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上肩手綜合征一般是腦卒中后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這種病情一般主要以患者肩部疼痛性的運動障礙為主,患者可能會出現同側手腫脹,腫痛和肢體運動障礙等情況,臨床上表現出較早的疼痛,患者感覺出現異常和血管功能障礙等,有些患者會伴隨一定的血腫和營養(yǎng)障礙。本研究主要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希望所得結果能夠為相關領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肩手綜合征
Abstract:Clinical Shang shoulder hand integrated levy General is brain stroke in the Hou most common of a complications, this illness General main to patients shoulder pain sex of movement obstacles mainly, patients may will appeared with side hand swelling, swelling and body movement obstacles, situation, clinical Shang performance out more early of pain, patients feel appeared exception and vascular function obstacles,, some patients will with must of hematoma and nutrition obstacles. This study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effect, hope that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area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Cerebral apoplexy;Shoulder-hand syndrome
臨床上腦卒中導致的肩手綜合癥后期,患者可能會出現手部肌肉萎縮、手關節(jié)攣縮畸形而導致的患者上肢功能受限等情況發(fā)生[1]。根據患者的病程能夠對患者大致劃分為3期,1期也就是臨床上常說的急性期,一般是因為交感反射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病,2期患者主要為進行性營養(yǎng)不良期,3期是萎縮期[2],因為長時間的廢用而導致患者的肌肉萎縮嚴重,可能會使得患者的手部運動功能出現永久性的喪失。本研究主要分析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情況,現將主要研究情況介紹如下。
1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分析
臨床上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不同領域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于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存在著不同的見解,臨床上很多學者認為,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導致的。比如說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交感神經系統在疼痛的持續(xù)狀態(tài)下,會導致患者患肢自主神經功能出現障礙,這在患者腦卒中后發(fā)生肩手綜合征起到了重要作用,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可能會表現為痛覺異常和血管運動障礙等?;颊呖赡軙霈F皮膚潮紅、皮膚溫度改善等情況,患者也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等病理生理變化。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表現[3],主要類似于交感神經紊亂的現象,中樞神經系統的實質損傷可以對患者的交感神經系統造成直接的嚴重影響,這會促使患者交感神經功能出現紊亂,在正常的情況下,交感的活動范圍和損傷感受神經元不會出現相互作用的情況,而患者在病理生理條件下,其交感神經和傳入神經的耦聯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它導致患者的運動前區(qū)皮質和皮質下傳導束出現損傷。
分析肩-手泵功能障礙,它會對患者上肢的血液回流產生影響,在正常的情況下,患者的血液在動脈內依靠血管收縮力量朝著四肢末端回流,這可能會導致其再通過靜脈和淋巴管回流的情況發(fā)生?;颊吣X卒中以后出現側肢肢體癱瘓,這會導致患者的肌肉舒張功能出現退化,使得患者的運動能力減弱或完全消失,肌肉收縮明顯減弱,影響患者上肢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發(fā)展將會引發(fā)肩手關節(jié)活動障礙,加重了患者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癥狀表現。
2 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治療情況
2.1臨床基礎治療 分析臨床基礎治療,可以從患者的口服藥物治療和神經阻滯治療兩方面進行分析,因為肩手綜合征的臨床藥物主要以抗炎和鎮(zhèn)痛為主,所以臨床用藥一般會涉及到固醇激素和非甾體藥物,主要根據這兩類藥物的消炎鎮(zhèn)痛藥理進行治療。分析對患者的神經阻滯治療,神經阻滯治療是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一種有效方法,臂叢神經阻滯對肩手綜合征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讓腦卒中患者癱瘓側的上肢臂叢神經持續(xù)注射羅哌卡因,就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上肢的疼痛感,進而提升患者上肢運動的能力,減輕患者關節(jié)的腫脹情況。
2.2中醫(yī)治療 從祖國醫(yī)學來分析,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主要屬于\"痹癥\"、\"風癱\"、\"偏枯\"等范疇,這是患者出現中風的基本病機和局部的表現[4]。中風后患者機體的氣血陰陽受損,因為患者的長期臥床等原因,導致患者風痰阻絡,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對患者的脈道進行麻痹,不通則痛,患者表現出較為嚴重的患肢手部腫脹情況。在中醫(yī)治療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中藥治療,中醫(yī)的一大特色,便是對病情進行辨證論治,從傳統的中醫(yī)藥來分析,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早期的肩手綜合征一般表現為患者的患肢疼痛,患者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感覺過敏,手部彌漫性疼痛等情況,這會導致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此階段的病機一般為氣滯血瘀,肝腎虧虛可能是導致此病癥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治療上應該以活血通脈為主。在中藥治療的時候主要為患者給藥益氣活血的藥物,同時對經典的組方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的肢體功能改善情況為患者適當的給藥[5]。此外還有中藥熏蒸等。
中藥治療當中也涉及到一定的針灸治療,很多的臨床實驗都表明,針灸治療對于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這種治療不良反應較少,三者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針灸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對患者的患肢血運循環(huán)情況進行調節(jié),促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恢復,進而達到了對患者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防治作用。目前針灸治療已經成為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治療的一個主要手段。
2.3康復治療 分析康復治療的原則,其主要倡導干預預防為主,對于患者來說,應該本著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的原則,其治療的目標在于減輕患者的水腫和疼痛情況,對患者的手部和關節(jié)處的活動度進行改善,防止患者出現關節(jié)僵硬和肌肉攣縮等情況。對患者的體位進行較好的擺放,正確擺放腦卒中患者的肢體,可以促進患者的生命平穩(wěn),一般采用良姿位擺放為主,可以適當的減輕痙攣的發(fā)生。在康復訓練的時候可以為患者配合適當的運動療法,一般為主動和被動的運動,能夠幫助患者或鍛煉患者的肌肉收縮和舒張情況,可以起到較好的恢復作用。
綜合上述分析,通過本研究能夠得出,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在目前來說尚不明確,但是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卻較為重要,需要采用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干預指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何俊良,周婷,燕煉鋼,等.針灸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的研究概況[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4,14(12):463-464.
[2]張艷,馬婕,陳劍蘋.抬高患肢和被動運動對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7(23):63-64.
[3]胡可慧,李陽安,程康,等.正壓順序循環(huán)療法聯合熱冷水交替浸浴治療腦卒中肩手綜合征Ⅰ期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4,17(06):164-165.
[4]楊曉靜.綜合康復治療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與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7(20):142-143.
[5]朱明躍,徐俊峰,楊麗華.腦卒中偏癱后肩痛發(fā)病機制分析和治療進展[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17(10):418-419.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