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洞頭職教中心,浙江 溫州 325700)
[摘 要] “中國功夫”博大精深,詠春拳的拳術(shù)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以及木人樁。它是一種集內(nèi)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術(shù),要求手、腰、馬、心、意勁整體合一。強調(diào)以“心”指揮“意”,以意引導手、腰、馬運動,從而形成整體合一。在從事了那么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到,在職校課堂上傳遞“中國精神”,將“詠春拳”套路與課堂教學結(jié)合在一起,對解決我們職校課堂“鬧中學、趴中學、睡中學”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關(guān) 鍵 詞] 中國功夫;中職;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04-0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廣博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學“武”之路和學“文”之路一樣,只有勤奮、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獲,走向成功。
一、學生課堂現(xiàn)狀
中職學生一聽到上課,前一秒還是龍馬精神,后一秒馬上兩眼無神,碰到感興趣的地方,抬起頭來看幾眼,覺得不感興趣的時候,馬上進入冬眠的狀態(tài),下面列舉幾類學生在我的課堂上的表現(xiàn):
現(xiàn)象一:上課鈴聲已經(jīng)響到第二個預備鈴了,當我走進課堂的時候,發(fā)現(xiàn)座位上還有幾個位置空在那里,詢問這些學生去了哪里,其他學生一概不知,過了幾分鐘后,從門外走進來幾個人影,急急忙忙地將他們手里的零食塞到背后,報告都沒喊一聲直接跑進教室坐在位置上,其他學生見狀,竊竊私語,正常的上課秩序已然被打亂。
現(xiàn)象二:春天到了,春困來了,下午的兩節(jié)專業(yè)課,當我在課堂上按照課前精心準備的教學流程,口若懸河的時候,忽然從某個角落里傳來了打呼嚕的聲音,循著聲音望過去,原來××同學正趴在桌子上睡覺,環(huán)顧四周,除了前面的幾排學生還在那里聽課之外,剩余的后排男學生基本都呈匍匐狀態(tài)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現(xiàn)象三:我現(xiàn)在教的這個高一班級,男生與女生的比率是3:1,并且學生基礎較差,因此在紀律上很難管理自己,課堂上經(jīng)常會有學生三三兩兩講話,整個課堂出現(xiàn)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星期二早上的第三節(jié)課,正當我在課堂上講歷史人物的時候,前排其他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后排三位男學生卻在開小會,開到興奮處還在那里哈哈大笑,前排本來在安靜聽課的學生也被帶了進去,在那里竊竊私語,整個課堂因為這幾位學生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而被打斷好幾次,課堂教學很被動。
現(xiàn)象四:在每次新生入學第一堂課的時候,我都會問學生:“你們當中有誰是自愿選這個專業(yè)的。”一問之下,大概只有2~3個學生說是覺得感興趣自己選的,其他的學生都是因為成績不夠所以才進了這個專業(yè),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慢慢地對所選專業(yè)感興趣,想去學,但是更多的時候聽到的是抱怨:“老師,老是學這些理論知識,好無聊,什么時候能夠讓我們實踐一下?!币粫r之間,我也陷入了迷茫,在職校學習當中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模式呢?
二、對策:妙用詠春拳套路,提高課堂效率
對于以上現(xiàn)象在中職的每個班級里基本上都會出現(xiàn),如果教師都能夠用詠春拳套路之法,那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詠春拳套路一之“小念頭”——念頭正、終生正
傳統(tǒng)老師傅對新入門子弟教授詠春拳開式時,都會講一句:小念頭不正,終身不正。小念頭是詠春拳的初級套路,雖然是最基本的,但是練好各個招式動作就能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職校學生,如果要想學過硬的專業(yè),必須先歸正小念頭,做到尊師重教,禮遇他人。
現(xiàn)象一對策:對于那些突然進來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我沒有發(fā)火,我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先暫時放下,對這幾位學生和班級的其余學生講述一個小故事,主人公是他們都喜歡的人物——李小龍,但是我要求他們聽故事的時候,精神狀態(tài)飽滿,坐姿端正,當我花了幾分鐘的時間講述了李小龍和詠春拳的故事后,我發(fā)現(xiàn),剛才還無所謂的那幾位學生眼神已經(jīng)有了些許的轉(zhuǎn)變,于是我再試探性地問:“李小龍都能做到對他們的師傅那么尊重、禮貌,那么剛剛那幾位不打報告就進來的同學,你們該如何對待你們的老師呢?”這時,其中一個男孩子慢慢站起來,走到門口,其他兩個也一起跟過去,重新再對我說了一次“報告!”在以后的每堂課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會遲到,而且在老師的提示下,都能對老師說“上課,老師好?!碑斠粋€人懂得對別人主動問好,那他基本上就不會朝著歪路走遠。
錯誤對策:當場在課堂上對學生大發(fā)雷霆,指責他們的做法,讓他們立即去門口重新再喊一次“報告”再進來,這樣男學生覺得在課堂上面子全無,倔強不肯去,兩方陷入了膠著狀態(tài),老師也下不來臺,課堂教學無法繼續(xù)下去,這樣的方法不能對學生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詠春拳套路二之“尋橋”——“敵”我對抗
“尋橋”是以敵我之間雙方的對抗與互聯(lián)當作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整體,去尋求己方肢體在互動的攻防格斗中快速打入取勝之路線。想要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起學生上課興趣,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尋找對方的弱點,在小組對抗當中快速取勝。
