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障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也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智障兒童進行特殊教育,成為我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關(guān) 鍵 詞] 智障兒童;特殊教育;弱勢群體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98-01
智障兒童在知覺上速度緩慢、范圍窄、不精確;在記憶上缺乏邏輯,記憶會發(fā)生大量歪曲和錯誤,記憶保持差、不穩(wěn)定;在言語上發(fā)展緩慢,詞匯量小,缺乏連貫性,詞義含糊,不能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思維上不合邏輯,判斷能力差、概括能力差、難以理解概念(特別是抽象的概念)的確切含義,考慮問題不全面;在性格上極其孤僻,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難以堅持
到底。
要想改變這些現(xiàn)狀并不是件輕松的事情。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進行特殊教育,有效改善他們的不同呢?從事特殊教育后,根據(jù)平日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筆者體會到教師應把教學過程視為情感交流的過程,重視建立和諧、美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學課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更注重自身的教學儀態(tài)和教態(tài),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時刻給孩子展現(xiàn)溫暖的笑容,讓他(她)們逐漸喜歡看著我笑從而聚集他們更多的注意力,好好地聽課。除此之外,智障兒童的學習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起點低,學得很慢,忘得卻很快。我班共有十六個學生,其中有幾個學生都是唐氏寶寶。唐氏寶寶,也稱先天愚型嬰兒,是罹患唐氏綜合癥(Down’s Syndrome)的嬰兒。它是最常見的一種人類染色體病,也是智力低下最常見的原因。平時生活中他(她)們乖巧、安靜。學習中認真、仔細。但就因為本身發(fā)育的缺陷,智力水平低、記憶力差、記憶短暫,總是學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于是一整個學期都在重復又重復地學習,重復又重復地復習同一個知識點,從而拉長了學習的時間、拖延了學習的進度。最后孩子們得到的知識內(nèi)容也少之
甚少!
根據(jù)智障兒童好動、持久性差的心理特點,要完成數(shù)學課上教與學的任務,使學生學得愉快、積極、主動,必須寓教于趣,寓教于樂,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產(chǎn)生樂學、愛學的情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弱智學生由于智力原因,喜歡新鮮事物,因此我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快樂因素,使所教知識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弱智兒童生活經(jīng)驗較少,對新生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如能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提出恰當?shù)膯栴},讓學生解答,就能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為了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里快樂地學習,在我擔任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設計了:趣味教學法、一拖幾捆綁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情緒教學法。
一、趣味教學法
教學中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增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在學習數(shù)數(shù)1~10時,我準備了十個大蘋果放在講臺上,在每個蘋果上貼上數(shù)字從1到10,實行“舉一數(shù)一”的原則。一開始他們或許對數(shù)字毫無興趣,但因為他們想吃蘋果吸引過來的注意力,可以讓他(她)們專注好久。首先,我拿出貼有數(shù)字“1”的蘋果,讓學生跟讀,然后以可以吃到我手中的蘋果作為獎勵,鼓勵孩子自己來認讀,反復練習后他們最終拿走了我所有的蘋果。他們吃得開心,學習也達到了目的。
二、一拖幾捆綁教學法
數(shù)學是一門與數(shù)字打交道的課程,形式上難免會顯得有些枯燥無味。而智障兒童的專注力本身就不夠,他(她)們對一個事物的關(guān)注力集中不了多久,如何讓他(她)們能夠安靜地坐滿四十分鐘的課堂而且學習數(shù)字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一拖幾捆綁教學法”:就是在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數(shù)學+音樂(兒歌)+美術(shù)+游戲+體育的形式合理安排四十分鐘,將時間一分為二,前半截學習后半截“休息”。例如,在學習數(shù)字1~5的課堂后幾十分鐘,我讓孩子們跟著我一起畫了五棵大樹,樹上分別長了不同的水果。又如,在學習1+1、1+2時,我將課堂的后十分鐘搬到了操場上,讓孩子們直觀地觀察別的孩子體育課跳繩時一個人加一個人后的數(shù)字結(jié)果,當然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其中親身感受一下跳繩的快樂。
三、游戲教學法
智障兒童所學的知識最終是為了讓他(她)們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到。因此重視教育內(nèi)容的實用性,教育的目的性必須強。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我把課堂設計成模擬“商場購物”。準備好自制的不同面額的(紙張)人民幣,讓學生分別來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通過模擬購物游戲讓孩子們懂得貨幣的金額、用途和小額紙幣的找零。課堂后二十分鐘觀看網(wǎng)絡視頻,讓孩子們更深地了解使用錢幣進行貨物買賣的過程和進行買賣時必須遵守的固定法則。
四、情緒教學法
這是我所有教學方法里最沒有固定模式、最隨意的教學方式了。就學生個體來看,全面權(quán)衡智障兒童接受常規(guī)學校教育的利與弊,就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霸王硬上弓”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造成各種不良影響。智障兒童的情緒不穩(wěn)定,教學課堂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多階段的情緒變化,這是我們不能輕易掌控的,為了不強迫孩子進行學習,我設計了情緒教學法,即視當堂課上孩子的情緒變化而變化。隨時改變課堂設計,不以學習知識為唯一的目的,而是更多地去關(guān)注智障兒童的心理成長。一切以他(她)們主體,為中心,打造“讓他(她)們最舒服的課堂”。
智障兒童不是造物主失手打碎的天使,他們也不是無法飛翔和歌唱的小鳥,在愛心構(gòu)筑的世界里,他們一樣可以沐浴陽光、感受溫暖。在溫暖的環(huán)境里,他們一樣可以快樂盛開,綻放成為最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劉春玲,馬紅英.智力障礙兒童發(fā)展與教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周念麗.特殊兒童的游戲治療[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