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莉
(克拉瑪依廣播電視大學,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
手機移動學習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
白俊莉
(克拉瑪依廣播電視大學,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以克拉瑪依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育為例,分析了手機移動學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遠程教學中的作用,發(fā)掘其教學優(yōu)勢,并在“概論”的教學目標、策略、活動設計及考評體系等方面針對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做出設計,提出要在“概論”遠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實施案例、提問式等多種教學方式,以實現最佳遠程教學效果。
手機移動學習;教學設計;遠程教學;“概論”課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功能的完善普及和3G/4G 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正逐漸成為電大遠程教育領域探討的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該新型的學習形式依托手機、掌上電腦和 PDA等移動設備和無線網絡在學習者雙方或多方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開展教育活動、傳遞教育信息,這種學習形式實現的是一種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交互性的學習交流,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還為社會倡導的終身學習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著名開放教育專家、愛爾蘭都柏林國際遠程教育公司總經理德斯蒙德·基更教授曾指出, “不是技術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特性造就了遠程教育和開放大學的成功, 而是公眾普遍擁有的技術造就了這種成功?!?手機媒體作為一種新媒體,有其技術特性與傳播特性,它被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internet 的“第五媒體”。[1]可以說電大學生選擇手機移動學習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方便性。
本文中所探討的手機移動學習是電大遠程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即學習者以手機作為學習媒介,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課外學習或輔助課程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本文主要針對手機移動學習與電大遠程教育之間的相關特性,力圖設計手機移動學習的輔助教學系統,為電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便捷性。很顯然,這種學習形式能夠支持正式、非正式學習,基于資源、問題的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2]
(一)有利于促進“概論”課程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轉變
隨著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大眾化,將手機移動學習應用到遠程教學中的案例也較為流行,電大手機移動學習教學模式是將手機作為遠程教學的輔助手段或搭建的一種交互性學習平臺,例如“概論”課程發(fā)布案例材料,在這種及時、便捷的教學應用平臺中,使本來較為枯燥的“概論”課程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在課堂外的一種對話交流,變得較為靈活、生動起來,其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梢哉f,手機移動學習在遠程教學中的實踐和推廣,促進了“概論”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轉變,對電大教育教學的研究,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使“概論”課程的學習活動更具情境性
獲取大量豐富而又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應用這些知識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案耪摗闭n程本身就富有大量的史實、熱點時政信息等,如果使“概論”課程的學習活動具有豐富的情境, 則學生對時政知識的理解與建構將會更易于接受、內化, 豐富的情境有利于增強學習的意義。而手機移動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產生學生與情境間的互動。這種新的互動方式可將部分歷史故事、電影、時政情節(jié)等情境以一種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或模擬在學生中。學生或師生之間直接通過手機功能,在這種實際自然的情境中, 進行互動的手機移動學習,進而創(chuàng)造出有更有意義的教學資源。[3]
(三)使“概論”課程的學習素材更具豐富性
學習者通過手機移動學習選擇需要的學習內容,可以自主確定詳細的學習步驟和程序。因此,豐富的學習內容是實現“概論”課程移動學習的充分條件。“概論”課程涉及的學習內容除了教材上必修的內容之外,教師還可推薦歷史故事、電影,當前國內、國外新聞時政熱點,抑或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領域相關制度案例等,這些豐富的素材都可通過手機移動學習傳輸給學習者,學習者可有選擇地選取學習材料。
(一)“概論”課程總體概況
1.課程總體概況
電大“概論”課程是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培養(yǎng)電大學生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而開設的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課程以北京大學陳占安教授主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文字主教材。“導論”加11章的結構,課內36學時,2學分。開設一學期。
2.課程教學模式與策略
