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乳管鏡檢查在乳頭溢液病因中的診斷應用,總結乳頭溢液患者乳管鏡檢查的護理配合。方法 對我院70例乳頭溢液患者行乳管鏡檢查,并直視下對乳管鏡下病變進行診斷。結果 本組70例中,乳管炎22例,乳腺導管擴張28例,乳頭狀瘤18例,乳腺癌2例。結論 乳管鏡對乳腺溢液患者進行檢查較其他檢查方法具有直觀、有效、準確率高、以及不易損傷乳腺導管等優(yōu)勢。
關鍵詞:乳管鏡檢查;乳頭溢液;護理配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nipple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nipple discharge.Methods In our hospital,70 cases of nipple discharge were examined and diagnosed.Results 22 cases of mammary duct inflammation,28 cases of mammary duct dilation,18 cases of papilloma,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were found.Conclusion The advantag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examined by the breast duct endoscopy.
Key words:Latex ducts endoscope examination;Nipple discharge;Nursing cooperation
乳頭溢液是婦女乳腺疾病常見癥狀之一,其發(fā)病率約占乳腺疾病的3%~8%[1],嚴重影響婦女的生存及生活質量。常見乳頭溢液病因包括全身內分泌疾病、乳管擴張、乳頭狀瘤、乳腺囊性增生癥以及乳腺癌等。纖維乳管內鏡(簡稱乳管鏡)的出現(xiàn)大大提高了患者乳頭溢液性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同時通過乳管鏡對乳腺導管病變的介入治療,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科2010年8月~2012年4月應用乳管鏡對70例乳頭溢液婦女進行乳管鏡檢查,通過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科2010年8月~2012年4月70例行乳管鏡檢查病例,均為非哺乳期乳頭溢液的女性患者,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6.4歲。單側乳頭溢液為58例,雙側乳頭溢液為12例。其中血性溢液7例,淡黃色液48例,水樣液15例。
1.2方法 患者取坐位,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手叉腰,充分暴露患側乳房,常規(guī)皮膚消毒,鋪無菌洞巾,調好冷光源,正確連接導線。以4號鈍性針頭插入溢液的乳管口,并注入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利用乳管探針5-8號依次擴張乳管,經擴張的乳管孔后置鏡即可進行檢查。醫(yī)生一手執(zhí)鏡、一手固定患側乳頭并調整方向,護士通過管鏡向乳管內注入少量生理鹽水,深入各乳腺導管分支,仔細觀察各級乳管腔及管壁情況,尋找病變,及時采集圖片并保存。檢查完畢后局部用0.5%的碘伏消毒并予無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
1.3結果 對70例乳頭溢液性疾病乳管鏡檢查發(fā)現(xiàn)乳管炎22例,乳腺導管擴張28例,乳頭狀瘤18例,乳腺癌2例;乳頭狀瘤18例中有14例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病理證實為乳頭狀瘤為10例,其余4例診斷為乳腺增生。乳腺癌2例病例中,經我院手術治療,病理證實均為浸潤性導管癌。50例乳腺導管擴張及乳腺炎患者經積極抗炎對癥治療后有44例溢液完全停止,6例溢液減少,均無1例患者發(fā)生感染。
2 護理配合
2.1檢查前的各項準備
2.1.1環(huán)境準備 檢查需在寬敞、明亮、清潔的房間內進行,溫度控制在22℃~26℃,濕度維持在50%~60%左右,檢查前1 d檢查室應進行空氣消毒。
2.1.2物品準備 2%鹽酸利多卡因一支、250 ml生理鹽水一瓶、普通外科無菌手術器械包一個、20 ml注射器一個、0.5%碘伏、棉球、紗布、洞巾、彎盤一副、延長線;檢查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連接好各個儀器管口,檢查成像是否清晰,能否采集圖片,保持乳管鏡完好、備用,電腦內輸入患者基本信息,建立檔案。
2.1.3患者準備 檢查前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等相關內容,簽署同意書。仔細詢問患者病史,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及藥物過敏史,患側乳頭溢液時間長短、性質、量,既往有無乳腺感染病史等,同時核對患者各項檢查及化驗結果是否正常,避開月經期。部分患者對該項檢查陌生,會產生一些疑問及憂慮情緒,因此在檢查前須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心里護理,介紹環(huán)境、檢查目的、方法及操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感,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告知患者該項檢查具有痛苦小、創(chuàng)傷小、確診率高等優(yōu)點,從而打消一部分患者的憂慮情緒,使檢查能順利進行。
2.2檢查中的護理 患者取坐位,協(xié)助暴露患側乳房,用20 ml空針管口與乳管鏡注水口緊密相連。在擴張乳管時,部分患者可能產生疼痛,尤其是緊張患者,疼痛可能進一步加重,有的患者因為緊張甚至會出現(xiàn)肌肉痙攣,乳頭收縮,難于進鏡[2]。這時護士可囑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利于乳管擴張,并安慰患者,與其聊天,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進而減輕疼痛[3]。操作過程中,特別是乳管鏡進入乳管內時,囑患者放松并固定體位,同時緩慢向乳管內注入生理鹽水,利于觀察乳管內病變。保持纖維導管鏡通暢,避免彎折打結,及時捕捉典型病變圖像,采集圖片。
2.3檢查后的護理 檢查完畢后協(xié)助醫(yī)生用0.5%碘伏消毒皮膚,無菌紗布覆蓋,包扎,協(xié)助穿衣,詢問感受,評估患者情況,指導及時追蹤結果及復診時間。囑患者24 h內禁止沐浴,保持乳頭的清潔干燥。對乳管鏡儀器部分進行清潔、管道部分送中心供應室消毒、滅菌后定位放置備用,記錄使用情況。
3 討論
乳管鏡作為診斷乳頭溢液的一種新型檢查設備,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小,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同時乳管鏡檢查可使乳管內微小病變直接反映在監(jiān)視儀器設備上,大大提高了患者乳頭溢液的診斷率,并且為手術定位、活檢以及手術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操作時由于部分患者對該項檢查的不理解,產生一些疑慮,作為護士,需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并進行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及恐懼。檢查過程中護士須熟悉檢查步驟,密切與醫(yī)生配合,仔細觀察患者的變化,及時進行疏導。檢查完畢后對儀器設備進行清潔、消毒及妥善保管。建立完善的保存制度,進而能提高儀器的使用率,延長儀器的使用時間。
參考文獻:
[1]袁建達,沈坤煒,陸勁松,等.乳管內視鏡在乳頭溢液疾[J]病中的診治意義[J].上海醫(yī)學,1999,22(1):32.
[2]李艷文.纖維乳管鏡檢查的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759.
[3]章慶華.纖維乳管鏡檢查的護理配合[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12):1471-1472.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