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世界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每一次事件的出現,都將演變成無法改變的歷史。通過應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進行分析,能夠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生成、彌補等,提供較多的參考和指導,對各個國家的未來建設和各方面應該投入的努力等,都會有一個深刻的剖析。針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構建方法展開討論。
[關 鍵 詞] 馬克思;世界歷史;構建;理論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07-01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構建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難度是比較高的。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世界上的很多歷史都在悄然發(fā)生轉變,既有的很多情況都被完全打破,出現的新情況較多。世界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對各種因素做出綜合的分析,找出世界歷史的主線,然后才能將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更好地構建。
一、以科學的實踐觀點說明了世界歷史的生成
就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而言,其并不是完全通過馬克思來進行總結分析的,前人的很多成果也非常豐碩。因此,我們在構建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科學實踐的觀點,對世界歷史的生成做出正確的闡述。世界歷史的構成,可以追溯到很遙遠的時代,甚至是從石器時代開始就能夠總結生成。但是在近代的理論當中,那時的部落和很多的歷史都存在強烈的爭議性,并且在考察的難度上較高。因此,對于世界歷史的生成,主要是從人類文明建立以后才開始的。特別是在公元紀年出現以后,世界各個地方的國家、人民、事件、歷史等,都進入了一個豐富發(fā)展的階段,出現的各種大事件層出不窮。從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角度來分析,認為世界歷史的生成發(fā)展得益于生產力的進步。人類能夠建立屬于自己的文明,能夠在世界歷史上增添光輝的一筆,都有賴于生產力的快速進步,這集中體現在科技革命,包括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促使人類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過往的不足,邁入新的時代,更好地創(chuàng)新,更好地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
二、從整體與部門的關系審視世界歷史的大趨勢
(一)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統(tǒng)一
對于世界歷史的演變而言,在不同的時代展現出了差異化的特點,同時產生的影響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從生產力的角度來分析,當生產力表現較低時,生產關系非常的脆弱,各種生產產品得不到認可,由此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對于世界歷史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當生產力提升時,生產關系更加穩(wěn)定,各種產品容易得到需求,進而激發(fā)生產行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由此可見,民族性與世界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例如,在世界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各個國家的民族是多元化構成的,但是民族之間的各種矛盾、沖突較多,難以在短期內直接解決。
(二)世界歷史的整體性
對于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構建而言,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雖然會出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獨立,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世界的組成部分。雖然各個國家的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歷史不同,但是大家擁有共同的世界,如果這個世界遭遇到嚴重的破壞,或者是在某些方面出現了嚴重的損失,則不僅僅威脅到單一的國度、單一的民族,還會對世界的整體發(fā)展造成威脅。特別是戰(zhàn)爭年代,互相的沖突和攻擊行為,給世界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產生的負面影響特別強烈,因此當代對戰(zhàn)爭深惡痛絕,基本上不會輕易爆發(fā)戰(zhàn)爭。
(三)世界歷史的整體性具有規(guī)范作用
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對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發(fā)展道路能夠產生很強的規(guī)范性,這是大家目前表現為相安無事的主要原因。馬克思認為這種規(guī)范作用往往表現為交往行為的相加效應,各民族在交往中互補共進,從而避免重復勞動的耗費給本民族帶來新的爆發(fā)力。在開放世界的背景下,落后國家或民族可以向先進國家學習,直接吸取和移植新技術,從而繞過“重新開始”的階段。
總之,本文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構建方法展開分析,現階段的世界歷史演變過程展現為良性的特點,國家之間的矛盾、民族之間的沖突,都可以通過很多的方法來解決。但是,世界演變過程當中,很多的歷史事件都會出現驚人的相似度,應該在日后更好地分析和討論,要積極避免歷史事件出現重演的現象,維護世界的和平。
參考文獻:
[1]董欣潔.構建雙主線、多支線的中國世界史編撰線索體系:全球化時代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應用[J].史學集刊,2016(4):101-110,127.
[2]何遠華.從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到和諧世界思想的構建[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3(3):19-21.
[3]張麗萍,韋日平.淺析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視野下和諧世界的構建[J].桂海論叢,2010(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