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閱讀的要求,可見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是必要的,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階段尤為重要。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教師在新課程新理念下設計閱讀課,要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滲透閱讀策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英語閱讀教學一般都由一段對話或一篇短文,一組答題和一個任務型活動組成,主要復習鞏固本部分的主要語言點,適當擴展語言,增大語言的輸入量。閱讀理解部分的教學目標為:讀懂對話或短文;完成檢測學生理解程度;能夠聽、說、讀、寫、掌握加粗的句子;完成一項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的任務型語言活動。當然每個年級的側(cè)重點不同,要求也就不盡相同。按照目標的要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教師要想做得面面俱到恐怕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在教這部分時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教學內(nèi)容。現(xiàn)將我的教學模式向大家做以交流:一般分為三大部分,即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 reading)和讀后(post-reading)。
一、閱讀前(pre-reading)
第一,做好充分的熱身或復習。閱讀教學和其他課型一樣,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對前面知識的進一步的延伸,因此做好與本節(jié)相關知識的復習,能促進學生對本篇短文的理解。一個很好的熱身活動,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前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巧妙設計導出閱讀材料中部分生詞、短語或句子,為學生的閱讀掃清障礙。其實這一步步也是展示教師基本功和業(yè)務素質(zhì)的重要一步。比如充分利用和學生間進行的引入對話的free talk,把難點也就是擴展的部分自然滲透在free talk之中;或者通過復習前面知識自然引入;先進行適當?shù)慕忉尰蜓菔荆@樣,當學生打開書進行閱讀時,就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了。當然老師沒有必要把全部的生知識都解決,我們要做到既要掃除障礙,還要設置一定閱讀障礙的目的。如果沒有生知識,那就通過一種方式導入,直接進入閱讀材料就行。
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不要一看到生詞就認為難,要善于根據(jù)上下文來揣摩出意思,猜對的學生可以獲得鼓勵,這樣做會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二、閱讀中(while reading)
第一,設計簡單問題,初步理解文章。當短文比較簡單的時候,也可以采取聽錄音回答問題的方式。所設計的問題要比較簡單,并且只有在讀完(聽完)全篇才能找到答案,或者問題的答案就在短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樣有助于保持學生閱讀(聽)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導他們通讀(聽)全篇,初步理解文章。為了保證閱讀的速度,這一遍往往要求學生默讀。
第二,設計細節(jié)問題,深刻理解文章。所設計的問題形式可以多樣,例如判斷、選擇、回答問題、完型填空、連線、填表格等。所設計的問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空間上的層次性。即不要設計的問題當中第一個問題在第三段才能找到,第二個問題在最后一句找到,要一步一步,讓學生時時嘗到成功的喜悅,每讀完一小部分都有收獲,有一種攻關后的喜悅。二內(nèi)容理解上的層次性。即體現(xiàn)由易到難,由淺及深的原則。首先我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是不夠的,尤其對于好學生他們的潛能也需要我們給他們設計出更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題目。對于那些有一定難度的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采取個人閱讀和合作性閱讀相結(jié)合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在同桌間或者分成3人、4人小組進行,有商量、有討論,有競爭,相互取長補短,這種閱讀方式能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第三,引導學生進行質(zhì)疑。通過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學生對文章基本上已理解。但還是要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質(zhì)疑。當然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在小組內(nèi)解決。這時的質(zhì)疑可以是多方面的,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單詞,短語、句子甚至是不會讀的單詞、句子,都可以在這時解決。
三、閱讀后(post-reading )
第一,學生進行綜合性的任務型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的語言。這需要老師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這也是體現(xiàn)教師深刻把握教材,理解其語言功能的重要方面,是實現(xiàn)由知識向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zhuǎn)化。
第二,精心設計主要句型的書面練習。對于重點語言的書寫,教師也應做精心的設計,而不是簡單地布置學生抄寫幾遍句型。
這可以包括:a.句型的仿寫,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句子中常見的錯誤,如:首字母要大寫,英文當中的句號是實心點以及句子當中的單詞間距約為一個字母寬等問題。b.教師也應設計情景,讓學生替換主要句型中的關鍵詞語,填充句子,或者讓學生自己替換主句型中的關鍵詞語編創(chuàng)新的句子。或者運用所學句子寫一段短文。同時,活動手冊里提供了較靈活的有情景的書寫練習,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用好活動手冊,
總之,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同時又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手段。因此我們就應注重對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主編.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倪旭紅,2004,“創(chuàng)意課外作業(yè)拓展學生自我發(fā)展空間”,《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