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強,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英語聽力訓練的效果就成為了教學研究的重點。經(jīng)過教學實踐的證明,將英語聽力訓練與英語朗讀訓練相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聽力教學的質量,從而改善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實現(xiàn)英語水平的綜合進步。本文在對當前初中英語聽力訓練現(xiàn)狀加以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朗讀對聽力的作用,并探討了朗讀訓練在初中英語聽力訓練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訓練;朗讀訓練
對于一門語言的掌握,首先是從“聽”開始的,只有通過“聽”這一形式,才能有效地獲得信息的輸入。英語的掌握也是一樣的,聽力訓練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聽力訓練,能夠讓學生辨別英語詞匯的發(fā)音,并在聽的過程中對語法、語義進行思考,從而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因此,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英語能力,從而達到改善課堂效果的目的。
一、關于初中英語聽力訓練現(xiàn)狀的概述
1.聽力教學方法單一
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了傳統(tǒng)的“三步”聽力教學法,第一步是讓學生聽錄音的內(nèi)容,在聽之前教師也沒有對錄音片段的背景與主題進行介紹,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存在著盲目性,很難抓住錄音內(nèi)容的重點。第二步則是讓學生根據(jù)先前聽到的錄音內(nèi)容來做選擇題,這種做法僅僅是為升學考試而服務,語言產(chǎn)出活動的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第三步是再次聽錄音內(nèi)容,并在教師的帶領下對答案進行校對,并以得分的高低判斷學生聽力訓練水平,具有片面性。
2.聽力教學手段落后
當前許多初中學校在聽力教學中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手段,而是沿用了傳統(tǒng)的收錄機,只注重對聲音的聽取,沒有將聲音與圖形有機結合起來,具有抽象性,不利于學生對錄音內(nèi)容的理解。
3.聽力教學內(nèi)容缺失
在部分較為偏遠的山區(qū),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所選擇的材料一般是課本中的,內(nèi)容簡單,不利于學生聽力能力的階段性提升。
二、朗讀訓練對聽力訓練的作用
第一,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從聽覺與視覺兩個方面實現(xiàn)信息的輸入,與聽力中的視覺輸入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認為朗讀的過程即是聽力的過程,有利于改善聽力訓練的效果。學生在朗讀時,其所發(fā)出的語音形式能夠被耳朵接收,并經(jīng)由思維能力將這一語音形式轉化為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將英語的“發(fā)音”、“形式”、“意義”這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構成的整體。
第二,朗讀的側重點在于“讀”,在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英語發(fā)音的認知,進而在聽力訓練時能夠更好地辨別所聽到的內(nèi)容,并對獲取的信息進一步的分析與應用。
第三,朗讀能夠促進學生語感的提升,語感在英語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感的形成主要源自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語言學習與應用的習慣,無論是知識的積累而還是習慣的養(yǎng)成,都與“朗讀”這一形式是息息相關的。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綜合性的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以及思維能力,從發(fā)音、節(jié)奏、語義、句型等要素出發(fā),將相關的語言知識輸入到學生的腦海中,并將之固化為一種思維模式,從而為聽力的進步奠定基礎。
三、朗讀訓練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1.加強朗讀訓練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相關的錄音內(nèi)容進行逐句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體會錄音內(nèi)容與情感,在朗讀結束之后教師應當糾正學生在發(fā)音、節(jié)奏、語速方面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技巧。在集體朗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選擇部分在朗讀中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示范,突出榜樣的作用,以激勵其他的學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盡可能讀清楚每一個單詞。
2.開展多元化的朗讀活動
首先要開展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從閱讀英語書籍或者英語文章中獲得新的知識,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心靈的放松。其次,學生由于其知識構成不夠完善,因此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教師就應當耐心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深化其對知識的理解。最后,要積極開展“pair work”,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活動,當一個學生在朗讀時,他的同伴就要耐心聆聽,并適時糾正其在發(fā)音、節(jié)奏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相互幫助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3.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
為了強化朗讀在聽力訓練中的作用,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習慣。一方面,當前幾乎所有的初中都安排了英語早讀活動,教師需要有效利用這一段時間。在早自習上,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朗讀時需要注意的優(yōu)點,并對學生指出朗讀材料中的生詞、語法知識,讓學生能夠對朗讀材料有明確的認識。在早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隨機輔導,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并適時指出其在發(fā)音等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朗讀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在這5分鐘的時間里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本堂課所講解到的重點句型句式,并熟悉教材中的文章,使其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進一步強化語感。
朗讀訓練對初中英語聽力訓練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加深學生對聽到詞匯、句型的理解。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將聲音、單詞以及詞義相結合,學生可以用聽覺獲取信息,并利用英語思維模式將這些信息進行吸收與轉化,從而對其作進一步的解析,進而準確地理解所聽到的內(nèi)容,優(yōu)化聽力訓練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前有部分初中教師認識到了朗讀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在聽力教學中開展大量的朗讀訓練卻是不可取的,應當在結合學生實際的前提下,適當引入朗讀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聽力教學質量,為學生聽力水平的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琨.朗讀訓練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錢云.初中英語聽力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英語,2016,40:45.
[3]劉集鳳.淺談初中英語朗讀訓練[J].校園英語,2014,22:90-91.
[4]陳棟.朗讀訓練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4.
[5]高曉云.朗讀對初中生英語聽力的影響[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