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龍,張培璐,葛學娣
(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7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住院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知信行調查分析
劉華龍1,張培璐1,葛學娣2
(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7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目的分析住院高齡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現狀,并分析三者相關性,為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杭州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老年科與康復科高齡患者的主要照顧者220名,對其進行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信行現狀調查。結果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分別為(28.82±3.22)分、(38.98±3.75)分、(36.04±4.67)分。不同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個人角色、文化程度、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態(tài)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陪護經歷、誤吸預防教育情況的主要照顧者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均呈正相關(P<0.05)。結論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態(tài)度尚可,但誤吸預防知識及行為水平較低。醫(yī)護人員需加強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學習,提高臨床照護能力,減少高齡患者誤吸的發(fā)生。
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行為
誤吸(aspiration)是指進食或非進食時,在吞咽過程中有一定數量的液體或固體食物 (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誤入到聲門以下的氣道[1],可造成患者窒息甚至死亡。臨床上將有嗆咳的誤吸稱為顯性誤吸,未出現明顯咳嗽的誤吸稱為隱性誤吸[2]。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高齡住院患者由于生理機能退化、吞咽功能減弱,食物誤吸發(fā)生率已達26.40%~41.67%[3-4]。目前國內除ICU等特殊科室外,其他科室的高齡患者主要依靠家屬或專職陪護的照料,這些照顧者負責患者的飲食起居[5]。而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認知水平會直接影響高齡住院患者的進食安全,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分析高齡患者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及護理行為的現狀,以便根據調查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進而降低住院高齡患者誤吸發(fā)生率。
1.1 調查對象 2016年1—5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杭州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老年科與康復科高齡患者的主要照顧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80歲以上患者,其照顧者包括患者家屬、專職陪護;(2)每日照顧持續(xù)時間≥8 h;(3)照顧患者2周及以上;(4)自愿參加本研究,并能正確理解問題。排除標準:(1)有語言表達及交流障礙的照顧者;(2)每日陪護持續(xù)時間<8 h;(3)照顧患者時間不足2周者;(4)年齡≤18歲的照顧者;(5)有醫(yī)學專業(yè)背景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研究者在查閱相關文獻[1-2,6]的基礎上,并經6名護理專家咨詢后修改而成。問卷內容包括2部分,(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主要照顧者年齡、性別、個人角色、文化程度、照顧患者時間、有無照顧經歷、預防誤吸知識來源、是否接受過預防誤吸培訓。(2)主要照顧者誤吸知信行問卷:①誤吸知識部分10個條目,包括誤吸概念、隱性誤吸、臨床表現、危險因素以及常見預防措施。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即完全不知道、聽說過、部分了解、比較清楚、非常清楚分別計為1分、2分、3分、4分、5分,總分50分。②誤吸態(tài)度部分11個條目,反映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積極程度和立場,按照完全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別賦值 5、4、3、2、1分??偡?5分,分值越高,表明預防誤吸態(tài)度越積極。③誤吸行為部分共11個條目,調查主要照顧者在高齡患者住院期間的具體護理行為情況,從不為1分,偶爾為2分,有時為3分,經常為4分,總是為5分,總分55分。經專家咨詢評定后得出問卷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3部分的內容效度指數(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分別為 0.833、0.894 和 0.818。 該問卷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3部分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 0.874、0.883、0.846,總 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8。知識、態(tài)度、行為實際得分轉換標準分,標準分=實際得分/此項可能最高得分×100,>80分為良好,60~80 分為中等,<60 分為較差[7]。
