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琴
寒冷的冬季到來,火鍋就成了人們的最愛,吃罷大汗淋漓是無窮的暢快和舒適。火鍋美味,但需要科學食之。
食材要講究
1.鍋底料
常見的火鍋底料主要有4種,分別是麻辣火鍋、海鮮火鍋、菌類火鍋、清湯火鍋。
麻辣火鍋的特點是口味重、刺激性強,有口腔疾病、腸胃功能弱或是患有痔瘡等人群最好少吃。
海鮮火鍋的特點是味道鮮美,但含嘌呤高,不建議痛風患者食用;如果有皮膚疾病,比如過敏、濕疹等情況,也不要吃。
菌類火鍋的特點是味道好,食用的人群范圍很廣,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但也含有一定的嘌呤,所以和海鮮鍋一樣,不建議痛風患者吃。
清湯火鍋的特點是清淡,老少皆宜。
2.涮鍋菜
吃火鍋,大家一致先點的幾乎都是肉類,如肥牛卷、肥羊卷等,其實蔬菜也是必點項。因為蔬菜能提供各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這些成分能有效減少脂肪的吸收,促進腸道中的廢物排出。
3.主食
主食往往是大家最不重視的一塊兒。建議大家選擇水餃或雜糧面等非油煎、非油炸類的主食,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能量過高且消化不良等情況。當然如果在火鍋中涮了土豆、粉絲等含淀粉豐富的食物,就完全可以忽略主食了。
4.飲料
吃火鍋時不建議喝各種酒類,包括啤酒。因為酒精會刺激胃腸道,使得胃腸道有很大的消化吸收負擔。最好選擇現(xiàn)榨的果汁、蔬菜汁、酸奶等飲料,可以及時補充水分而不會引起消化不良。
順序要注意
首先有些人喜歡飯前喝湯,建議喝菌湯或清湯,當然喝幾口酸奶也是不錯的。
其次吃含淀粉類的食物。吃幾口主食或是先涮幾塊土豆或紅薯,然后再涮蔬菜,最后涮肉類。這樣才能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減少胃腸負擔,從而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再次吃蔬菜和菌藻類食物。綠葉菜中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鎂、鉀、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素;而菌藻類食物則含多糖類物質(zhì),可以抑制膽固醇和防便秘,還有很強的飽腹感,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攝入。
最后涮肉。前面吃了主食、蔬菜,肚子幾乎快飽了,自然吃肉也會減少,攝入的能量也不會太多。
提示需謹記
1.不吃燙食?;疱仢鉁臏囟瓤筛哌_120℃,若急于將火鍋中的食物放入嘴里,可能會將口腔黏膜燙出小泡,甚至脫皮。如果經(jīng)常吃燙食會誘發(fā)食道癌變。
2.吃飯時間不要太長。原因有三:其一是長時間進食會使胃腸超負荷工作而導致紊亂,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狀;其二涮火鍋時間越長,產(chǎn)生的亞硝酸鹽就越多,對人體健康不利;其三食物營養(yǎng)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下降,這主要是由于長時間高溫破壞了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3.不要喝冷飲。很多人都喜歡邊吃著熱騰騰的火鍋,邊喝著冰鎮(zhèn)的啤酒或飲料;還有的餐館為了表現(xiàn)人性化,會在餐后送一支雪糕,這些“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象,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腹痛。
4.不貪涮鍋湯。不要喝涮完肉的火鍋湯,這是因為肉中所含的嘌呤很高,而且嘌呤易溶于水,濃湯中嘌呤含量很高,對于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患者來講,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