按照中央電大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四學”教學模式的要求,即自學、導學、助學和促學四個環(huán)節(jié)在遠程教學中的運用,“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導學為輔” 的教學理念,開展“ 助學” 和“ 促學” 教學服務。因此,“概論”課程也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課程文字教材和網絡課程有效選擇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的一門課程。輔導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指導、督促、幫助學生實現教學目標。
(二) 手機移動學習在“概論”課程遠程教學模式中的設計
1.手機移動學習在“概論”課程遠程教學中的場景設計
因為手機移動學習具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特征,手機移動學習的場景設計一般情況下根據學習者自身的角度和需求出發(fā),即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根據自主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具體情境,在任何有移動無線網絡的地方進行手機移動學習。[4]也可以將相關學習資源下載到手機上隨時隨地進行離線學習,學習者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
2.手機移動學習在“概論”課程遠程教學中的活動設計
(1)教學(學習)目標
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應用到“概論”課程教學中,主要是輔助在校生和在職工作者在業(yè)余時間自主學習,同時應著重培養(yǎng)學習者政治理論的邏輯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以往的主導者,而是幫助學習者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5]對于學習者來說,學習策略是學習者自身以最大的努力、有效地進行“概論”課程學習的技術和方法。根據移動學習者的特點,學習的目標應該是有針對性、有計劃的,知識是相對適合于在手機屏幕上呈現的。
(2)教學(學習)策略
手機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應保證學習者不受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使學習者的學習具有效率[6]。在充分發(fā)揮智能手機優(yōu)勢的基礎上,采取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相統一的策略,使用圖片、故事、電影、案例等不同的呈現形式,提供多種提問和反饋的方式等,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教師在整個教學進程中適時指導,激發(fā)學習者興趣,定期分析教學效果,不斷進行更新調整,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質量。
(3)活動設計
1)學習目標及內容:本案例的學習目標是學習者利用業(yè)余時間通過手機移動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該案例學習的前提是導學教師對學習者相關理論內容做了介紹,學習者有了一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知識,通過手機移動學習活動,看歷史視頻、理論分析和專家解讀,進一步理解該理論體系,進而學習者在手機移動學習平臺提出疑問、互動交流等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書本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手機移動學習的模式能調動學習者學習“概論”課程的主動性,使學習者體會另一種學習政治理論課程的樂趣。
2)開展教學活動。首先,學習者準備。學生根據學習需求下載手機端(同學APP),熟悉該軟件所具有的功能,及如何利用該軟件進行學習等,第一時間接收上課通知、學習提醒、考試成績等信息。具體步驟如下:
STEP 1:下載手機端
式中,Qe為有載品質因數,Mnn+1為主耦合系數,Z1為端口阻抗,Z2為端口與諧振器之間的阻抗,Z3為諧振器之間的阻抗。Sqrt是平方根。電路搭建完成后,設置分析頻段為4 GHz~10 GHz,Step=1 MHz,運行得到圖4中藍色響應曲線。
STEP 2:選課,即老師推送給你的必修課,進入任意一門課程。
STEP 3:學習,在課程里學【課件】做【作業(yè)】下【考試】文檔。*建議用WIFI下載
STEP 4:討論,在課程【話題】里發(fā)起話題或者參與討論。
STEP 5:相互交流,在討論中認識同學,同學加好友就能更好地交流。
STEP 6:拓展知識,去【課程廣場】關注你感興趣的知識,拓展視野。
STEP 7:關注消息,別忘記看看系統發(fā)給你的消息,跟上學習進度。
其次,導學教師指定或批量發(fā)送教學通知,并根據教學活動的相關教學方案和流程,督促學生通過手機及時觀看中央電大和省電大的“直播課堂”,引導學生通過開展“電大在線”“開放教育平臺”、手機微課堂、電視直播課堂等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還要通過“電大在線”“導學中心”“資源發(fā)布”等網絡助學欄目,為學生發(fā)布豐富完善的教學信息和助學信息,如發(fā)布教學大綱、課程介紹等,關于課程章節(jié)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講解、題目解析、同步作業(yè)、復習測驗等,以及相關討論信息(專題性研討、學習疑難反饋、個性問題解答)等,以給學生自學提供堅實的支持平臺。具體步驟如下:
STEP 2:為你的課程添加學生吧,不同班級的也可以:
STEP 3:制作課件內容,完善你的課程,然后上線讓學生學習:
STEP 4:編輯作業(yè),上傳考試Word等課程附帶資源:
STEP 5:隨時在課程話題中與學生互動,為學生解答。
除此之外,搜集豐富的課外網絡資源材料發(fā)送給學生。例如,為使學生理解“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要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揮指導作用,需要實現其中國化”這樣抽象的論斷,可以給學生觀看相關有說服力的歷史影片,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引導學生自主去思考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被中國人民所接受、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中國化,學習者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一過程,逐步分析理論原理才能真正理解抽象的論斷。