1.2.2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提前與所要調查科室護士長取得聯(lián)系,征得護士長同意后,并請1名高年資護士對科室照顧者解釋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做到知情同意。由研究者進行問卷匿名發(fā)放,作答完畢后當場收回。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剔除漏填、機械性答題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220份,有效回收率為91.7%。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雙人錄入數據核對無誤后,應用SPSS 19.0處理分析數據,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并對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220名主要照顧者中,男50 名(22.7%),女 170 名(77.3%);年齡 24~78(56.24±6.47)歲;文化程度:文盲 41 名(18.6%),小學 87 名(39.6%),初中 55 名(25.0%),高中 20 名(9.1%),大專及以上17名(7.7%);個人角色:專職陪護171名(77.7%),患者家屬 49 名(22.3%)。照顧患者時間:<1個月者 57 名(25.9%),1~<3 個月者 78 名(35.5%),3~6個月者 43名(19.5%),>6個月者 42 名(19.1%)。陪護經歷:有 180 名(81.8%),無 40 名(18.2%);接受過誤吸預防教育:是61名(27.7%),否159名(72.3%)。
2.2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情況
2.2.1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識得分情況 知識得分為(28.82±3.22)分,轉換標準分為(57.64±8.05)分,誤吸預防知識水平總體較差。誤吸預防的知識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知識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表1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知識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條目 得分進食前后抬高床頭可避免食物反流和誤吸 3.70±0.88老人經口進食時要避免說話聊天 3.57±0.88老人進食或飲水過程中出現嗆咳說明發(fā)生了誤吸 3.43±0.92老人用手按住頸部或胸前或并用手指嘴巴,一般是發(fā)生了嗆咳窒息 3.38±0.87經口進食的老人不提倡吃粘性食物如年糕、湯圓等 3.38±0.86血液、食物、水甚至唾液均可能會引起老人誤吸 3.05±1.06喂食前要先用餐具觸碰老人的嘴唇以刺激病人知覺促進舌頭運動2.14±0.86每次進食后漱口需保持口腔清潔 2.12±0.74老人誤吸后不一定會出現咳嗽、氣喘、胸悶、呼吸困難癥狀2.03±0.82茶堿類、鈣拮抗劑等藥物可使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引發(fā)老人誤吸2.01±0.86
2.2.2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得分情況 態(tài)度得分為(38.98±3.75)分,轉換標準分為(70.86±9.00)分,對誤吸預防態(tài)度處于中等水平。得分位居前3位的條目分別為:老人發(fā)生誤吸時應立即向醫(yī)護人員求救,得分(4.18±0.75)分;預防誤吸不僅是醫(yī)護人員份內的事,我也應該參與其中,得分(3.85±0.76)分;我希望掌握老人發(fā)生嗆咳、誤吸窒息時的一般處理方法,得分(3.78±1.51)分。詳見表2。
表2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態(tài)度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表2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態(tài)度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條目 得分老人發(fā)生誤吸時應立即向醫(yī)護人員求救 4.18±0.75預防誤吸不僅是醫(yī)護人員份內的事,我也應該參與其中 3.85±0.76我希望掌握老人發(fā)生嗆咳、誤吸窒息時的一般處理方法 3.78±1.51了解適合老人的食物種類很重要 3.77±0.90自身對老人誤吸預防的關注程度還需提高 3.70±0.90老人發(fā)生誤吸后,我也應該反思 3.70±0.85老人吃飯時速度不宜過快,應讓老人充分咀嚼后再進下一口食物3.69±0.85預防老人出現誤吸最主要是要合理飲食 3.68±0.95老人發(fā)生誤吸嚴重者會窒息死亡 3.54±1.06我希望得到更多誤吸預防知識的宣教 3.40±1.11插胃管鼻飼老人也可能發(fā)生誤吸 2.68±1.21
2.2.3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行為得分情況 誤吸護理行為得分為(36.04±4.67)分,轉換標準分為(65.53±10.61)分,主要照顧者預防誤吸護理行為總體水平不高。其中“我會記錄老人一次進食的量”條目得分最低,僅為(2.35±1.09)分。見表3。
表3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行為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表3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行為各條目得分情況(n=220,±S,分)
條目 得分當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吃飯時,我也會守候在旁邊 3.81±0.87臥床老人進餐時及餐后1 h內保持床頭搖高至少45° 3.72±1.03老人吃飯時,不急不躁,不催促老人 3.69±0.86給老人吃半流質食物,如粥、蛋羹、菜泥等 3.61±1.27老人咳嗽、咳痰頻繁時暫緩進食,等待老人充分排痰 3.61±0.93老人出現惡心、嘔吐時暫停進食 3.60±1.00我不會讓可下地行走的老人進食后立刻平躺休息 3.46±1.06不在臥床老人飯后立即進行翻身叩背 3.45±1.07老人睡前3 h不再允許吃東西 3.30±0.98不讓老人用吸管喝水 2.39±1.12我會記錄老人每餐進食量 2.35±1.09
2.3 不同特征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比較 不同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知識掌握情況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個人角色、文化程度、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陪護經歷、接受誤吸預防教育情況的主要照顧者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4。
