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將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外交理念和自身發(fā)展理念傳遞到世界,通過經濟活動、各國高層間互訪、文化教育、旅游等方式進行有效的中國理念傳播,從而增強中國的國家軟實力,提升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
【關鍵詞】 “一帶一路”;中國理念;傳播;途徑
2013年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構想,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習近平在加強互聯(lián)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全新闡釋了“互聯(lián)互通”的內涵。不僅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實現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硬聯(lián)通”,還希望推動人員交流的“軟聯(lián)通”。通過互聯(lián)互通來傳播中國理念,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聽到中國、了解中國。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所傳遞的中國理念
1、“一帶一路”的核心價值理念:開放、包容、共贏
中國政府將“一帶一路”核心理念定義為開放、包容和共贏。開放,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的方方面面。從理論上講,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也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戰(zhàn)略。從實踐中看,“一帶一路”立足亞洲,從中國向中亞、東亞、南亞、北非,以及中東歐方向輻射,以歐亞大陸為合作平臺。[1]2015年3月黨中央針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做出了決策,提出要打破古代絲綢之路的限制,任何國家、地區(qū)或國際組織都可以參與其中?!耙粠б宦贰北虚_放理念,有利于促進國內經濟的發(fā)展和外交政策的改善。對于國內來說,中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放緩,需要轉變經濟發(fā)展模式,從主要由投資拉動經濟轉變?yōu)楦幼⒅叵M驅動,因而中國需要一個更為廣闊的國外市場轉移并出口近十年內過剩的產能和資金。對于外交政策來說,中國急需打破原有的老舊的外交理念,建立更為開放、積極的外交關系?!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有明確具體、富有可行性的任務支撐,可以給中國以及其他國家?guī)憩F實的經濟利益。
包容,體現在“一帶一路”的對象和要求上?!耙粠б宦贰痹诘赜蛏?,雖然側重于道路沿線國家,但是在對象的選擇上,卻歡迎任何有意愿想真誠合作的國家和地區(qū)。對于“一帶一路”的合作原則和要求,也是本著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要求推進的。傳遞了中國“海納百川”的核心價值理念。
我國政府一直強調,“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并不由中國支配,而是需要各國的共同合作、投資。同時,我國愿意為各國共同發(fā)展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支持,這展現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極大地包容精神。
共贏,體現在“一帶一路”所追求的目標上。2014年習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要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皥猿只ダ糙A的開放戰(zhàn)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2]“一帶一路”不僅為了中國向前發(fā)展,更是為了沿線國家共享中國發(fā)展經驗和改革成果。
2、“一帶一路”的伙伴外交理念:建立全球伙伴關系網
“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規(guī)模涉及很多國家。其中,“一帶”力圖包含整個亞歐大陸,從東亞一直延伸到西歐;“一路”力圖將西太平洋、中國南海、印度洋相連。因此,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開展的過程中,涉及到約占世界人口63%的人民以及64個國家,處理好各國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我國力圖通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傳播伙伴外交理念。
對于處理周邊外交關系,習近平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外交方針?!耙粠б宦贰北局杂X自愿的原則,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展開周邊國家的合作交流,不具有強制性。習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秉持言必行、行必果,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讓周邊國家共享中國發(fā)展經驗。
“一帶一路”與沿線的多邊外交組織相呼應?!耙粠б宦贰迸c上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金磚五國、歐亞經濟聯(lián)盟等組織,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為依托的合作關系,“一帶一路”可以借鑒多邊組織多年發(fā)展的經驗,多邊組織可以共享“一帶一路”在運輸、投資上的便利資源。
對于處理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我國的外交政策仍然堅持“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現如今,中國力圖通過香港,將“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進到東盟成員國之中,通過香港實現交通的連接、基礎設施的支持、資金商務的往來,一方面協(xié)助東盟企業(yè)通過“一帶一路”帶來商機,另一方面有利于各國通過“一帶一路”共享東盟各國的人力資源和市場。
對于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中俄已經建立了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處于歷史上最為成熟穩(wěn)定時期。當前,中俄兩國都面臨增強國力、改善民生、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任務,因而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潛力?!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規(guī)模大,涉及俄羅斯以及其周邊的很多國家,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有所沖突,實則在經濟上互為補充。一方面,俄羅斯可以利用中國高鐵等交通設施,同時為中國提供油氣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兩國的國際影響力,促進世界經濟和力量平衡。
