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長春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130032)
?
全媒體融合視域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模式研究
李 菲
(長春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130032)
本文在闡述圖書館開展廉政文化服務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現(xiàn)狀。依托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發(fā)展方向,構建了全媒體融合視域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模式。通過對用戶層、媒體層、服務層、資源層四位一體的分析,系統(tǒng)論述了我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模式,并對各類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提出具體建議。
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全媒體
圖書館界著名學者、教育家吳慰慈先生在其著述中將圖書館的基本社會職能概括為四個方面,分別是社會文獻流整序、傳遞文獻信息、進行社會教育、保存人類文化遺產(chǎn)。[1]圖書館的這四個基本職能,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無疑都將得到繼續(xù)發(fā)揮和強化。[2]同時,正如印度著名學者阮岡納贊所預測那樣,“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隨著社會外界信息資源、技術、需求環(huán)境的變遷,圖書館必然是個生長著的有機體。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廉政文化建設[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4]。圖書館作為社會信息共享的樞紐、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完全有必要開展相應的廉政文化服務,對相應文獻信息流進行有效整序、傳遞及保存,在全民廉政文化共享的基礎上實現(xiàn)廉政教育功能的延伸。
(一)我國圖書館開展廉政文化服務現(xiàn)狀
1.公共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
2013年8月28日,中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監(jiān)察部駐文化部監(jiān)察局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全國文化系統(tǒng)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5],并宣讀了包括湖北省圖書館、重慶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溫州市圖書館等在內(nèi)的首批60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授牌名單。各類型的廉政文化圖書館紛紛涌現(xiàn),并展開了一系列活動,例如:南京圖書館依托館藏開展廉政圖書展;浙江圖書館舉辦“全國廉政文化大型繪畫書法巡展”;湖南圖書館舉辦廉政文化文獻展;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依托海鹽張元濟圖書館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回顧展;孝感市文體局大力打造廉政文化圖書館;中國地質(zhì)圖書館籌建中國地調(diào)局廉政文化圖書館;武漢圖書館成立了全國首個“反腐倡廉建設文獻信息中心”,等等。
2.院校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
自2009年安徽科技學院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示范點”建設以來,圖書館就及時為廣大讀者開辟了專用廉政書架,在廣大師生中開展廉政讀物讀書報告會,使其分享讀書心得[6]。廣州大學圖書館和廣州大學廣州市廉政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共同組建了“廣州廉政信息庫”(廣州廉政信息研究中心),開展廉政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檢索和利用工作,為廣州大學廉政研究提供高效優(yōu)質(zhì)的信息服務。[7]揚州大學圖書館吳海華在《建設云計算環(huán)境下“廉潔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系統(tǒng)》(2012)文章中介紹,揚州大學圖書館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廉潔教育資源共享平臺”雛形于2012年11月14日掛上揚州大學圖書館主頁,讀者通過移動設備即可訪問該平臺,獲取廉潔教育信息資源。[8]
(二)我國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現(xiàn)狀分析
1.成績分析:思想認識統(tǒng)一,服務形式多樣,取得較高的社會認可
