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要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心中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放在首要地位,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其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學生 關注
根據(jù)新課標精神,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一些教學手段和措施,來實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中間有成功,也有不足之處。
為了讓自己在體育教學中去關注更多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在身體條件、體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較差的學生,同時又突出體育骨干的主體示范作用,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會請體育特長突出的學生,他們中間有的是校隊的,有的是班里的體育骨干,做“小老師”,隨時請他們做示范、幫助指導其他同學進行練習。
在一次籃球的運球游戲比賽中,這些“小老師”充分發(fā)揮了他們體育骨干的主體示范作用,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熱心。比賽前,他們比劃著運球動作,講著怎么轉(zhuǎn)身快和不失誤,安排同學的先后秩序;比賽中,負責指揮和組織同學之間相互加油;比賽后,取得勝利,相互擊掌慶祝。失敗也不氣餒和相互埋怨,而是互相鼓勵,找出不足之處,力爭取得下一次的勝利。整個教學氣氛、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氣氛十分的熱烈。
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學效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這種良好的狀況并沒有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這些體育骨干在需要做示范動作的時候,沒有表現(xiàn)出以往的積極性,有時候是在我的點名下,甚至是強烈的要求下,不情愿的出列做示范動作;在游戲比賽中,也只是關注自己的表現(xiàn)如何,沒有積極主動地去組織和指揮同學進行游戲,有時還會去埋怨同學;在幫助其他同學練習的過程中,也沒有了以往的熱情和耐心,有的時候?qū)ν瑢W的幫助請求置之不理。我主動地找到這些學生,跟他們做了一次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一位學生說“老師,我們真的很感謝你,愿意做你的助手,愿意去幫助同學。在同學面前我們展示自己的特長,我們很高興,在同學的心目中的我們的地位都提高了,可是老師你對我們卻沒有太多的要求,沒有額外的再加深一點難度,沒有向以前一樣關注我們。我們現(xiàn)在的感覺是,老師對我們少了點什么”。這些話,深深地觸動了我還沾沾自喜的神經(jīng),自認為對新課標理解透徹,學習較多的我,其實在理解新課標上還是停留在了表面,在平時的教學中把新課標絕對化了。沒有真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
在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又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的問題理解上。片面地把關注個體差異定格為關注相對來說體育學習的“弱者”和體育“運動細胞”的缺乏者,在教學中,甚至從備課開始都考慮的是這個問題,一切圍繞著他們轉(zhuǎn)。從而忽略了相對來說體育學習的“強者”,具有體育“運動細胞”較多的學生。
學生的話讓我一下清醒了。在對新課標的關注個體差異的問題上,不能夠片面的去理解。在關注體育學習的“弱者”的同時,也要去關心體育學習的“強者”。特長突出的學生是教師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的“頂梁柱”、是基石、是體育教師的左膀右臂,課堂上若沒有這部分學生的鼎力相助,體育教師的負荷會特別大。在這一方面我是深有體會。我總是認為這部分群體的學生,自覺性比較強,又有一定的運動基礎能力,因此就認為可以放手不管了,“冷落”了他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體育學習“弱者”身上??墒乾F(xiàn)在細細想來,確實對他們關心不夠,這部分學生其實也需要關注、也需要幫助、也需要指導。我在課堂中的實際行為,在無形中“傷害”了他們。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是我在實際教學中的一處“敗筆”。從一個教學的誤區(qū)走到了另一個教學誤區(qū)。從只關注先天素質(zhì)好和經(jīng)后天努力的尖子學生身上到只關注對體育不很敏感或反感的弱勢群體身上。而沒有真正地做到去關注每一位學生。
通過跟學生們的交流,已經(jīng)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新課標中“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一個學生受益”的教學理念。
首先,幫助全體學生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擬訂符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課堂上、活動中為每個學生提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逐步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挖掘?qū)W生更多的學習潛能,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其次,加強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從教學內(nèi)容的制定、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實施,都充分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優(yōu)勢互補;強調(diào)學生個體的進步與成功體驗。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在合作中交流,展示自我,感受運動的魅力。促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fā)展與進步。使體育“強者”玩的痛快,體育“弱者”玩出興趣,讓他們個個走進體育,人人有所收獲。
再次,培養(yǎng)個體參與的自覺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內(nèi)容、設計運動負荷和強度、設計運動場地,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傳授他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只有讓他們在教學中自覺參與,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增強體質(zhì),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最后,要加強師生間的溝通。體育教師應盡量和每一位學生多溝通,形成較隨和寬松的氣氛,使得師生之間的感情融洽,成為朋友關系。在交往談話中誘導學生說心理話,讓學生能直截了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的心理活動,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
關注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責任;學會分析學生,“讀懂”學生,則是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中真正關注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