表4 不同特征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比較(n=220,±S,分)
表4 不同特征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比較(n=220,±S,分)
項目 n 知識得分 態(tài)度得分 行為得分性別男50 28.06±3.42 39.62±3.94 36.28±4.39女170 29.05±3.14 40.08±3.97 37.26±4.74 t 1.916 0.725 1.305 P 0.057 0.469 0.193年齡(歲)24~34 10 28.20±4.13 41.00±4.45 35.90±3.63 35~44 23 29.65±2.44 41.00±2.75 36.57±5.07 45~54 98 29.01±3.34 39.88±3.71 37.13±5.34 55~69 75 28.68±3.03 39.93±4.65 37.01±3.67≥70 14 27.36±3.65 38.50±2.62 38.07±4.75 F 1.327 1.055 0.385 P 0.261 0.380 0.819個人角色專職陪護 171 28.99±3.21 39.65±4.03 37.26±4.30家屬 49 28.21±3.32 41.15±3.52 36.25±5.78 t 1.499 2.335 1.322 P 0.135 0.020 0.188文化程度文盲 41 29.12±3.09 38.91±3.95 37.66±3.98小學 87 28.68±3.36 39.66±3.73 36.63±4.88初中 55 28.53±3.14 40.10±4.55 36.82±4.87高中 20 29.85±3.13 41.82±3.32 37.55±4.07大專及以上 17 28.59±3.20 42.50±2.63 37.71±5.31 F 0.776 4.355 0.518 P 0.542 0.002 0.722照顧患者時間(月)<1 57 28.91±2.74 40.28±3.97 36.81±5.18 1~<3 78 28.69±3.51 39.58±4.34 36.72±4.35 3~6 43 28.37±3.33 39.44±3.75 38.37±3.95>6 42 29.40±3.16 40.86±3.30 36.57±5.09 F 0.793 1.336 1.489 P 0.499 0.264 0.219陪護經歷有180 29.07±3.21 39.74±4.01 37.33±4.37無40 27.70±3.05 41.05±3.57 35.70±5.70 t 2.465 1.905 2.015 P 0.014 0.037 0.045誤吸知識獲取途徑生活經驗 114 28.71±3.28 39.81±4.27 36.80±4.61書籍或電視 45 28.47±3.40 39.89±3.97 36.49±5.20護士健康宣教 61 29.29±2.96 40.36±3.35 40.36±3.35 F 1.000 0.400 1.472 P 0.370 0.671 0.232接受過誤吸預防教育是61 29.18±3.00 40.38±3.36 37.80±4.22否159 28.69±3.30 39.82±4.17 34.74±4.81 t 1.020 0.927 2.620 P 0.309 0.355 0.024
2.4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與態(tài)度呈一定正相關 (r=0.323,P=0.027),態(tài)度與護理行為呈密切正相關(r=0.462,P=0.018),知識和行為呈一定正相關(r=0.258,P=0.034)。見表5。
表5 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得分的相關性分析(n=220,r)
3.1 住院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現狀分析
3.1.1 住院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掌握情況較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知識得分為(28.82±3.22)分,轉換標準分為(57.64±8.05)分,誤吸預防知識水平總體較差。其中得分較高的條目為 “進食前后抬高床頭可避免食物反流和誤吸”、“老人經口進食時要避免說話聊天”、“老人進食或飲水過程中出現嗆咳說明發(fā)生了誤吸”,表明主要照顧者對顯性誤吸的臨床表現、床頭搖高的作用較為了解,較好掌握了高齡患者進食時應采取的正確體位。輕度誤吸會誘發(fā)吸入性肺炎,重度誤吸可能造成窒息,并且當誤吸物質的pH<2.5的液體量超過0.4 mL/kg時會立即引起肺泡容量銳減,導致肺間質水腫、肺泡內出血、肺不張、氣道阻力增加,發(fā)生缺氧[8]。鑒于此,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需針對性的向照顧者告知照顧高齡患者進食時應采取的體位。由于58.1%的照顧者只具有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照顧者對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不甚了解,如茶堿類、鈣拮抗劑等藥物會導致食管括約肌松弛,造成患者誤吸[9]。本研究中“隱性誤吸概念”條目得分較低,僅為(2.03±0.82)分,原因是隱性誤吸患者在食物或液體進入聲帶水平以下的氣道時可不出現咳嗽等外部體征,往往易被照顧者忽略。目前隱性誤吸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影像學及纖維內鏡手段,尚無簡便的床旁評估方法,對非專業(yè)醫(yī)護人員來說,很難發(fā)現隱性誤吸的發(fā)生[10]。
