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摘要: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睆闹校覀儾浑y看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是什么?興趣就是是一種喜好。它以人的認識和探索事物的需要為基礎(chǔ),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中,只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關(guān)鍵詞:學習興趣 ;課堂;語文教學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課堂上,讓孩子們更有效的學習,前提是讓孩子們愛上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钡?,怎樣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呢?
一、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開篇導入,引人入勝)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的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笨梢?,導課乃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開篇引導,講求的是第一錘就敲在孩子們的心上,像磁鐵一樣把孩子們吸引住,為整堂課的進行打好基礎(chǔ)。
記得在實習期間,我上過一篇《地球爺爺?shù)氖帧?,課堂一開始,我就問孩子們玩紙飛機的時候最希望飛機怎么樣?然后進行一場紙飛機比賽,比一比,誰的飛機飛得遠?當時場面非常熱鬧。游戲結(jié)束后,我便順勢引導,“無論紙飛機飛得有多高多遠,它都會掉下來,因為地球上有一只手,讓我們走進《地球爺爺?shù)氖帧贰!边@時候,孩子們的眼睛都張得很大,游戲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去打開課文,去書中尋找答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開始的“誘導”,孩子們才會這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且享受著這一份“知識大餐”。
二、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課堂組織,形式多樣)
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牢牢地抓住他們的心。教師應充分尊重孩子們的獨特體驗,要給予孩子們施展個性的平臺,充分激發(fā)孩子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1、表演式。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睂φn文的感情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讓孩子們來演一演,將抽象的文字變換成課文所描繪的畫面,使孩子們身臨其境,愉快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文本內(nèi)容。如教學《小英雄雨來》一課時,我讓孩子們表演雨來被敵人抓到后,雨來和敵人的語言、表情、動作、心理等的一系列變化。一方面,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得到了滿足;另一方面,孩子們?yōu)榱搜莺米约旱慕巧?,對課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2、辯論式。對于中高段的孩子而言,他們已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對于某一個事物的認識,他們也有自己的觀點。比如,在上《落花生》這課時,在“到底喜歡做花生還是蘋果、石榴”這個問題上,同學們都有各自的想法,所以,我讓孩子們自愿分成兩組來進行辯論。課堂上,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情緒高漲,一個個都不甘示弱。在辯論中,孩子們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寬,更重要的是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判斷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3、競賽式。孩子的競賽意識非常強烈,每次采用競賽的形式,他們的情緒就會高漲,課堂氣氛極為活躍。這個學期,第三單元都是一些說明文,學習說明方法,許多孩子感覺索然無味。于是,我利用小組競賽,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每一個小組先指名回答,答對一題得10分,然后再進行搶答,內(nèi)容也由課內(nèi)轉(zhuǎn)向了課外,做完一題他們還喊著“再來,再來!”
張化萬老師曾說:“忘記時間在學習的學習,常常是最有效的學習。”只有營造了這樣一種快樂的教學氛圍,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激情,才能讓孩子們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
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情感)
語文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學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教學時,我們應該以課堂為起點,讓教學貼近生活,鼓勵孩子們用生活的標準去判斷,用生活的底蘊去詮釋,用生活的經(jīng)驗去解讀,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實現(xiàn)與文本的對話。有些文章,特別是詩歌,孩子們會覺得這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把課文描繪的情景和現(xiàn)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
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在教學古詩《春曉》時,一會讓孩子做詩人,一會讓孩子放學回家背給奶奶聽。李老師通過設(shè)計表演,將語文和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引導孩子們?nèi)肭槿刖常瑫r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會語言文字,在表演中自然成誦。
四、喜看稻菽千重浪,傾聽幼竹拔節(jié)聲(有效評價,演繹精彩)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指出:“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記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p>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老師問學生“貴”字的記法,一學生回答:“蟲字去點,然后再加上貝”,老師馬上否定他,說這學生啰嗦,并教給學生們一口訣:“要記貴,中一貴”。剛才那個興致勃勃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消失了,試問,在以后的課堂中,他還敢舉手發(fā)言嗎?我們要保護孩子的言語熱情,注重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變“糾錯”為“覓優(yōu)”,促進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是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必須努力為其打造一個“靈動”的課堂,一個“溫暖”的課堂,一個“享受”的課堂。它應該擁有“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魅力;擁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趣味;擁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共鳴;擁有“喜看稻菽千重浪,傾聽幼竹拔節(jié)聲”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