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較傳統(tǒng)開放手術與微創(chuàng)手術方案治療脊柱結核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52例脊柱結核患者分為對照組(開放手術)與觀察組(微創(chuàng)手術),每組各26例。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該療法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椎體骨愈合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復發(fā)率。
關鍵詞:脊柱結核;傳統(tǒng)開放手術;微創(chuàng)手術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Methods Our hospital the 52 cases of spin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pen surgery) and observation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26 cases in each group.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e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and vertebral body bone healing time,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Key words:Spinal tuberculosis;Traditional open surgery;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脊柱結核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肺外結核,嚴重的會引發(fā)畸形、骨破裂甚至癱瘓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1]。針對脊柱結核患者,臨床中通常采用開放手術方案進行治療,但開放手術存在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大以及椎體骨愈合時間長等缺陷,臨床效果并不理想[2]。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引導經皮微創(chuàng)技術清除病灶局部化療方案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便捷以及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在脊柱結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3]。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脊柱結核患者,52例患者均通過X線片、CT以及MRI檢查以后確診,采用數(shù)字單雙號的模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6例。對照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31~68歲,中位年齡(51.3±10.6)歲;病程5個月~2年,平均病程(1.5±0.7)年。觀察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32~67歲,中位年齡(52.1±10.4)歲;病程4個月~2年,平均病程(1.6±0.5)年。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放手術進行治療,參考患者病灶的位置進行手術,病灶完全清除以后在局部位置給予1~2g鏈霉素、0.3g異煙肼。觀察組采用CT引導經皮微創(chuàng)技術清除病灶局部化療方案,幫助患者行俯臥位,采用局部麻醉方案,通過CT掃描來確定病灶、進針深度、位置及切口位置,入路選擇腰椎處后外側,通過Kamibn三角至椎間隙,抽吸膿液,消除壞死游離小死骨,在壞死組織術中使用異煙肼與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處理,膿腫較小的患者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實施局部化療,膿腫稍大的患者置入雙腔引流管,針對病灶持續(xù)關注1g異煙肼、0.9%氯化鈉500ml,持續(xù)3周。此外,注射0.45g利福平粉劑、0.3g異煙肼,局部混合液進行化療,隔天注射1次[4]。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持續(xù)治療5~7d。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椎體骨愈合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實施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應用(x±s)來進行表示,兩組之間的比較選用t來進行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手術情況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3 討論
大量的臨床研究與實踐證實,基于全身用藥的基礎,傳統(tǒng)病灶清除手術可以治愈大多數(shù)脊柱結核患者,然而因為傳統(tǒng)開放手術存在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大以及椎體骨愈合時間長等缺陷,再加上脊柱位置本身較深,非常容易導致無法完全切除病灶的情況[5,6]。
CT引導下經皮微創(chuàng)技術逐漸發(fā)展成臨床術式的代表,其以獨特的優(yōu)勢獲得廣大醫(yī)師、患者的青睞[7,8]。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脊柱結核根治術的適應癥也越來越廣泛,大部分患者都能夠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方案治療。有研究提出,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能夠將脊柱結核患者局部病灶完全清楚,通過采用不間斷的灌注引流能夠有效縮小結合病灶[9]。與此同時,給予患者持續(xù)性的局部化療,可以促使局部位置的藥物濃度顯著提升,在消滅結核桿菌的同時,有效抑制竇道[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提示,針對脊柱結核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以及椎體骨愈合時間短等優(yōu)勢,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方全.手術聯(lián)合藥物治療脊柱結核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2(03):515-516.
[2]施建黨,王自立,耿廣起,等.手術并超短程化療治療脊柱結核的5年以上療效觀察[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3,09(06),481-487.
[3]曹燁,宋言崢,李壘,等.經典病灶清除手術治療復雜復合性脊柱結核104例臨床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2,06(07):437-440.
[4]劉志修.CT引導經皮微創(chuàng)技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3(12):36-37.
[5]郭強,林捷,張宏其.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伴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及圍手術期處理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4,11(06):461-466.
[6]張宏其,胡雄科,尹新華,等.分期后前路聯(lián)合手術治療老年頸胸段長節(jié)段脊柱結核[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5,12(01):14-16.
[7]劉競龍,孫俊凱,黃劍候.單純后路手術治療下腰椎脊柱結核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10(03):247-250.
[8]陸曉生,彭昊,凌尚準,等.CT引導經皮微創(chuàng)技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的療效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1,10(05):586-588
[9]黃海鋒,崔易坤,尹振宇,等.80歲以上老年脊柱結核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的近期臨床效果觀察[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4,13(02):17-20
[10]阮開亮.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3周前后手術方法治療脊柱結核并截癱患者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6):40-42.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