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功能鍛煉對骨科患者術前、術后疾病恢復的影響。方法 建立品管圈、功能鍛煉督查表,對骨科臥床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方法指導、督查。觀察干預前后患者肢體腫脹恢復情況、疼痛程度、心理情況。結(jié)果 干預90 d后,患者干預后疼痛較干預前減輕、腫脹恢復過程較前縮短、對疾病恢復信心增加。結(jié)論 功能鍛煉的加強對骨科臥床患者效果明顯,具有較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功能鍛煉;骨科臥床患者;干預
隨著以車代步的時代到來,車禍致患者下肢骨折的發(fā)生率越來越多。骨折恢復的時間長、早期腫脹、疼痛,后期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等癥狀較常見,由于骨折后疼痛、對功能鍛煉知識缺乏、依從性差等原因,致使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功能鍛煉又稱練功療法,古稱導引。它是通過肢體運動來預防和治療某些損傷性疾病,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的一種有效方法[1]。因此,對骨科臥床患者術前術后進行早期的功煉的指導,有效干預,臨床意義重大。我科自2015年8月開始,建立品管圈,運用品管圈活動提高臥床患者功能鍛煉的依從性,起到了明顯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骨折臥床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齡13~75歲;脛腓骨骨折26例、腰椎骨折8例、股骨頸骨折12例、跟骨骨折及踝關節(jié)骨折14例。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我科于2015年8月成立“骨力圈”,共10位成員,設立輔導員1名、圈長1名、圈員8名,在活動匯總根據(jù)分工完成任務。按照品管圈的步驟制定計劃表,計劃用12 w的時間完成進程。
1.2.2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差、護士功能鍛煉形式不佳、科室宣傳手冊不全、康復器具缺乏、病房環(huán)境等原因成為功能鍛煉的困難點。
1.2.3護理干預
1.2.3.1護士干預 ①加強功能鍛煉相關知識的學習,組織功能鍛煉相關知識學習6余次。 ②落實功能鍛煉責任到人,由單一的康復指導,過渡到科內(nèi)護士人人具備康復指導的能力,能獨立勝任臥床患者的功能鍛煉指導工作。③醫(yī)護查房一體化,責任護士每周二次跟隨主管醫(yī)生查房,既能了解分管患者的治療、護理、功能鍛煉等情況,對提升護士的專業(yè)知識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④根據(jù)患者年齡、文化程度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講解。⑤對每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知識宣教和功能鍛煉方法指導,之后請患者或陪護復述主要內(nèi)容,演示鍛煉方法,督促完成鍛煉內(nèi)容,檢查記錄每天完成的情況.督促患者按要求完成鍛煉內(nèi)容。
1.2.3.2患者干預 ①加強功能鍛煉的相關知識普及,了解功能鍛煉的目的及重要性。②指導患者功能鍛煉方法的掌握,腰背肌鍛煉(橋式運動、飛燕式運動),下肢鍛煉(髖部外展、直腿抬高、屈髖屈膝、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泵運動) ,功能鍛煉前,患者在充分自我評估,再有醫(yī)護人員評估后,共同選擇相應的功能鍛煉的方法作為日常練習,每日的鍛煉頻次為早、中、晚各一組,每組每個動作20~30次,每天的鍛煉強度以不產(chǎn)生疼痛,不過度疲勞為宜。③固定陪護家屬,共同完成每日的鍛煉。
1.2.3.3科室干預 ①科室錄制《患者功能鍛煉視頻》,功能鍛煉手冊發(fā)放。②制定腰椎骨折、脛腓骨骨折、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前后、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鍛煉表掛于患者床尾。③責任護士借助康復器具,輔助功能鍛煉,如CPM機。
2 結(jié)果
通過2個月的運行,進行效果確認,再次進行問卷調(diào)查60例臥床患者,其中46例對功能鍛煉掌握到位,目標達成率為;患者和醫(yī)生對疾病的恢復的滿意度也大幅度提高,見表1。
3 討論
對于骨科患者而言,躺在床上靜養(yǎng)不如進行適當?shù)目祻陀柧殻瑔拘焉眢w各部分機體組織,使身體逐漸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4]。所以需要不斷的強化對骨科患者的知識和教育工作,需要讓每例患者都認識到康復訓練對其自身恢復的重要價值,并能夠掌握一定的康復訓練手段[5]。骨科患者在其術后進行功能訓練的依從性非常低,這不利于患者的恢復。最近這些年,品管圈逐漸被應用到了臨床醫(yī)學當中,成為一種輔助患者治療后護理的有效干預手段。所以筆者將品管圈干預原則應用到對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當中,觀察其對于提升患者功能鍛煉的依從性。
骨科患者大部分傷勢都很嚴重,再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患者一般都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這樣就較容易發(fā)生褥瘡和壓瘡。而一旦出現(xiàn)這種疾病,那么患者就會非常痛苦,對患者的病情不利,延長了恢復期。而品管圈的應用能夠充分發(fā)揮圈內(nèi)成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全員可采取多種方法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恰當?shù)尼槍π怨ぷ?,制定合理的功能鍛煉措施。在提升患者鍛煉依從性的基礎上也提升了其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可以更好的改善護患關系。
綜上,通過本研究可以得出,合理的品管圈管理功能能夠有效促進骨科患者術后的鍛煉依從性,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甘玉云,王永榮,江尚燕,等.品管工具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鍛煉方法掌握率中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4,12(05):264-265.
[2]高曉紅.淺談品管圈在降低骨科患者模具使用不良反應中的應用[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11(09):235-236.
[3]昌子艷,賈思鋒,劉君,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32(02):236-237.
[4]鄒雪蓮,紀燕,徐小英.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靜脈輸液巡視中缺失率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32(36):216-217.
[5]萬恩桂,寧曉東,程惠玲,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靜脈炎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22(22):854-85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