現(xiàn)象二對策:在職校課堂,早上的課學生的精神還是比較足的,上課也只有個別學生才會趴在桌子上睡覺,但是一到了下午,基本上趴在那里的就是一大片學生了,專業(yè)課大多安排在下午,所以遇到這種“一片倒”的情況特別多。為了改善氣氛,可以安排小組合作、“敵”我對抗模式,在星期三下午的茶藝課堂上,兩兩一組,每個小組派組長上來抽簽,選取挑戰(zhàn)的對手,安排好人選之后,由幾位學生擔任評委,教師擔任總裁判,一對一地進行挑戰(zhàn),學生在進行茶藝演示的時候,摸清對手套路,選取適合自己的講解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打敗對方,最后由評委選出最優(yōu)者,在這種挑戰(zhàn)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打破平常上課的局限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
錯誤對策:聽之任之,任由這樣的局面下去,如果放任學生在課堂上睡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教師在課堂上就成了唱獨角戲,課堂變成了一個人的課堂。
(三)詠春拳套路三之“標指”——變被動為主動
小念頭及尋橋假設敵人與自己實力相當,而標指則假設自己與敵人實力懸殊,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如何以最迅速、最直接的手法,變被動為主動,擊倒敵人取勝。有時在課堂上,一個教師面對三十幾名學生,如果一名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在那里吵鬧起來,場面就是明顯對教師不利,所以如何將局面扭轉(zhuǎn)過來,也是需要一點技巧的。
現(xiàn)象三對策:學生有一種從眾心理,如果有一個學生在那里開始吵鬧的話,其他的后補其實都在觀望等待,開始附和起來。遇到課堂上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我并沒有在那里大聲指責,而是對著全班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覺得剛才那三位同學像古代歷史當中哪三位英雄人物?”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三位學生更是安靜下來,心里暗想:“我們都在講話吵鬧,老師怎么還夸我們是英雄?”看著他們臉上的疑惑,我莞爾一笑:“我覺得他們特別像東漢末年時期桃園結(jié)義三英雄——劉備、關(guān)羽、張飛。”這三位當中的一位男學生舉手站起來提問了:“為什么說我們像他們呢?”能提問說明他們開始好奇,于是我開始講解他們相像的原因,從面貌特征、性格特點,再到他們?nèi)嗽跂|漢年間的各種英雄事跡,一一道來,不只他們幾個,連全班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課堂的主動權(quán)到了我的手中,就算有幾個學生偶爾插幾句話,都會被旁邊的同學打斷:“別說,聽老師說!”自從講了那個故事之后,每次上課之前,學生都會問我他們像歷史當中的誰,在講故事、聽故事當中,學生學到了很多歷史人物的知識,寓教于樂。
錯誤對策:千萬不能對在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橫加指責,否則他們的態(tài)度肯定會是破罐破摔,對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也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而且教師在學生當中的口碑將會很差!
(四)詠春拳套路四之“木人樁”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的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為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作為教師,更是反對知識的填鴨,對于現(xiàn)象四當中學生的困惑,我也一直在思考探索。詠春拳套路之木人樁,它充分體現(xiàn)了詠春拳的實戰(zhàn)意識與技擊方法。木人樁為武術(shù)器材,讓習武之人當做假想敵進行模擬練習。
現(xiàn)象四對策:在我們職校教育里,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前先對所學的技能進行模擬練習,對于學生的抱怨,我深入思考,在他們所學的專業(yè)當中,應如何選取資料,比如在《旅游文化》這門課程當中,針對一些書上出現(xiàn)的建筑、園林、廟宇整合一張任務表,讓學生利用假期結(jié)伴去景區(qū),對任務表當中出現(xiàn)的相似景點進行拍照或錄視頻,然后在視頻當中以導游講解的模式,將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內(nèi)容運用其中。詠春拳的木人樁是真實存在的,而我們課堂當中的木人樁是無形的,是需要學生以這種形式去自然、生活中探索、歷練的,但是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相似的:化橋覓對手,有師更需求;無師無對手,鏡與樁中求。
錯誤對策:對學生抱怨聽而不聞,繼續(xù)施行“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變成一只只肚皮快撐破的鴨子,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總而言之,“強調(diào)以學生為本,關(guān)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當代新課改的理念,也是作為教師的我終生奮斗的準則。教無定法,教無定式,只要找對方法,適合你和你的學生,讓他們認同你、喜歡你、尊敬你,從而愛上這門專業(yè)課,那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郭祥.“四兩撥千斤”在職校信息技術(shù)課堂上的應用[J].浙江教育技術(shù),2015(2).
[2]馮克誠,西爾梟.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M].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