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曾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說:“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教育是一種博愛,教育也是一種智慧。用愛心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用智慧助其成長,師生定會在這樣的成長中感受幸福。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總會遇到無數(shù)問題,其中也不乏難解之題,但是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實施走心路線,否則會給孩子們的成長和班級建設帶來不好的影響。
一、案例背景
陳玉(化名)同學是我班中等生,成績及平時表現(xiàn)都是一般般,這些都不足影響孩子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但是這個孩子有點輕微的口吃,這種語言失調(diào)現(xiàn)象導致孩子自卑,性格內(nèi)向,郁郁寡歡,愛獨處,人際交往能力弱,上課回答問題不自信,也不愛參加班集體活動,間接影響了其成績。而且屬于這個層次的孩子很容易讓老師忽略。
二、教育經(jīng)過
當我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沒有很快去干預,而是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他的口吃現(xiàn)象并不嚴重,雖然這個孩子有點敏感但是很有上進心。我又與他的家長聯(lián)系,了解他在家的相關狀況,知道他在家愛唱歌。對他的情況了解的差不多的時候我開始主動出擊。
第一,多聊天。問問他最近有什么困惑或者班上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一開始他有些緊張,不明白他這樣表現(xiàn)中不溜,成績不突出也沒犯啥錯誤,老師卻很關注,所以說話有些結巴。就這樣我們從他的學習聊到他的興趣愛好,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至少和我談話語言表達流暢了。
第二,多鼓勵。鼓勵時刻不在,無論上課回答問題還是課下聊天,都對他做得好的地方充分肯定,尤其是有次上課,需要讀一段文字,也讓他提前做了準備,這段文字他讀的很認真,看得出來他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也把感情帶了進去,雖然不是那么流暢,但是已經(jīng)進步很大,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報以掌聲,可以看得出來他很高興,學習勁頭有所提升。而且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笑容多了。這是最讓人欣慰的事。只要他能感受到語言帶來的快樂,他就一定會進步。
第三,多指導。語言能力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想要讓學生改變,老師就要有足夠的愛心與耐心。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無論是問題還是課下交流,我都給了這個孩子盡可能多的關心,尤其在語言表達這一塊,我從作者及其情感的表達都給于孩子很多的指導,而且他也很聰明,能夠領悟其中的真情,改變猶如春風撫綠大地,春雨滋潤萬物,一切都在如期進行。
第四,多提供一點機會。當前期工作準備的差不多,陳玉已經(jīng)有很大的改變,我更希望能提供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徹底擺脫口吃,自信面對人生。機會就是一次講課。在我的教學中,我會時常挑出一些篇目讓學生自己來講,這次我選擇了蘇軾的《赤壁賦》,征求了陳玉的意見,他愿意給大家講其中的兩段。第二天上課時,陳玉的準備工作及表現(xiàn)讓我們很受感動。他準備的非常扎實,從作者、寫作背景、音頻資料到作品改寫,甚至自己親自大聲朗讀課文,他的表現(xiàn)征服了大家,同學們情不自禁的用掌聲表示感謝。那一刻幸福的淚水瑩潤眼眶,為孩子成功的轉(zhuǎn)身而幸福,為自己的付出結出果實而滿足。課后我依舊找孩子總結,告訴他他有多棒,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臉上的幸福與自信。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保ㄥX學森),我將這句話送給陳玉,也送給自己。
三、案例總結與反思
1.讓愛心之花在細節(jié)中綻放
“愛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李鎮(zhèn)西曾經(jīng)這樣詮釋教育。沒有情感的教育猶如死水一灘,激不起任何朵朵浪花,幸福的教育需要愛的養(yǎng)分。班主任工作繁忙瑣碎,但這不是忽視孩子的借口,好的班主任應該關注班級的每個孩子。以我們工作的經(jīng)歷來說,老師們最能夠記住的是成績優(yōu)異者和最調(diào)皮搗蛋者,而對那些成績及表現(xiàn)都處于中間的學生,往往關注不夠。像案例中的陳玉,就是這樣的孩子,如果班主任觀察不仔細,就會錯過完善語言的好時機;如果班主任缺乏愛心,那么對孩子的終身成長都是不利的。班主任工作需要愛心,更需要細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促進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心靈的碰撞總會溫暖一切。
2.讓信心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卑咐械年愑衲軌蚩朔Z言的障礙實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就是有了自信心。而我的任務就是點燃他的信心,信心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可以讓那個原本沉默寡言,內(nèi)向語訥的孩子展示自己。由此可見,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可忽視班級及班級成員自信心的培養(yǎng)。在這個案例中,我也感受到孩子改變時師生心靈的愉悅,其實教學相長,通過孩子的例子也提升了自己的自信,也告訴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3.讓智慧之蝶迎風起舞
班主任需要用智慧與學生相處,而我認為智慧的班主任最佳的表現(xiàn)為工作要有預案。預者,準備也。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講法,好的課要用一生去準備。高境界的班主任,同樣需要預設一定的工作。案例中的陳玉,我先是仔細觀察他的表現(xiàn),詢問他在家中的表現(xiàn),然后準備預案,定出階段性的目標,如:聊天--鼓勵—提出要求—工作指導—提供機會等,每一步我都大概有預設。其次,每次找來談話我都仔細設計談話策略,預設學生可能的反應,準備好幾種應對情況做到不打無準備的仗。每次談話基本都能收到效果,我認為有效談話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班級工作,同樣需要智慧。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到,班主任工作需要細心、耐心、智慧,而這一切根植于愛心。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愛的?!睈凼墙逃脑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當我們真心付出著,感動著,收獲著,理解著,教育也就變得更加有溫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