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歲多的孩子從來沒有離開父母親過集體生活,小班教師面對這樣一群孩子,將要采取一系列教育方法引導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使家長放心工作,使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里快樂、健康的過好每一天。
關鍵詞:小班孩子;集體生活;適應;能力;培養(yǎng)
小班孩子只有3歲多,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爸爸媽媽,來到幼兒園這個很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非常不適應。于是在幼兒園晨間入園接待活動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場景一,年輕家長急于把孩子交給老師去上班,而孩子卻哭著緊緊地抓著家長的手不放,因而就發(fā)生老師“搶人”大戰(zhàn),最終家長狠下心上班去了,而孩子在老師地連哄帶騙中,安靜地玩玩具;場景二,奶奶級的家長在家里一味的寵孫子、孫女,她們不放心老師帶她們的孩子,常常悄悄地在教室窗外窺視老師和孫子地行動,只要哪個孩子把他的孫子摸了一下,就沖進來大罵別人,甚至還指責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孫子,老師經常無言以對,只有好言相對;場景三:有一種孩子老師給他安排座位他不坐,而是跟著老師轉,不停的在老師耳邊又哭又說“媽媽什么時候來接我?”老師不停地“放學了就來接你”這樣,從入園開始一直到放學前不停地念叨那句話,如果他念叨,老師不回應,他就會哭得很厲害,搞得老師聲音都說啞了他還要問那句話……因此,孩子入園不適應現(xiàn)象,不僅給老師帶來許多麻煩,同時也使家長非常擔心和憂慮,更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能否改善這種狀況,免去家長的后顧之憂,縮短孩子的“焦慮期”,讓孩子以良好的情緒順利適應集體生活,這是孩子教育研究的重點問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們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能力這么差呢?通過新生入園一周地觀察以及與中老輕家長們的交流,得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孩子對陌生的環(huán)境感到害怕。孩子一直在家里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會覺得安全受到威脅,其次,生活規(guī)律的改變也是孩子不愿上幼兒園的一個重要原因。入園前,孩子在家自由自在地生活,餓了就吃,想玩就玩,起居沒有規(guī)律。上了幼兒園后,早上要按時上幼兒園,中飯點心要自己吃,游戲活動有規(guī)定的時間,這就使孩子感到很不習慣,因而不愿上幼兒園。再次,小朋友之間互不熟悉,不會很好相處也是幼兒不愿上幼兒園的原因之一。在家里,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之間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矛盾甚至為此爭搶東西,使得這些孩子很不愿意上幼兒園。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班三位老師就“小班適應幼兒園生活能力”地培養(yǎng)進行了經驗分享,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我們找到解決方法,分享給我們有同樣困惑的幼教同仁們,希望大家能有所啟發(fā)。
一、創(chuàng)設溫馨寬松的環(huán)境
陌生的環(huán)境是造成幼兒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剛剛3歲的孩子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有約束的新環(huán)境,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壓力,因此,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將孩子的活動室及寢室裝扮一新,讓室內的氣氛熱鬧而溫馨,舒適而美麗,有趣而生動。如:空中掛滿旋轉的風車,地面鋪上有各種動物、水果、蔬菜等圖案的玩具。室內外的墻面選擇幼兒喜愛的卡通動物和人物用各種材料進行美化和裝飾,讓孩子從入園見到的第一眼起就能強烈地被吸引,感受幼兒園有趣的生活,增強幼兒入園的興趣。
二、開展豐富有趣的區(qū)域活動和戶外活動
組織幼兒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和區(qū)域活動,幫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培養(yǎng)合作、謙讓精神,體驗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如:區(qū)域活動“找伙伴”“我們做個好朋友”“到娃娃家作客”等,讓幼兒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能,從而引導幼兒學會遵守集體活動的規(guī)則,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增強幼兒的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動的興趣。在戶外游戲活動中,玩“吹泡泡”、“老狼老狼幾點了”等等游戲,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從而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與小伙伴們玩。
三、家園配合事半功倍
孩子入園了,最放心不下的是家長,他們憂心忡忡,擔心孩子口渴了會不會要水喝,不會吃飯怎么辦?尿濕褲子了怎么辦?……諸如之類的擔心和焦慮,對新入園的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做好家長的配合工作是孩子們盡快適應集體生活的前提。第一,首先召集新生家長會,希望家長能正確對待,積極支持和配合各項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如:開學第一周,幼兒園召開班級家長會,使家長對幼兒園有一個全面地認識和了解。第二,家長多對寶寶講幼兒園的好。如:有好多的伙伴玩,有許多的玩具,有老師帶寶寶做游戲、給寶寶講故事等等,增加寶寶對幼兒園的向往和好感,不要說:“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你不聽話我去告訴老師”等話,無形中讓寶寶產生壓力,對幼兒園產生畏懼。讓幼兒對幼兒園產生興趣,知道幼兒園才是孩子們的樂園去除幼兒的陌生感。第三,家長要和老師做好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幼兒在園和在家的表現(xiàn)。如有意見和建議,請當面和老師交流,以免造成誤解。有什么事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四、開展豐富趣味的親子活動
要想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就必須經常開展一些有趣地親子活動,來拉近孩子、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孩子們喜歡老師、喜歡上幼兒園,消除幼兒初入園時的陌生及恐懼心理,促進孩子依戀對象的過渡和轉移,同時也為今后的家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主題活動中,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制作秋天的水果,使孩子們幼兒園很有趣,想天天上幼兒園。
五、教師要全心全意地呵護每一個孩子
第一,每天用最真摯的笑容迎接我們的每一個孩子,要盡快熟悉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喜好、性格、脾氣多與幼兒交流。第二,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多引導、多啟發(fā)。第三,對于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要即時給予表揚,如:寶寶今天來幼兒園是高高興興的,寶寶睡覺睡得很香等等。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寶寶身上的閃光點,盡量避免用嚴肅的口吻針對剛剛入園的幼兒。第四,老師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給予媽媽一樣的愛和呵護。如:入園前檢查口袋里是否有危險物品,發(fā)現(xiàn)有要及時拿掉;老師要記錄好每天有多少孩子服藥;經常提醒他們上廁所和幫他們穿脫衣褲等等。
總之,只要我們用足夠的耐心、信心和愛心對待我們的每一個寶寶,和家長做好交流溝通共同努力,我相信,小班的孩子肯定可以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完成他們人生的第二次斷奶,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重慶市豐都縣示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