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付元
摘要:隨著工業(yè)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其中水污染的情況變得更加嚴峻。政府以及各個國家都對水污染的現(xiàn)狀做出了相應的舉措,但更多的還是需要公眾的參與。公眾既是水的消費者也是水的保護者。因此公眾參與解決水污染問題是積極貫徹黨的十八大政策以及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本文就目前我國水污染的現(xiàn)狀以及公眾對于防止水污染的現(xiàn)狀做出相應的分析,使公眾參與水污染防治成為現(xiàn)象級的存在。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公眾參與
一、我國水質發(fā)展現(xiàn)狀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屬于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只占全球水資源的6%。但是由于我國人口較多,農業(yè)占比巨大,工業(yè)領域又在不斷的快速發(fā)展,水資源不僅越來越匱乏,并且還受到了各種污染,造成了中國大部分的水質受到了水污染的侵襲。在水污染中,最大的因素就是自于工業(yè)排放的廢水,污染了中國大多數的河流。隨著民眾的生活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習慣低下,經常將垃圾扔在河邊,造成白色污染。破壞水質的原因因為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而變得越來越復雜,治理和預防水污染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極為關注的生態(tài)問題。
二、公眾參與水污染預防和治理的必要性原因
(一)公眾的生活離不開水
在社會生活中,任何方面的事情都離不開人的活動,人是自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水來說,人既是水的使用者也是水的破壞者。人的工作還有日常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水的存在,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水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須物質。水的好壞決定了公眾的生活質量還有健康,從公眾的自身原因出發(fā),也需要公眾對此作出更好的保護舉動。
(二)公眾是水污染制造的原因之一
從水污染的原因來看,除了少數的自然因素變化之外,水污染都是由人的原因造成的。公眾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壞河流的水質,群眾因為生活的方便而破壞水質,基本上所有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的原因造成。因此,公眾也有必要因此來做出挽救水質的舉措,防止水污染的進一步擴大。
(三)政府的力量較為有限
面對當前的水污染,雖然政府也頒布了一些水污染的治理措施,但是如果沒有公眾的配合,水污染的治理就會收效甚微。政府往往代表的是公眾利益,群眾不應該只重視政府方面,只有公眾參與到政府的措施之中,對政府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和監(jiān)督,政府的行為才不會走偏,才能真正體現(xiàn)政府的公正性。水污染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個公眾的事情,公眾力量才是主要力量。
三、水污染防治的公眾參與現(xiàn)狀
目前政府就當前的水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在這些措施中,水污染的治理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公眾也漸漸注意到水污染的防治,但是普及度并不高,依舊有較多數人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給水帶來水污染的情況。沒有深刻的認識到環(huán)境與自身情況的密切聯(lián)系。雖然一部分的人漸漸認識到這是一個公眾的事情,但是對于中國的龐大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公眾的接受速度跟不上現(xiàn)在水污染逐漸擴大的情況。
再者,公眾的思維理念大多數有些偏差,公眾參與水污染治理趨于組織化群體化。世界各地都有環(huán)保的組織機構,為水污染的治理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是,水污染的治理是—個全民參與的活動,環(huán)保群體日漸崛起,對于最基層的民眾來說,普及力度不高,意愿也不夠強烈,雖然水污染已經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不過很多人只限于關注。
四、公眾參與水污染防治的現(xiàn)狀原因分析
(一)公眾參與的權力有限
雖然政府一直都在強調群眾的主體地位,在各個法律文獻中也規(guī)定了群眾應有的法律權限,但是在水污染防治參與的過程中,具體的規(guī)定沒有明確。公眾對于參與水污染防治的權力規(guī)定范圍大都抽象模糊,還有在公眾參與水污染的防治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沖突的保護做法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二)公眾沒有專業(yè)的防治水污染的知識
普通公眾的身份是復雜多樣,專業(yè)的防治水污染的知識只有專業(yè)的人士清楚,而且具有較強的技術性,所以這就在根本上決定了他們參與力度只能處于最初級的層次,甚至連最基本的如何鑒定自來水有沒有受到水污染都不知道。政府和有關官方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只強調了防治的重要性,對民眾的防治要求過低,使他們的決策無法達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在公眾中多散發(fā)關于水污染的專業(yè)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三)水污染治理理念的普及度不均
在城市中,城市環(huán)保部門都會大力宣傳該如何防治水污染,以及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但是在農村,一般連最簡單的宣傳廣告牌也沒有。即使河流上有大量的污染物,也不會引起居民的重視,相關部門更加不會知道情況的存在。并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發(fā)展規(guī)劃,農村和城市的治理對策也不一樣,政府在思考防治水污染的時候,就需要更加細致的考慮到城鄉(xiāng)的地理以及文化差異,平衡兼顧。
(四)水質的具體信息不清晰
各地政府對于水質的具體情況表現(xiàn)的極為保密,公眾不知道現(xiàn)在水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更加不知道應該從何做起,信息不透明,使得公眾的參與力度無法變高。水環(huán)境的情況透明公開,公眾才能知道如何參與以及怎樣才能更好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五、結語
政府在水污染的防治中要更加注重領導的作用,政策的實施不能僅僅局限于表面,只有更好的引導才能提高公眾的參與度。作為群眾,也需要更好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積極參與水污染的防治,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自己。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人,水污染的防治是每個人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生態(tài)圈與社會的平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