3.1.2 住院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態(tài)度總體積極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得分為(38.98±3.75)分,轉換標準分為(70.86±9.00)分,對誤吸預防態(tài)度處于中等水平。其中“老人發(fā)生誤吸時應立即向醫(yī)護人員求救”,這一條目得分最高為(4.18±0.75)分,說明主要照顧者已意識到高齡患者發(fā)生誤吸時要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報告,依靠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才能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條目得分較低是 “老人發(fā)生誤吸嚴重者會窒息死亡”,表明照顧者對誤吸的嚴重危害仍認識不足,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這與其他學者[11-12]的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與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的吞咽功能過分樂觀,鄺美云等[13]研究表明,吞咽功能障礙是導致誤吸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發(fā)生誤吸后,高齡患者由于咳嗽反射減弱,排除氣管異物的能力下降,易導致肺部感染?!安逦腹鼙秋暲先艘部赡馨l(fā)生誤吸”條目得分最低,(2.68±1.21)分,主要照顧者主觀認為,患者通過胃管進食,食物直接進入胃腸部,不存在誤吸的風險。但對高齡患者而言,留置胃管限制了食管括約肌的功能,再加上自身胃腸蠕動速度減弱,容易發(fā)生胃內容物反流,胃內細菌隨反流物進入呼吸道同樣會造成誤吸[14]?!拔蚁M玫礁嗾`吸預防知識的宣教”條目得分偏低,可能是主要照顧者對傳統(tǒng)“填鴨式”的知識宣教興趣缺乏,可借鑒陳俊春等[15]采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主要照顧者進行一定的培訓,在具體的臨床情境中進行誤吸知識的講解,可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
3.1.3 住院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護理行為仍存不足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護理行為得分為(36.04±4.67)分,轉換標準分為(65.53±10.61)分,主要照顧者預防誤吸護理行為總體水平不高。其中“當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吃飯時,我也會守候在旁邊”條目得分最高,為(3.81±0.87)分,表明主要照顧者照料高齡患者時謹慎小心,避免進食過程中發(fā)生意外。高齡患者由于口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唾液分泌減少,進食時造成食物殘渣粘在口腔黏膜上,增加誤吸概率[16]?!拔視涗浝先嗣坎瓦M食量”條目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高齡患者平時習慣少量多餐,記錄其每次進食量會增加照顧者日常工作量?!安蛔尷先擞梦芎人睏l目得分較低,主要照顧者普遍認為,臥床患者用吸管飲水方便省力,但忽略了高齡患者的口腔肌肉協(xié)調性較差,而用吸管飲水需要較復雜的肌肉協(xié)調[17]。
3.2 不同特征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知識掌握情況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王兆琴[18]的報道一致。原因可能是有陪護經歷的照顧者對高齡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要求較為熟悉,而無陪護經歷者多為患者家屬,本身缺乏護理經驗,不了解適合高齡患者的食物種類及形態(tài)。當給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喂飯時缺乏足夠耐心,催促患者進食,口腔食物堆積易進入聲門以下的氣道造成誤吸。不同個人角色、文化程度、陪護經歷的主要照顧者對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親情關系的存在使得家屬在照料患者時更體貼細致,在對待患者誤吸預防時更加重視謹慎。專職陪護與患者之間存在雇傭利益關系,可能存在責任心不強,服務質量不到位的問題。此外,專職陪護照顧高齡患者時,患者易產生抵觸情緒,認為家人不愿照顧自己,不愿意配合專職陪護[18],專職陪護認為患者難伺候,對待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也會轉為消極。不同陪護經歷、誤吸預防教育情況的主要照顧者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陪護經歷、接受過誤吸預防教育者理論知識更扎實,護理行為更加規(guī)范科學。
3.3 主要照顧者對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知識是基礎,態(tài)度是動力,行為是目標。三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但不存在必然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與態(tài)度呈一定正相關(r=0.323,P=0.027),主要照顧者知識水平較高,誤吸預防的態(tài)度較積極,提示今后加大主要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的宣教力度,有助于提高照顧者正視高齡患者誤吸預防的重要性。誤吸預防態(tài)度與行為呈密切正相關 (r=0.462,P=0.018),高齡患者主要照顧者預防誤吸的態(tài)度較積極,預防誤吸護理行為較好,態(tài)度決定行為改變,提示應充分調動照顧者誤吸預防知識學習積極性,端正誤吸預防態(tài)度,讓照顧者真正從內心認識到預防誤吸對于高齡患者是必不可少的,進而改進相應護理行為。知識和行為呈一定正相關性(r=0.258,P=0.034),說明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對正確的預防誤吸行為產生的積極效應有限,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作指導,照顧者不可能提高自身護理行為水平。
3.4 對護理工作的建議 住院高齡患者由于吞咽障礙和咳嗽功能減退,誤吸發(fā)生率較高,可能會導致肺部感染、延遲疾病預后甚至死亡。主要照顧者對誤吸的分型、臨床表現、危險因素等知識熟悉程度不夠。因此,建議專職陪護所屬的家政公司可邀請專業(yè)醫(yī)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改進授課方式,可通過活潑生動的動畫視頻展示專業(yè)的誤吸原因及臨床表現,幫助專職陪護理解晦澀的醫(yī)學知識。完成系統(tǒng)授課后并進行考核,考核通過者方可上崗。在臨床科室中,護理人員可制作誤吸預防宣傳畫張貼在病房走廊,深入淺出地介紹誤吸相關知識,有利于取得照顧者的理解與支持。各護理小組組長可每周定期進行床邊教學,取得患者的同意后,現場講解演示正確的護理行為,對主要照顧者進行現場指導解惑,從而降低高齡住院患者的誤吸風險,有益于基礎疾病的轉歸。
[1]Lanspa M J,Jones B E,Brown S M,et al.Mortality and Disease Severity of Patients with Aspiration Pneumonia[J].J Hosp Med,2013,8(2):83-90.DOI:10.1002/jhm.1996.
