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chuàng)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jù)劇本進行演出。將講臺比作舞臺,教師比作藝人,教案則等同劇本,以劇本對藝人的作用類比教案對教師的重要性,并重點闡述如何編寫務實、高效的教案,從而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教學實效。
[關 鍵 詞] 教書藝人;劇本;教案;教學技能;教學技藝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73-01
“教學技藝”往往要比“教學技能”更勝一籌。正如前人所說:“老師不應該是教書匠而應做教書藝人”。為什么說不應該是教書匠呢?因為人們常常會把“教書匠”與“缺乏理想”“不會創(chuàng)新”“沒有個性”“簡單重復”等詞聯(lián)系起來,而“教書藝人”與“教書匠”不同,他們追求的是“教學技藝”,是不斷求新求變的。因此,每個走上講臺的教師,都應把講臺當作舞臺,將成為一名“教書藝人”作為奮斗目標。
談及藝人,人們首先聯(lián)想到的肯定是演員,而個人認為,作為“教書藝人”的教師,我們更應該將自己定位成導演。從宏觀上說,我們感染和規(guī)劃的是每個學生的人生;從微觀上說,學生的每節(jié)課正如連續(xù)劇的單集片段,需要我們把它們合理地串接在一起。這時候需要有輔助我們工作的“工具”,而這個“工具”就是教案。教案對教師而言就如同劇本對導演,教師要想上出精彩的課,前提是要有優(yōu)秀的教案。本文將重點剖視教師編制優(yōu)秀教案的策略,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做好保障。
一、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授課計劃
教師領到教學任務后應先在網(wǎng)上搜索相應的教學大綱,要仔細閱讀,掌握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對于教材,教師應先粗讀一遍,掌握它的大致結構框架,然后對照教學大綱和實際教學課時數(shù),合理分配每章課時,再細分到各節(jié)內容,并瀏覽習題,選擇與之匹配的課外作業(yè)。在綜合以上工作后,寫出完整的授課計劃。在做這項工作時,可找?guī)追菹嗤n程老教師的授課計劃作參考,但參考不同于照搬照抄,要考慮自身的教學特點、實際教學時數(shù)及學情,確定教學進度。
二、認真?zhèn)湔n,寫出高質量的教案
教案是上好課的保證。如果將課堂上的教師比作導演,那么教案就是劇本。作為“劇本”的教案應寫在專用教案紙上,包括時間、班級、課題、教學目的及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參考及教具、教學內容等。教案中的每一項都應仔細考慮、認真填寫,尤其是“教學內容”一項,新教師更應較為詳細地編寫,把一次授課中要講授的所有內容都完整地書寫下來,包括提問、板書、舉例、圖表、曲線以及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語、多媒體使用等,同時要注意寫得有序,提綱和重點要清晰醒目,這樣才能避免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諸如用詞不當、圖表不規(guī)范、思路“短路”等問題。
書寫教案應注意:(1)各知識點應承前啟后,有必要的過渡語,便于學生融會貫通。(2)板書應簡明扼要,概念表述簡潔、清晰、邏輯性強。(3)選擇典型例題講解。一個知識點可安排一兩道例題,包括知識的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通過典型例題講解,總結知識點的掌握方法和應用技巧,并善于歸納總結。(4)要有適當?shù)奶釂?。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若整堂課始終是教師講、學生聽,不僅單調乏味,學生也容易疲倦,喪失學習興趣。適當?shù)奶釂柌粌H可以及時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還可以督促不認真的學生學習。(5)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包括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選擇合適的語速等。對概念的講解,應放慢語速,聲音清晰、有力;對知識點的引用可以用疑問、討論的語氣;對舉例提問,可以用輕快、富于感情的語氣。這樣,上課時,就會顯得抑揚頓挫,富于變化,讓學生喜聽、愛聽。
總之,作為教師,寫好教案只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但不是最終目標。尤其是新教師,由于剛剛入職,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入,寫教案只是梳理教學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備課應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教法,必須對學生、教材和教法了爛熟于心,了如指掌。只有教師熟透教材,教學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只有教師熟透教材,教學時才能根據(jù)教學具體情況的變化,靈活采取教學手段,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只有熟透教材,上課時教師才能駕輕就熟,嫻熟地使用教法、高超的教技,讓學生耳目一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才不至于陷入因為離不開教案而出現(xiàn)學生做小動作、吵鬧也不知道的窘境。
備課時還要多想想學生會怎么想、怎么做,他們的知識儲備在哪里。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會和學生“心有靈犀一點通”,學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要給學生留足練習或具體操作的時間,不要只顧教學效率而縮短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
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要使這45分鐘真正發(fā)揮作用,需要教師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時間和精力。一位教師在成功執(zhí)教了一堂課后,當別人問及他準備了多長時間時,他是這樣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來準備我的教學,而就這堂課而言,我只花了15分鐘?!绷攘葦?shù)語,道出了備課的真諦,充分論證了要做教書藝人,其“劇本”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施元中.談“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03(3):55-56.
[2]余宏亮,魏捷.教學藝術權威:專業(yè)知識與教學技藝的耦合[J].江淮論壇,2010(1):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