我國圖書館開展廉政文化服務的起步時間雖然較短,但整體服務狀況良好,真正實現(xiàn)了全國范圍內(nèi)圖書館服務的高度統(tǒng)一模式。各類型圖書館都結合所服務人群范圍,開展廉政文化傳播與服務,取得了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形式豐富多彩、靈活多樣,能夠充分利用圖書館場地,通過建設廉政文獻閱讀區(qū)、各類廉政文化展、請專家做講座報告、播放廉政宣傳電影等各類活動,有效地營造圖書館廉政文化的傳播環(huán)境。部分圖書館還能夠走進政府機關、走進社區(qū)、走進群眾身邊,主動推送廉政文化信息,讓廉政新風吹入百姓心中。在實踐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圖書館在廉政文化服務的基礎平臺研究上也取得一定成果,進行了廉政文化資源、新媒體傳輸技術、創(chuàng)新廉政服務模式的三位一體系統(tǒng)建設,出現(xiàn)了廣州廉政信息研究中心所建設的“廣州廉政信息庫”[7]、湖州市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打造的“一個數(shù)字資源網(wǎng)頁”[4]、揚州大學圖書館建設云計算環(huán)境下“廉潔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系統(tǒng)[8]等一系列廉政文化服務基礎平臺建設成果。
2.方向分析:豐富理論研究,共享優(yōu)質(zhì)服務,開展全媒體服務
圖書館在廉政文化服務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其一,雖然整體服務行動迅速,但理論研究欠缺。單一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實踐的價值程度取決于圖書館服務能力的強弱,并沒有通過系統(tǒng)理論的指導實現(xiàn)整體服務狀態(tài)的優(yōu)化。因此,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新階段的深化方向除了具體實踐開展外,應加強理論層次的研究,從而豐富并深化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系統(tǒng)性。其二,圖書館在廉政文化服務開展過程中,仍處于單一化實踐操作階段,服務共享欠缺。單一圖書館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得出經(jīng)驗、建設的基礎平臺,具有極強的推廣輻射能力,若通過共享,則能帶動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避免重復建設所帶來的資源消耗。其三,在服務開展過程中,服務以對圖書館建筑實體的依賴為主,新媒體參與度較低。隨著我國全媒體融合的不斷深入,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力、輻射力、滲透力已毋庸置疑。圖書館應利充分利用全媒體融合優(yōu)勢,開展廉政文化服務。
全媒體,是指在具備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xiàn)手段基礎之上,進行不同媒體形態(tài)(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wǎng)絡媒體、手機媒體)之間的融合,產(chǎn)生質(zhì)變后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tài)。[9]全媒體更多地基于信息傳播角度,強調(diào)所傳遞信息內(nèi)容的多種媒體形態(tài)。也有部分學者將三網(wǎng)融合與全媒體概念重疊,認為全媒體認知中的紙媒、廣播媒體早已被網(wǎng)絡媒體覆蓋。因此,“五”媒早已轉化為“三”媒,而三網(wǎng)融合的實質(zhì)正是“三”媒的融合。[10]國家三網(wǎng)融合的實質(zhì)推進,勢必加速全媒體融合的進程。
(一)全媒體融合的各媒體特征
每種媒體都有其存在價值,都有其忠誠的接收群體。相比較而言,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新媒體雖然存在眾多的優(yōu)勢,但也不能忽視其他媒體的特質(zhì),尤其對于傳統(tǒng)圖書館而言,正是基于傳統(tǒng)媒體(書、報、刊)開展服務。因此,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應該結合圖書館具體情況,綜合利用各媒體優(yōu)勢,開展全媒體信息服務。五種媒體特征分析內(nèi)容如表1所示。
表1 五種媒體特征分析表
(二)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全媒體模式構建
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全流程應該包括四個主體要素,分別是廉政文化服務信息資源、廉政文化信息服務方式、廉政文化信息服務渠道、廉政文化信息服務對象。因此,在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模型構建過程中,將模型圖劃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用戶層、媒介層、服務層及資源層。四個層級間關系也體現(xiàn)了服務具體開展的流程,即信息用戶是服務的最高追求及最終歸宿;媒介在服務過程中起到連接信息用戶和圖書館的通道作用;服務層是信息用戶接受的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主要方式;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對信息服務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與支撐作用。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一點是,本研究是基于全媒體融合視域,因此在渠道選擇過程中,以各類媒體作為主要服務傳播渠道,其他傳播渠道未進行涉獵。同時,受傳統(tǒng)媒體、視覺媒體、聲音媒體服務成本較高的影響,鑒于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過程中使用頻次相對較低的具體現(xiàn)狀,服務模式設計過程中將三者統(tǒng)稱為傳統(tǒng)三大媒體。因此,在所構建的模型效果呈現(xiàn)上,媒體層僅出現(xiàn)三個板塊,但其實質(zhì)涵蓋了五種媒體類型。具體如圖1所示。
(三)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全媒模式縱向解析
1.傳統(tǒng)三大媒體服務模式