學習者在接收到學習內容后,可以點擊課程鏈接, 進入課程頁面, 課程頁面包括對應的課程資源、作業(yè)管理、在線答疑討論等專題。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開始學習,教師可以將課程作業(yè)以及相關活動以短信方式發(fā)送群組消息給所有學生, 也可以對個別學生發(fā)送個別化的短消息進行個別輔導。學生通過手機與服務端進行上傳和下載兩方面內容的同步, 接受來自群組里的短消息, 進行資源或學習資料的查看、作業(yè)的完成、學習日志的編寫等。若遇到疑慮需要解答時可通過 QQ 群、微信群、語音電話等提出相關問題,師生可在課程社區(qū)隨時隨地的討論,幫忙解答相關問題。
3) 監(jiān)督方式。在學習期間,任課老師定時向學習者推送手機移動學習內容及相關視頻,可通過 QQ 在線情況和下載情況檢查學習者是否已經接收到推送內容并且開始移動學習。但由于大部分電大學生由于在職的原因,業(yè)余學習時間可能在中午或晚上下班后這兩個時間段,所以老師在早上將學習內容推送給手機學習者后,可在下午或晚上通過查看下載量即時獲悉學生學習數據,對于沒有下載的學習者通過 QQ、微信、語音電話等及時提醒。還可通過以下方式加強學習監(jiān)督:“每日一問”,即學習者在學習期間遇到相關疑惑時,可隨時在微信、 QQ群上發(fā)問,學習者都可以隨時發(fā)言[7]。同時,學習者可以在公共交流平臺上分享好的學習資源或學習建議。“課后感想”:每天隨機抽取 1-2 名學習者將自己課后感想上傳至微信、 QQ 群里,讓大家互相監(jiān)督?!皩W習者互評”,即在手機移動學習的這三天中,利用點贊等方式發(fā)動學習者為學習主動者投票,激勵學習者繼續(xù)努力學習,增加學習評價的趣味性,也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3.評價考核體系
考核是對學生在手機移動學習過程的測評,考核內容一般包括平時手機移動學習上線情況、瀏覽素材情況、參與討論答題等內容。形成性考核成績可以占課程總成績的40%。學校將形成性考核成績作為記載學生課程總成績的一部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全面地衡量學生利用手機移動學習的學習效果,以利于對教學情況及時做出總結,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學習輔導[8]。
誠然,“概論”課程具有知識性、思想性、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手機移動學習具有傳輸信息快、實時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概論”課內容時效性強的特點,不斷更新知識,及時吸收理論和實踐前沿內容,周密思考搜索哪些教學素材、確定運用哪些教學形式。同時從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感狀態(tài)、心理需求等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布局上充分實施案例教學、提問式教學,通過手機豐富的信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進而達到手機移動學習最佳教學效果。
[1] 楊成,肖弦奕.手機電視:產業(yè)融合的移動革命[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6.
[2] 王建華,李晶,張瓏.移動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9.
[3] 宋少婷,王朋嬌.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23):12.
[4] 徐超. 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初探[J].華章,2010(29):18.
[5] 黃榮懷.移動學習:理論·現狀·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36.
[6] 羅宇,岳淼,朱力強,等.基于智能手機和3G網絡的移動學習[J].科技信息,2010(3):16.
[7] 茹意宏,魏雅雯.大學生移動學習需求的實證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3(4):9.
[8] 岳付歡.3G 時代智能手機用于高校學習的滿意度因素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2(6):15.
[責任編輯 李潛生]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IntroductiontoTheoreticalSystemoftheChineseCharacteristicSocialism——Taking Karamay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I jun-li
(Karamay Radio and TV University,Karamay Xinjiang 834000, China)
Taking the distance education in Karamay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ole that mobile phone learning played in the course ofIntroductiontoTheoreticalSystemoftheChineseCharacteristicSocialis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Introduction). Then it designs objectives, strategies,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distance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And it puts forward that many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study and question teaching should be used in the remot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of distance teaching.
mobil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
2015-06-25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2015年度校級科研課題青年基金項目“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遠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克拉瑪依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學為例”(項目編號:15xjddktqn08)。
白俊莉(1987-),女,新疆烏魯木齊人,中共克拉瑪依市委黨校(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及其規(guī)律。
G728
A
1008-6021(2016)04-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