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婦科普查宮頸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對來我院體檢的13496例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進行分析。結果 13496例TCT體檢者檢測結果在正常范圍內共13260例,占總檢查例數(shù)的98.25%,檢出指標異常者236例,其中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 169例、不排除高度上皮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 13例、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 48例、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 6例,合計占總檢查例數(shù)的1.75%。結論 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病變的早期發(fā)現(xiàn)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宮頸癌;結果
宮頸癌是全世界中最常見的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程度居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第一位,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來每年有近50萬例新發(fā)病例,而且宮頸癌和宮頸癌前病變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目前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智利,更是發(fā)達國家近6倍,我國每年約有15萬新發(fā)宮頸癌病例,約占全球患者總數(shù)的1/3,每年近八萬婦女因此死去,宮頸癌已經成為中國女性的殺手之一,摧殘著數(shù)以萬計女性的健康。雖然目前宮頸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是宮頸癌的發(fā)展有較長癌前病變階段,因此宮頸細胞學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使宮頸癌得到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早期篩查是防治宮頸癌的重要手段,宮頸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F(xiàn)對來本院健康體檢的13496例女性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結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1月來我院體檢,并且資料完整的13496例宮頸TCT報告,予以分析。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45.64歲。
1.2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陰道擴張器充分暴露宮頸后,用棉拭子將宮頸表面的過多的分泌物拭凈,將宮頸刷尖端伸入宮頸內口,稍用力下壓單方向旋轉4~5w以獲得足量的上皮細胞,將采樣刷的刷頭放入液基薄層細胞提取緩沖液中,沿刷柄折痕處將宮頸刷折斷,旋緊瓶蓋、做好標示保存冰送檢進一步制成薄層細胞涂片。取材注意事項:采集標本前24h內禁止性生活、陰道檢查、陰道灌洗及用藥。
1.3診斷標準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提出了柏塞斯達診斷系統(tǒng)(TBS),從細胞學角度將異常鱗狀細胞分為3類:①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包括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不排除高度上皮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②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③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1]。
2 結果
2.1一般情況 13496例體檢者檢測結果在正常范圍內共13260例,占總檢查例數(shù)的98.25%。檢出指標異常者236例,占總檢查例數(shù)的1.75%。
2.2正常細胞按炎癥輕重程度排序 見表1。
2.3宮頸異常細胞檢測結果 按檢出率從高到低排序,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是威脅婦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宮頸癌有較長的癌前病變階段,從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早期浸潤癌到宮頸浸潤癌,需要5~10年完成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說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是目前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2]。
本次研究提示,13496例檢查者共檢測出有宮頸異常細胞者236例,總檢查例數(shù)的1.75%。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45.64歲,符合宮頸疾病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檢測結果中,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建議2~3月后復查、不排除高度上皮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建議2~3月后復查或宮頸活檢;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建議宮頸活檢及HPV檢測,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目前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二種,一是傳統(tǒng)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最普遍的宮頸早期病變的輔助檢查方法,該方法簡單易行,但由于其制片技術有缺陷,導致結果有一定的漏診及誤診率:約有20%假陰性率,這使得部分患者喪失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產生假陰性的原因與取材方法及涂片質量等有關[3];二是本世紀以來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技術的應用,TCT改變了傳統(tǒng)細胞涂片的操作方法,取材時其特制的采樣刷沿宮頸管順時針旋轉5~8w,標本取出后立即放入細胞保存液中,幾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全部標本;通過負壓濾過膜、薄層制片,使得圖片清晰,細胞分布均勻,克服了傳統(tǒng)涂片細胞堆積、重疊,漏診率較高的缺點,明顯提高了涂片滿意率和異常細胞檢出率,從而大大提高了診斷準確率,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率與死亡率;同時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還可以診斷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蟲、病毒等,是可信賴的細胞學檢查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Herbest AL.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es[J].Clin Obstet Gynecol,1992,35:22-27.
[2]吳瑾,唐良萏.薄層液基細胞學技術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J].重慶醫(yī)學,2005,34(9):1425.
[3]史鵬,李金香,張友忠,等.液基細胞學檢查與宮頸巴氏涂片的比較[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4,33(5):423-425.
[4]黃謨婉 ,馬英.宮頸癌研究新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6,23:2185-2187.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