3、“一帶一路”的中國發(fā)展理念:中國夢也是世界夢
近年來,一直有國外媒體將“一帶一路”誤解為中國為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工具,有綁架世界經濟之嫌。眾所周知,中國夢是“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形象地把這個目標概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3]在這里,中國夢就代表中國人民的夢,即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夢。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自信不斷樹立在每個人民的心中,中國有能力實現中國夢,并為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同時也體現在中國的外交政策上。一方面,中國的外交態(tài)度變得強硬,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國像一頭“醒獅”出現在國際視野之中;另一方面,中國致力于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發(fā)展,將中國夢與世界夢貫通,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帶一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代表中國愿意將中國發(fā)展的成就和經驗與歐亞地區(qū)各國共享。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戰(zhàn)略更新和完善各國發(fā)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鐵路、公路、港口、能源管道等,并投資創(chuàng)建了亞投行給予資金支持。亞投行的建立標志著中國有能力與美國共同書寫21世紀全球經濟的新篇章,最終使中國獲得更多的規(guī)則制定權和國際話語權。此外,“一帶一路”戰(zhàn)略致力于構建多國共享的市場,這既可以讓多國從中獲利又可以施加壓力避免強國干預貿易。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理念的傳播
經濟方面,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用心打造知名品牌,透過品牌的產品和服務理念來傳達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現代化水平。例如消費者習慣通過可口可樂、必勝客、蘋果等知名品牌了解美國的餐飲和科技文化理念;通過豐田、卡西歐、佳能、東芝等品牌了解日本精致的嚴謹的工作理念。同樣的,中國也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品牌,像是中國高鐵、海爾家電、華為手機等。借助品牌推廣中國理念,傳遞中國高效、實惠、精良、共惠的思想?!耙粠б宦贰苯ㄔO吸引了沿線60多個國家參與其中,本身就提供了很多產品合作的平臺,可以通過舉辦國際性的展銷會,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聚集起來,通過產品展示來傳播中國新理念、新風采,讓世界各國見證中國由“制造”向“創(chuàng)造”的轉變。
政治方面,可以通過高層互訪傳播中國形象。高層互訪,應當以加強政治對話為主線,以經濟合作為主要形式,以此帶動人員交流,間接傳達出中國的外交理念?!耙粠б宦贰苯ㄔO有利于增進國家間互訪,包括政治高層直接對話,就某些議題達成共識;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進行有關“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議題的研討;舉行有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關注議題的磋商,邀請各界人士共同討論密切國家間交流對話的措施。在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下,以一個開放的姿態(tài)去交流溝通,努力讓世界各國了解日益強大的中國,了解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愿望。
文化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學術交流??鬃訉W院是傳播中國理念和中國文化的教育機構,可以讓世界各國人民有機會接觸到中華文化,進一步了解中國。我們可以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開展與周邊國家學校的合作。一方面,讓中國學生有機會感受國外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讓國外學生有機會赴中國交流,加強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此外,可以公派學者去周邊國家高校訪學,吸收借鑒其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方法,以此提升中國青年學生的素養(yǎng),為“一帶一路”建設獻計獻策。
我們可以拓展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事業(yè)產業(yè)交流。從2003年開始,中國相繼在法國、俄國、英國舉辦“文化友好年”,帶動了一系列文化產業(yè)的合作,尤其帶動了旅游業(yè)的繁榮。出境旅游的興起促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直接交往,有利于通過公民形象樹立中國形象,通過公民言行推動國家理念的傳播。此外,中國可以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版產業(yè)和教育產業(yè),更好的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文化事業(yè)方面,我國可以定期舉辦博物館的展覽交流,展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精粹,傳遞中國理念。
【注 釋】
[1] 陳玉榮,蔣宇晨.“一帶一路”:中國外交理念的傳遞[J].當今世界,2015.4.14-17.
[2] 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
[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參考文獻】
[1] 柳邦坤,蔣青.“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渠道探析[J].傳媒視察,2015.9.38-40.
[2] 袁新濤.“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分析[J].理論月刊,2014.11.5-9.
[3] 金正昆.習近平外交思想初探[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5.1.5-9.
【作者簡介】
張琪如,山東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