傳統(tǒng)三大媒體自身服務主動性、交互性較弱,其信息用戶在信息接收過程中往往要受接收環(huán)境及硬件設施制約。例如,對圖書、報刊的利用需要有一定的閱讀空間,對電視、電影媒體的利用同樣受場地制約,信息用戶需要付出相對較高的時間成本。因此,利用傳統(tǒng)三大媒體開展廉政文化服務,應主要針對時間比較寬裕的中老年讀者和周末休息人群。圖書館可以借助電視、廣播、報紙的廣告模式,對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硬件環(huán)境進行宣傳,讓社會各界了解到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開展情況。
2.網(wǎng)絡媒體服務模式
網(wǎng)絡媒體是所有媒體中信息傳播能力最強大的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對其它各類媒體的融合能力極強,內(nèi)容涵蓋各媒體資源,傳播信息量大,是移動媒體服務的基礎。圖書館可以利用網(wǎng)絡媒體所提供的各類功能進行廉政文化服務。在服務內(nèi)容的建設上,可以依托圖書館實體,將廉政繪畫書法展、廉政讀書報告會、廉政互動交流會、廉政電影、廉政文化宣展等活動內(nèi)容進行錄像,并通過開發(fā)網(wǎng)頁、網(wǎng)站,建設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信息平臺,利用email、QQ、微博等交流工具,對服務信息及內(nèi)容進行宣傳,實現(xiàn)圖書館廉政文化服務的推送。
3.移動媒體服務模式
隨著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崛起,移動媒體目前基本成為與受眾捆綁能力最強的媒體。移動媒體主流接收群體為上班族和年青人,由于受到碎片化閱讀習慣及移動設備屏幕尺寸的限制,移動媒體在數(shù)據(jù)量龐大的信息傳播上不具有優(yōu)勢。因此,圖書館在廉政文化服務過程中,可以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客戶端軟件(例如APP)等方式,進行廉政書刊目錄推送、廉政信息導讀、廉政文化(進社區(qū)、政府、高校等)活動等信息推送。有能力的圖書館還可以依托移動網(wǎng)絡媒體,針對特殊信息用戶群體的廉政文化需求,開展個性化定制推送服務。
不同類型的圖書館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職能。因此圖書館在廉政文化服務過程中,在以共享理念為指導的基礎上,應結合自身特殊服務任務和服務對象群進行有針對性的特色化服務研究。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要系統(tǒng)地進行廉政文化信息資源建設,成為地區(qū)性的信息資源中心;同時,結合所在區(qū)域廉政文化需求特點,有方向性地開展相關廉政文化服務;在服務對象的選擇上,應以政府等行政機構人員為主,向社會大眾輻射傳播為輔。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應聚焦于學生和教科研群體。因此,在信息資源建設上應傾向于基礎型資源建設,以典型案例分析為主;服務內(nèi)容應該是淺顯的、氛圍輕松的,例如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辯論賽等。有能力的高校圖書館也可以進行廉政文化數(shù)據(jù)庫建設、廉政文化智庫建設,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深入服務。其他類型的圖書館同樣需要定位自身功能,在廉政信息資源建設、服務開展及服務對象定位上進行特色建設。
[1]吳慰慈,邵巍.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
[2]蔣永福,王麗云.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職能的變化趨勢[J].情報資料工作,1999(3):19-21+4.
[3]吉麗君.淺談圖書館的廉政文化建設[J].傳承,2013(9):90-91.
[4]潘希榮.公共圖書館廉政教育基地建設的探索與思考——以湖州市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5(4):18-19.
[5]溫州市圖書館.我館入選全國文化系統(tǒng)首批60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EB/OL].(2013-09-02)[2016-01-13].http://www.wzlib.cn/zxdt/201309/t20130902_155710.htm.
[6]王友蓮,衛(wèi)勝.高校圖書館服務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探討[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4):112-114.
[7]鄭小茹.高校圖書館學科專題信息庫建設實踐研究——以“廣州廉政信息庫”為例[J].教育導刊,2011(2):63-66.
[8]吳海華.建設云計算環(huán)境下“廉潔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系統(tǒng)[J].科技視界,2012(32):117-118.
[9]李曉巖.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途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5):69-71.
[10]李菲.三網(wǎng)融合視域下數(shù)字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5.
2016-05-21
李菲(1982- ),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從事數(shù)字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研究。
G123
A
2095-7602(2016)09-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