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fā)展性評價屬于一種對教學過程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擺脫了原本只針對教學結果進行的評價,有效彌補了結果評價的不足。本研究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給出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性評價的具體實施程序,第二部分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發(fā)展性評價對小學信息技術評價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 發(fā)展性評價 教學 教師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jīng)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已經(jīng)將信息技術課程正式列入到了中小學基礎性課程教學,但是由于我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時間尚短,許多教師對教學的評價尚未達到成熟,評價的目的、評價的方式及內容等方面都有不足之處,評價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最終學習效果展開的,而很少去考慮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及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發(fā)展性評價則是從該弊端出發(fā)的,對過程的評價非常重視,并且在評價的時候能夠兼顧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可以使教學工作能夠更好的開展。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性評價的具體實施程序
本文所研究的評價方式屬于一種發(fā)展性的評價,是系統(tǒng)性 的工程,所以對其實施的程序需要全面考慮,具體如下:
第一,評價準備階段:在發(fā)展性評價實施之前我們需要對評價的目的、評價人、評價內容、評價過程的進行明確。
第二,評價實施階段:具體的實施過程主要包括教學開展之前的按質性評價、教學開展過程中實施的過程性評價、教學結束后實施的總結性評價、以及補救性評價。其中安置性評價階段實施前教師要對需要的技能、學生的掌握程度、預學習的內容做到及時的了解。過程性評價階段是屬于教學活動的調節(jié)和完善結算,能夠保證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偨Y性評價是在教學結束一段時間后,對教學最終的效果進行評價;補救性評價指的是教師依據(jù)所提供的具有價值的信息,采取的一種具有補救性質的教學活動。
第三,評價信息的收集、分析階段:該階段是實施全面性評價的關鍵,教師需要對自我評價、家長信息、測試信息、考試信息、實踐信息、學生成績等進行收集,然后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不足之處和潛能的分析、預測及判斷。
第四,評價結果反饋階段:教師做出評價之后要將評價的結果及時的反饋給學生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在該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
二、發(fā)展性評價對小學信息技術評價的效果分析
1.教學案例
本文的教學案例選取的是小學二年級信息技術《我的小畫冊》,該課程的教學主要是對金山畫王練習的鞏固。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操作習慣。教學難點是如何進行角色的添加和畫板工具的靈活的使用。具體的教學過程略。在該課程教學當中使用的是發(fā)展性評價,實施的過程如下:
第一,授課過程:在教學當中教師首先會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同學們我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今天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升國旗儀式的內容,讓我們一起畫一張升國旗圖吧!以這樣的情境去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開始講授怎樣在利用金山畫王設置背景、怎樣繪制五星紅旗、怎樣從圖庫當中在畫板上添加角色,教師在該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逐步的引導,然后詳細的演示和耐心指導,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會該課程的內容。
第二,學習任務激勵過程:在授課基本完成之后,教師將采用課堂提問及觀察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具體的來說把所有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課堂表現(xiàn)記錄在評價卡片上,然后放入到學生的成長檔案袋當中,將該評價作為最后的總評依據(jù)的一部分。在教學任務講解完畢后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第三,學生作品的評價:為了保證評價的效果教師應該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組內評價,然后教師對其作品進行評價,將組內的評價放到學生檔案袋當中并把信息反饋給學生,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教師可以放到校園網(wǎng)上,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第四,評價的反思及提高階段:這點主要是針對學生來說的,學生需要針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反思,及時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及不足。
2.評價效果分析
第一,對學生成績提高的效果分析:發(fā)展性評價非常注重在過程中實施評價,這就會讓很多的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有所認識,并可以非常愉快的享受評價過程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其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主動的完善,有效的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從而主動學習得到增強,使得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成績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二,對學生反思力提高的效果分析:發(fā)展性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在自評和互評的過程當中進行反思、找出不足,最后進行自我矯正,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三,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的效果分析:該評價方式當中學生互評是教師獲取信息的關鍵一環(huán),那么在互評的時候就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之間的了解、培養(yǎng)合作意識,促進相互學習、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去自我完善。
第四,對學生學習信心提高的效果分析: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努力學習,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學生可以隨時的查閱自己的成績,感受到學習不斷的進步和收獲,進而對信息技術學習有了更多的信心。
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存在較多問題,過分的注重對最后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教學過程的評價,而發(fā)展性評價具有有效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學生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反思能力等作用,本文將信息技術課程和發(fā)展性評價的特點結合在一起,使得評價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使得評價交互性更強。
參考文獻
[1]許士剛.淺談發(fā)展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6(16).
[2]俞國強.發(fā)展性教學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5).
[3]楊婷婷.閆莎莎.發(fā)展性教學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