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腦卒中痙攣性偏癱采用溫針灸治療的療效。方法 以2014年4月~2016年2月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從這90例患者中隨機選取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觀察組患者給予溫針灸治療,剩余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治療方法為電針治療。結果 觀察組48例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的有21例,患者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生活能夠自理的有24例,治療的有效率為93.75%,在對照組42例患者采用電針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的為15例,患者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的有17例,治療的有效率為76.2%,就兩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情況相比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能有效地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溫針灸;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療效
腦卒中是一種腦血管疾病,俗稱\"中風\",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而痙攣性偏癱是腦卒中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最大的特點就是明顯的肌張力增高。對于患者而言,由于肌張力增高,會引起肢體肌瘤痙攣,造成肢體運動功能障礙,進而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針對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疾病,治療的重點是改善患肢痙攣,在改善患肢痙攣方面,針灸有著顯著的效果和意義。本文就針對溫針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的療效作相關的研究,現(xiàn)將研究內(nèi)容作如下介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所采用的對象均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為更好地了解溫針灸治療的效果,90例患者隨機選取48例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并以此作為觀察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男女比例為5:3,年齡43歲~68歲,平均年齡為(55±1.5)歲;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男女比例為2:1,年齡41歲~65歲,平均年齡為(53±0.5)歲,經(jīng)臨床證實,所有患者均為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患者均有肢體功能障礙問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采取溫針灸治療。溫針灸治療前,先要取穴,上肢取極泉穴、尺澤穴、內(nèi)關穴,下肢取鼠蹊穴、陰陵泉、血海穴;然后取長度在1.5寸以上的毫針,刺入以上穴位,在留針過程中,在針柄上裹上艾團,艾團與皮膚之間的距離為3cm,在艾團下端點燃施灸,采用平補平瀉的手法捻轉(zhuǎn)1~5min,如果患者感覺到灼燙,可在施灸穴位放置一塊硬紙片。1次/d,7次一療程,共治療5個療程;對對照組患者給予電針治療,在電針治療前,同樣要取穴,取穴與觀察組相同,然后選取26~28號毫針,刺入穴位,然后將毫針與電針機連接,使用電針機前,必須先將強度調(diào)節(jié)按鈕調(diào)至零位,在電針機與毫針連接通氣后,打開電針機調(diào)節(jié)按鈕,有小到大,輸出電流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每次10min,1次/d,7次一療程,共治療5個療程。
1.3觀察治療 采用Ashworth痙攣量表對患者治療后肢體痙攣狀態(tài)進行評定,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生活能夠自理的為顯效;患者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的為有效;治療后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的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之和/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此次研究所采用的數(shù)據(jù)均以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對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t進行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48例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的有21例,患者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生活能夠自理的有24例,治療的有效率為93.75%,在對照組42例患者采用電針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的為15例,患者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的有17例,治療的有效率為76.2%,就兩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情況相比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的疾病,在我國臨床當中有著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發(fā)病率高的特點。痙攣性偏癱是腦卒中引起的一種常見病癥,不僅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時還會帶給患者身心折磨。本院對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后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有效地緩解了痙攣癥狀,促進了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溫針灸是針刺和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它是在毫針刺入患者肢體穴位后,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成團裹于毫針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熱力傳入穴位,以達到溫通經(jīng)脈、行氣活血的作用[1,2]。從神經(jīng)學的角度來看,針刺偏癱肢體可以通過本體感覺神經(jīng)氣動牽張反射引起相應的拮抗肌收縮,使痙攣側亢進的肌張力下降,達到抑制痙攣的目的。電針是通過電針機來完成治療的一種方法,用針刺入腧穴得氣后,在針上通以人體生物電的微量電流波,以達到治療的目的[3,4]。通過此次研究,溫針灸在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中有著顯著的效果,能有效地緩解痙攣癥狀,促進患者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敖金波,李旭英,彭力,等.溫針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8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8,07:10-11.
[2]姜桂美,吳思平,賈超,等.不同刺激量針刺拮抗肌與主動肌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8,11:1-3.
[3]盧條香,陶雪艷,王俊華,等.溫針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3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9,02:74-75.
[4]楊翊,周光濤,劉經(jīng)星,等.不同體位、不同針刺取穴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04:370-371.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