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摘 要] 羅伊娜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設計教育家。她參與創(chuàng)立了普拉特工業(yè)設計系,并長期致力于視覺構成基礎教學。她的設計教學理念不僅影響了美國的工業(yè)設計面貌,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她提倡對純粹的、地道的美的追求,方法就是通過對設計元素的完全理解,創(chuàng)造自由美感的構造和空間。時至今日,在藝術院校,這些課程依舊是在藝術領域深入與專業(yè)化學習的基石。
[關 鍵 詞] 設計教育;設計元素;視覺構成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27-01
一、羅伊娜的教學成就
20世紀30年代末到80年代,在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美國紐約著名的普拉特藝術學院里,有一位孜孜不倦的設計系教授,在她的鼓勵和培養(yǎng)下,許多人成為美國現(xiàn)代設計的精英。她的教學理念不僅改變了美國設計界的面貌,而且也被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她——就是羅伊娜·里德·科斯塔拉。
羅伊娜被譽為美國“工業(yè)設計”的教母。她1900年7月6日出生在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曾先后在美國和歐洲學習藝術。1934年,她被卡內基工業(yè)學院邀請參與創(chuàng)建美國第一個工業(yè)設計系。兩年后,她又前往普拉特學院,幫助他們成立了工業(yè)設計系,之后她就在那里任教了50年。
羅伊娜是一位極富影響力的老師。她個頭不大也很少高聲說話,但她嚴格要求學生不能缺課并且要學生付出他們最大努力來學習。她在1962年成為普拉特學院工業(yè)設計部的負責人,她教過的學生很多也成了老師,他們在各自的教學中傳承著她的設計原理和方法,從而使她在工業(yè)設計的教學和實踐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記。直到她1988年去世,“羅伊娜”這個名字已經(jīng)成為普拉特工業(yè)設計的代名詞,她也成為工業(yè)設計領域對形態(tài)和空間理解最權威的人士。
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盡管現(xiàn)代設計教育削弱了這些基礎教育的內容,但羅伊娜敏銳地警示人們不要使用計算機去做那些只有人類的雙眼與雙手才能做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才能使才智得到飛躍式提高,現(xiàn)代藝術教育必須通過新的方式將傳統(tǒng)的基礎教育與計算機等新的表達方式結合起來,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的藝術家和設計師。
時至今日,在許多藝術院校,這些課程依舊是在藝術領域深入與專業(yè)化學習的基石。
二、純正地道的美感追求
羅伊娜參與創(chuàng)辦工業(yè)設計之初,歐洲的設計思潮也從大洋彼岸刮來,特別是包豪斯的巨匠們也通過教義宣講現(xiàn)代主義的設計理想。但羅伊娜意識到,歐洲現(xiàn)代主義的理想不應僅僅作為一種外來引進的思想,而是需要被轉化并與新世界文化相融合。于是,她開始用心研究并完善了一套教學方法,她稱之為“視覺構成關系”的課程,這是所有藝術與設計的基礎。她始終堅信,以抽象視覺關系為目標的基礎學習對創(chuàng)作、欣賞藝術與設計作品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她的哲學中,美是一種極高的境界,必須通過艱辛的練習并且不斷去除雜質才能達到。
為此,羅伊娜把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應用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礎教育中,要求學生徹底理解視覺元素,如線、形狀、形體、空間和色彩,并系統(tǒng)地研究它們,然后再嘗試一個完整的藝術或設計作品。
羅伊娜最大的興趣是致力于三維抽象概念的研究,她沉迷其中,執(zhí)意要找到一條通往終點的道路。培養(yǎng)藝術家和設計師是她的使命,擦亮他們的雙眼使之犀利敏銳,培養(yǎng)他們的視覺“閱讀力”,從而啟發(fā)靈感,找到設計美感。
“純粹的、地道的美感,應該是現(xiàn)代文明的目標?!绷_伊娜的座右銘使用了純正的、地道的之類的屬性來強化美的至高法則,并將其視作對人類的一種責任和社會使命。她還認為新產品僅能滿足使用需求是不夠的,還必須賦予它充滿意義的個性特征。設計師加諸其上的精神與智力,不僅要能與人的思想相交流,還要直抵人心。否則,它就只是一件沒有生命力的枯燥無味的工具。
三、羅伊娜的視覺元素教學簡介
羅伊娜的教學是針對設計原理與必要的內在法則建立一套完整有序的方法,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對設計元素、結構與控制它們的各種起組織作用的力的理解程度。
視覺構成教學主要包括基礎知識、高級造型研究和空間研究。
1.基礎知識:從最簡單、最清晰的設計元素入手進行構成練習,這些元素有線、平面、體塊、明暗、肌理材質、色彩,它們是設計者可以使用的有形元素。實踐課題包括“直棱體組合”“曲面體組合”“切片重組”“面的構成”“空間線條”等。
2.高級造型研究:這部分是在前面對線、面、體、空間、肌理、色彩等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更為復雜的練習。實踐課題包括“結構”“凸面”“凹面”等。
3.空間研究:這部分研究是為了鍛煉學生空間意識,將空間作為設計元素的控制能力和使用能力。通過練習能習慣于空間觀察,并且像重視形體一樣重視空間。實踐課題包括“空間分析”和“空間設計”等。
整個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要通過將各種形式轉換成設計術語,并且從個體本身的情感代入、韻律反應與建立在自己親身體驗上的感官知覺等角度出發(fā),去認識每一個圖形與可塑元素,建立一種明確的定義。課程的構架涵蓋了學生會遇到的任意設計關系的組合,并使他們能夠自己去組織這些抽象的構成關系。
四、結語
羅伊娜的教學法是一切空間設計的基礎教學,盡管現(xiàn)代教育基于實用性的現(xiàn)實推動,削弱了基礎教學的比重,但真正合格的設計師的培養(yǎng)無法摒棄對“純粹”美感的主動追求。相信“視覺構成”的教學能給現(xiàn)代的人們以新的思考。
參考文獻:
[1]蓋爾·格瑞特·漢娜.設計元素[M].沈儒雯,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2]王受之.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M].新世紀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