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高中音樂教學,并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為此,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從課堂實踐出發(fā),不斷為音樂課程注入新鮮的血液,以便更好地推進音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本文中筆者就現(xiàn)今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音樂 音樂教學 教學方法 教學體制
高中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多年來一直在不斷的發(fā)展與改進,但是仍然存在諸多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問題。面對高考大關,高中生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音樂則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壓力,在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高中生的音樂認識還處在發(fā)展階段,雖然他們比小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生活閱歷限制,他們的認識具有片面性。
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忽視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展開,淡化音樂知識技能一度成了音樂課堂的主旋律,但我們要正確認識“音樂知識技能”教學就必須結合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來認識。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教育。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淡化音樂知識技能”并不是輕視音樂知識技能,素質教育作為對學生的一種能力教育,音樂教育承擔著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重任,音樂審美能力是學生素質教育內容之一,只有學生的審美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技能是形成音樂審美能力的條件之一。因此,音樂教學要在注重學生審美體驗的基礎上,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音樂實踐中掌握音樂知識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是很有必要的。
二、音樂欣賞課成了單純的欣賞音樂,音樂欣賞課內涵有待進一步挖掘
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教師如果單純地借助音響資料,整堂音樂課都讓學生簡單地欣賞音樂作品,然后教師對音樂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這是現(xiàn)實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一個誤區(qū)。單純的音樂欣賞課對于高中學生的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十分不利,而且會使學生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處于一種被動的參與地位,學生對音樂課就會逐漸地失去興趣,不利于音樂課堂的教學。
單純欣賞型音樂教學形式的產生,主要是教師對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性質、目標不清楚,有些教師覺得音樂欣賞是對平時音樂沉重課程教學內容的調節(jié),加之音樂欣賞課程需要更全面和廣泛的音樂知識,由于自己的音樂素質欠佳,因此,就采取這種簡單的欣賞音樂的課型,而這種課型在普通高中表現(xiàn)得很普遍,所以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深刻挖掘音樂欣賞課的內涵,進一步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水平。
三、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利用不同手段調動學生的興趣
在高中音樂教材中,我們的欣賞作品往往是一些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或是世界經典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但是由于社會的影響,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學生不要聽教學欣賞內容,甚至明確表示不喜歡,而缺乏對作品欣賞的積極性,造成一種尷尬的教學局面。面對這種形勢,教師更要鎮(zhèn)靜,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來解決困境。
1.從樂曲本身著手
我們在欣賞這類作品時,會遇到一些藝術歌曲或者是歌劇等,這些離學生的欣賞范圍較遠,這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作品表現(xiàn)的內容具體的特點,把注意力側重于音樂所表達的內容上,穿插作品創(chuàng)作時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注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以自己情感引導學生的情感,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使師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學習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欣賞積極性。
2.利用學生熟知的作品
現(xiàn)在的教科書上有許多作品都是名著,學生對這一類作品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從來沒聽說過,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并且與本課有關的作品導入。例如,在學習《草原放牧》時,我們可以用《十里埋伏》作為導入,通過對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演奏,及對不同演奏技巧展現(xiàn)的不同演奏效果進行粗略講解,引發(fā)學生對琵琶與交響樂合作后的效果產生興趣,從而將學生帶入到協(xié)奏曲的欣賞中,提升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四、對多媒體的運用產生依賴性,忽視了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由于具有信息資源豐富,教學效果生動、形象、直觀性強等特點,因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已被廣泛地推廣和運用。但隨著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一種過分夸大多媒體作用的傾向,甚至有人認為多媒體教學可以代替教師的工作,而忽略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人格影響、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學媒體都無法代替的。
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音樂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起到消極的作用。但多媒體教學更多地停留在視覺欣賞的層面上,忽視了學生的歌唱能力以及音樂教學的實效性。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對多媒體產生依賴性,抑制學生音樂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和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適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避免這種依賴性的繼續(xù)發(fā)展。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在音樂欣賞課中避免單一性,進一步挖掘欣賞課的豐富內涵,對多媒體的運用恰如其分,重視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在進行音樂學科綜合中遵循以音樂為本的原則,不斷完善音樂課傳統(tǒng)的考評方式,走出音樂教學中的誤區(qū),使音樂教學真正為提高學生素質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朝霞.學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J].中國音樂教育,2003(2)
[2]傅雷.傅雷談音樂[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4
[3]趙素珍.音樂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音樂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