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社會、企業(yè)對對中職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生作為我國職業(yè)教育學生中的一部分,對社會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復雜多樣,這將嚴重地影響他們自身的發(fā)展。因此,中職生的心理教育問題已成為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焦點問題,通過對中職生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歸納,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查,探究中職生的自我心理教育方法。
[關 鍵 詞] 中職生;自我心理教育;教育方法;心理失衡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83-01
中職生作為我國教育中一個特殊的受教育群體,他們不同于大學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少針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教育,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階段會發(fā)生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我們將針對在中職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找到相應的教育方法,引導中職生進行自我心理教育,從而提高中職生的心理水平。
一、中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自信心的缺乏
大多數(shù)的中職生不能清楚地認知自己的地位,認為自己比大學生要低一等,而產(chǎn)生自卑感,其實不然,兩者本質都是學生,只是發(fā)展的方向不同,同時家長對中職院校的不了解,認為孩子在初中畢業(yè)后就應該去讀高中考大學,家長把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加重了孩子們的自卑感。另一方面,中職生本身在學習方面比高中生以及大學生要差一些,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也有所欠缺,一般的中職生年齡都比較小,在生活學習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往往在這個時候,中職生內(nèi)心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打擊,認為自己不行。
(二)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當
中職生的年齡一般都很小,在初中畢業(yè)之后就進入中職院校學習,而在這之前,大多數(shù)都沒有離開過家自己生活,很難處理好人際交往關系,并在最開始入學的時候,會想家,會產(chǎn)生不想上學的想法,同時,自己獨立生活,也很難掌控同學之間的交往準則,大多數(shù)人會意氣用事,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同學間很容易發(fā)生矛盾,另外學生的自制力較差,不能處理好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最后受到傷害。
(三)感情問題和校園暴力事件產(chǎn)生的危害
中職生的年紀大多在15~20歲之間,正處在青春期的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很容易對異性產(chǎn)生渴望的心理,這樣就會導致早戀問題的發(fā)生。雖然早戀這個問題早已不是什么敏感的話題了,但對中職生的教育模式來說,早戀問題對中職生的危害遠遠大于其他類型的學生。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血氣方剛,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在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很容易大打出手,帶來嚴重的后果,對學校、學生、家庭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危害。
(四)中職生就業(yè)問題帶來的壓力
當前我國的就業(yè)壓力十分巨大,很多類型的學生畢業(yè)后,都不能很好地找到一份工作,而且中職生相比其他學生有一定的劣勢,就業(yè)壓力更大,在就業(yè)的過程中,可能會經(jīng)常碰壁,從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對中職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對中職生的心理問題來說,解決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學校、家長、社會介入,二是中職生自己解決。學校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教育體系,加大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并建立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尋求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家長在這方面,要多鼓勵孩子,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因為親情的緣故,孩子的心理能夠受到很大的鼓舞,建立強大的自信心。社會上,盡可能地保障社會穩(wěn)定,減少一切社會因素對中職生帶來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想解決心理問題,主要取決于中職生自己,如果自己想改變,再大的心理難題也能夠解決掉。這里要求中職生本身有認知自己的能力,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來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時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被誘惑所吸引,要積極地克制自己的情緒,在與同學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不要采用武力解決,要懂得謙讓,化解矛盾,以免對自己的身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要有合理的認知感情觀,與異性建立友誼的關系。總的來說,在面對心理問題的時候,中職生自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自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學校和父母的幫助下,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
通過中職生心理教育方法的研究,在解決當代中職生的心理問題上,最主要的是依靠學生自己,通過學生自己正確地認知自己的能力,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力量,讓中職生形成一個積極的自我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張智華,朱金衛(wèi).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