[2]Kempen P M.A Tale of Silent Aspiration:Are Guidelines Good for Every Patient?[J].Anesth Analg,2015,121(3):829-831.DOI:10.1213/ANE.0000000000000852.
[3]林可可,趙 靜.住院老年患者安全行為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1,26(8):11-13.DOI:10.3870/hlxzz.2011.08.011.
[4]黃磊花,顧安娜.糊狀食物在預防無自理能力老年人食物誤吸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5):4336-4338.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35.007.
[5]王 靜,李秀云.醫(yī)院陪護模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1,26(1):88-90.DOI:10.3870/hlxzz.2011.01.088.
[6]張錦玉,曾思妮.對老年患者照護者飲食護理知識教育培訓的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7):72-73.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17.022.
[7]張若柏,吳 茜,廖 亮.長沙市腫瘤??漆t(yī)院護士臨終關懷知信行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3):27-3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3.027.
[8]鐘慈芳,劉志琴,區(qū)燕云,等.廣東省6家醫(yī)院呼吸科護士誤吸知識水平現狀的調查[J].護理學報,2015,22(13):32-3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3.032.
[9]張 瑩,王秋華,鄭 宇,等.急性腦卒中患者對誤吸的認知狀況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3):174-176.
[10]喬 莉,張勁松.沉默性誤吸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6):469-472.DOI:10.3724/SP.J.1264.2012.00121.
[11]劉玉春,趙玉香,庫紅安,等.照顧者對誤吸認知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79-480.
[12]侯 煜,楊 艷,周潔琛.部隊老干部病房照顧者對誤吸認知情況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8):4528.
[13]鄺美云,彭偉英,李美瓊,等.吞咽障礙篩查對降低急性腦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9):25-27.DOI:10.3870/hlxzz.2011.09.025.
[14]Charles M P,Kali A,Easow J M,et al.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ustralas Med J,2014,7(8):334-344.DOI:10.4066/AMJ.2014.2105.
[15]陳俊春,周雁瓊,孫麗凱.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老年科護士誤吸知識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11):4031-4033.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32.021.
[16]王紅娟.不同食物類型在老年患者誤吸中的預防與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5,14(4):72-74.DOI:10.3969/j.issn.1671-8933.2015.04.031.
[17]陳俊春,孫麗凱.標準吞咽功能評估量表在高齡病人飲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4A):1220-1222.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10.021.
[18]王兆琴.照顧者與老年人誤吸發(fā)生的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1):1278-1279.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8.11.016.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Aspiration Prevention among Primary Caregivers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LIU Hua-long1,ZHANG Pei-lu1,GE Xue-di2
(1.School of Nursing,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China;2.No.117 Hospital of PLA,Hangzhou 310013,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of aspiration prevention among primary caregivers of elderly patients,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thre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argeted nursing.MethodsTotally 220 caregivers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neurology, respiratory department, geriatrics and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3 ClassⅢGradeⅠhospitals in Hangzhou, and investigated with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average scores of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aspiration prevention were 28.82±3.22,38.98±3.75 and 36.04±4.67 respectively. Knowledge score of aspiration prevention from primary caregivers with different care experiences indica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score of attitud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aregiver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roles,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care experiences (P<0.05);the score of practi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aregivers with care experiences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P<0.05).The scores of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about aspiration prevention among primary caregivers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P<0.05).ConclusionCaregivers of elderly patients ho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aspiration prevention,but their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It is advisable to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car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elderly patients;primary caregivers;aspiration preven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R473.59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1.014
2016-05-20
劉華龍(1992-),男,河南信陽人,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護士。
葛學娣(1965-),女,浙江杭州人,碩士,主任護師,E-mail:gxd111117@sina.com。
方玉桂 謝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