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紅
摘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有利于語文課程三維目標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落實,有利于學生感受和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誠信、文明、和諧等價值導向,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教學;滲透;核心價值;教育觀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健康的審美情操,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指引學生成長的思想之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根據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這一學科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一、以教師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影響學生
《學記》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一個老師后才會信任老師,從而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信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相信職業(yè)的崇高和正義,內心真正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的在教學中去落實;其次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自己的日常行為和教學工作中,體現到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每個點滴之間都要做學生的榜樣:升旗儀式的莊嚴肅穆;同事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課堂教學中的愛心、耐心;與家長交流的真誠熱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動踐行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讓學生喜歡老師、熱愛老師,做一個和老師一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行動者。
二、用整合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素材感染學生
語文教學最大的資源是語文課本(教材),如何讓課本內容更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就需要去挖掘、去整合課本資源。 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作用。就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可以挖掘整合出以下課本素材:
1、愛國。愛國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德育的永恒主題。語文課本中蘊含著生動、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使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如八年級第一單元的課文《新聞兩則》、《蘆花蕩》、《蠟燭》、《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就是一組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
2、平等。平等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語文教材中處處都是教育的素材,如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敬畏自然》、《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謎》等課文,在教學中可以滲透平等的價值取向:人與自然是平等的;人與動物是平等的……
3、和諧。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和諧是指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處事的價值觀、方法論。七年級下冊《斑羚飛度》、《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等,在教學中教育學生關于關注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以致于形成全體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的價值目標。
三、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要充分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在閱讀鑒賞和表達交流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在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飛揚起來。
1、進行經典誦讀活動和漢字聽寫大賽。積極組織經典誦讀、漢字聽寫等活動,在提高學生說寫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革命傳統(tǒng),尊重人類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養(yǎng)積極人生態(tài)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2、通過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體悟和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挖掘整理的語文課本教育素材,在閱讀教學中把關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思想內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內容及時、巧妙地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在人物傳記閱讀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在把握人物事跡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精神風貌,深入探究其優(yōu)秀品質,從而凝聚優(yōu)秀人物身上體現出的核心價值;在詩歌閱讀教學中,選取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詩詞,通過鑒賞詩歌的語言和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體會英雄人物的愛國精神和報國情懷。
3、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踐行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最好呈現方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去親身體驗,增加學生的信心和認同感。如開展感恩教育,通過自身親自感恩父母、感恩教師等活動,升起學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開展社區(qū)調查活動,感悟自然、社會和諧共處的好處,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既要重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又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通過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 馮學淵,詹光平.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途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