驗結果受到影響。所以,要保證試劑盒靈敏度和特異性,才能保證檢測性能穩(wěn)定。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對試劑盒保存,實驗前把試劑盒在室溫下平衡半小時后,再進行操作。同時,實驗操作人員也要掌握乙肝兩對半的標志意義和檢驗方法,對操作失控要掌握相應的處理方法。標本采集時,如果標本出現(xiàn)溶血,會使顯色劑顯色反應受到干擾,導致檢驗結果出現(xiàn)錯誤。采集血液樣本前要做好采集試管清潔,避免發(fā)生交叉感染,檢測時最好選擇一次性的真空采集管,應用非抗凝標本,避免標本凝固不全使檢測結果受到影響。進行抗凝和血清離心等操作時要避免發(fā)生交叉感染而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標本保存要避免時間過久,保證檢測操作質量,當標本失控時要做復驗,以此提高檢測結果準確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以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P<0.05檢驗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結果,有28例為大三陽,占40%,有16例為小三陽,占22.9%;檢測HBsAg與HBcAb陽性2例,占2.9%;檢測HBs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HBsAb陽性12例,占17.1%;經(jīng)HBV-DNA檢測陽性43例,占61.4%。
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長期攜帶病毒沒有得到控制與治療,會引起急慢性或活動性肝炎,嚴重危害著患者身體健康。所以,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提高疾病篩查準確率,才能加強乙型肝炎臨床預防和治療。乙型肝炎臨床檢測主要通過五項指標做為確診根據(jù),由此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乙型肝炎檢測五項指標主要包括HBsAg、HBcAb、HBsAb、HBeAb、HBeAg。其中三項指標HBsAg、HBeAg、HBcAb呈陽性,其他兩項指標呈陰性,即為大三陽;當患者檢測出大三陽時,表明患者病情處于急慢性感染期,這期間病毒會大量復制,傳染性極強。其中HBcAb、HBsAg、HBeAb呈陽性而其他指標呈陰性時即小三陽;當患者檢測出小三陽時,表明疾病處于感染恢復期或慢性抗原攜帶期,這期間病毒傳染性較小。本次研究選擇70例研究對象,其中有28例為大三陽,占40%,有16例為小三陽,占22.9%;檢測HBsAg與HBcAb陽性2例,占2.9%;檢測HBs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陽性4例,占5.7%;檢測HBeAb與HBcAb、HBsAb陽性12例,占17.1%;經(jīng)HBV-DNA檢測陽性43例,占61.4%,與報道相符[5]。可見,慢性乙型肝炎應用乙型肝炎兩對半檢驗可能及時發(fā)現(xiàn)大小三陽,為患者及早制定治療方案。
總之,應用乙肝兩對半檢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可以使患者及早接受臨床治療,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 朱俊環(huán).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與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對乙肝兩對半測定的比較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6):113-114.
[2] 葉猛,徐貴,何月,等.淺論對慢性乙肝患者聯(lián)合進行HBV-DNA、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4):58-59.
[3]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肝防治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13-24.
[4] 蔣郁青,謝志賢,許宏濤,等.HBV-DNA與兩對半在乙肝診治中的意義[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4,28(4):289-290.
[5] 賀巧鳳.HBV-DNA含量與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的相關性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3):353-354.
R512.6+2
B
1671-8194(2017)12-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