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紅
命題原創(chuàng)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2015年年末,“主要看氣質”這句話刷爆微信朋友圈。歌手王心凌在個人微博發(fā)出了新專輯中的一套吃漢堡的混搭造型。引來無數網友“圍觀”,王心凌后來回應稱“主要看氣質”。不久,一位網友如法炮制,發(fā)了一張自拍照并附上“主要看氣質”。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句“主要看氣質”觸動了網友們敏感的神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曬氣質的狂歡中,而該話題一度登頂微博熱搜榜首。
氣質是什么?氣質是一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顯然,展現氣質絕不是在朋友圈曬幾張照片那么簡單。
那么,關于氣質,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要求:題目自擬,觀點自定;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意圖及原因
2014年、2015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語文)的參考樣卷作文也仍舊是材料作文。因此,筆者認為,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仍將是高考命題專家所青睞的題目形式。
近年來,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題在打擊套話作文方面頗有成效,學生動輒寫李白、蘇軾、陶淵明、屈原之類陳詞濫調、拾人牙慧的現象有所改觀。2013年高考“永葆童真”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門與路”材料作文,都在引導考生將“我”置于現實生活中去觀照與審視,去思考“社會中的‘我”的成長與蛻變。但隨著對“小我”的關注,不少心靈雞湯式的小清新文章大行其道,重真情實感的抒發(fā)而輕深刻理性的思辨,而這樣的思維品質不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此,2015年高考,浙江卷在作文命題上作了改變,“作品與人品”材料作文是一道綜合了知識、智慧、情懷和思辨的題目,不僅考驗學生的文學底蘊和生活體驗,更注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引導學生對某個問題或某種現象作深入的剖析。以體現其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而這可能是未來的趨勢。2016年的《浙江高考考試說明》參考樣卷采用的作文題是2013年高考的相關內容,但作文要求由原來卷中的“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變?yōu)椤熬C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論述類”三字以加粗加點作提示。這應該是2016年高考浙江卷作文一個重要的導向性提示。
本題材料出自社會熱點問題。不僅注重將“小我”放到社會生活大背景下去反思個體行為、觀照心靈成長,更引導學生對紛繁的社會現象進行理性的歸納、分析、辨別與評價。作文材料接地氣,作文要求引導思辨,可以說,本題既有浙江特色,又與當前高考作文引導的大方向一致,也與《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導向一致。
思路點撥
本題屬于材料作文。關于體裁,作文題目中有導向性要求: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這暗示學生寫一篇議論性的文章,因此在寫作時要避免敘事、抒情、議論等混雜的“四不像”寫法,應體現出文體的純粹性。
材料將“氣質”解讀為“一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個l生特點和風格氣度”。這是對作文核心概念的明確性提示,但用語比較籠統(tǒng),因此考生可以將這個概念用更形象的語言來闡釋,用更典型的事例來注解,從而明確寫作對象,進而鎖定選材范圍。
材料中“展現氣質絕不是在朋友圈曬幾張照片那么簡單”提示了命題者的思維導向,審題時由此切入步步追問有助于理清思路:在朋友圈曬照片曬的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曬氣質?既然展現氣質不是那么簡單,那么怎樣才可以展現?什么樣的人真正有氣質?氣質怎樣培養(yǎng)?氣質有什么意義?考生可以選擇其中幾個問題作為突破口,結合社會現實,努力從一般經驗上升到理性思考、審美追求,力求在字里行間展現出自己是一個有積累、善閱讀、勤思考的青年才俊。
考生應根據對時尚熱潮的理性解讀,或者對美學、哲學的鮮活理解來選材行文。喚醒并引起讀者對“氣質”的深層思考。
構思舉例
1,抓住關鍵句,挖掘真內涵
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加以形象化的闡釋或深刻的挖掘,往往能快速破題,流暢行文。如:
“何為氣質?氣質或許是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自然灑脫的氣度,是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以義為質的君子之風。氣質是一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或沉靜、或活潑,卻能夠始終伴隨內心的聲音,始終展現個人的修養(yǎng)。”
這個文段將材料中“氣質是什么?氣質是人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巧妙化解,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顯得形象生動。又如: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長相平平的人們越發(fā)覺得自己平庸無奇,越發(fā)變得驚慌失措。有一天,他們發(fā)現了‘氣質這一救命稻草,仿佛有了‘氣質便足以彌補自己平庸的外表。他們用曬自拍這一方式企圖用‘氣質來遮掩自己的自卑,來寄托自己無處安放的空虛靈魂。殊不知,如果只憑幾張自拍就能修煉出氣質的話,那么氣質本身便失去了它的意義。氣質不是美圖軟件下的濃艷妝容,而是真實自然的精神面貌。一個人的氣質,體現在舉手投足間,是微小的細節(jié)隨時間的積累而帶給他人的直觀感受?!?/p>
這個文段從材料中“顯然,展現氣質絕不是在朋友圈曬幾張照片那么簡單”這句話生發(fā)開來。深入淺出,引人思考。
2,化用經典,形象闡釋
浙江省有《論語》選修課。我們不應僅僅將它用來應對文化經典題。在寫作方面它也是提升思想認識、提供高質量素材的有效途徑。比如有同學化用《論語》中的“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這句話寫成下面這段文字:
“鄭文清曾說過:‘最佳的氣質才是給別人最好的禮物。這里‘最佳的氣質指的或許就是積極的精神面貌搭配禮貌大方的舉止吧。氣質也分好壞,好的氣質能使他人‘近而敬之,而壞的氣質則有可能使他人‘畏而避之‘近而輕之??鬃釉u價晏子:‘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晏子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極有氣質的人,不僅百姓如此認為,連他的敵人都對他贊嘆不已。晏平仲人矮小,且樣貌并不算高顏值,但他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自信與平和的氣質,卻使他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尊重。由此可見,良好的氣質不僅能讓身邊的人感到舒適愉悅,還能獲取他人的尊重與敬佩?!?
優(yōu)秀例文
氣質是一場默片
文/滔璐
我們會用這樣的話勸說那些汲汲于整容的女孩:“相貌固然重要,但氣質才是在你洗盡鉛華后依然熠熠生輝的寶藏?!狈鼱柼┮苍谒脑娖锪粝逻@樣的文字:“容貌的美只愉悅人的眼睛。氣質的優(yōu)雅卻能使人的心靈入迷?!蔽覀兞晳T于捕捉各色嘈雜的聲音。卻忘了氣質本是一場默片。
歌手王心凌用以回應網友對其新專輯造型吐槽的一句“主要看氣質”,似在瞬間喚起了網友們對睽違已久的氣質的追求。于是一大波千姿百態(tài)的自拍照蜂擁而至,網友們以一種插科打諢的形式展示著自己的氣質。與此同時。我們送走了民國最后一位閨秀——張充和。這位老人在期頤之年依然保持著上世紀的生活方式,磨墨練字、吟詩填詞,沒有半絲珠光寶氣縈繞的灰白鬢邊流淌著一世潛心的從容氣質。這氣質從羊毫墨硯中走出。從昆曲吟哦中走出。超越容貌與裝飾。
我們生活在一個“舔屏”時代,有層出不窮的“網紅”憑借或清純或嫵媚的麗質霸屏,有各種對美好容顏的膜拜與崇尚,也有韓國教授對大學生缺乏內涵的深深阮慮。的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外在之美可以第一時間給予他人視覺的愉悅感。擁有獲得他人青睞的捷徑。與需要日積月累、慢熬細磨的氣質相比,一場手術、一套化妝品便可以得到的外在之美成了眾人汲汲以求的目標。
然而我們無法僅靠皮相生活,扎克伯格曾這樣回答網友對其妻子“黑矮胖”的質疑:“外表的美是會隨著年齡貶值的。而內在的美卻是會隨著歲月增值的,這一點,華爾街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懂得,所以我和他們一樣,不會碰那些迅速貶值的東西?!毕嗝驳膬r值在于新鮮感、刺激感,而氣質的價值則落于它的潛移默化、深遠持久。閉月羞花也無法掩飾語言的鄙俗與見解的淺薄,因為沒有內蘊的支撐,無法偽裝出咸淡適宜的表情或不緊不慢的語氣。而氣質卻能為容貌增色,因為寵辱不驚,所以總目似沉璧;因為進退得宜,所以常笑如春山。
氣質本是一場默片,沒有聲音,一片寂靜,你很容易忽視它,因為捕捉嘈雜不休的鼓點音樂更容易。但隨著一幀幀畫面沉默地閃過,你會被吸引、被召喚、被感染,它沒有聲音,卻能更直接地觸動心靈。
所以,我們選擇積淀日久而醇香的氣質,以靜默達盛大;所以,我們選擇愛一個人真實質樸的內蘊,愛她濃淡相宜的氣質。因為曇花一瞬奪目而一瞬萎謝。梅花等候春秋而雪中遺香。
點評:本文立意新穎、構思巧妙。題目就很吸人眼球,將氣質比作默片,可謂別出心裁、生動貼切。綜觀全文,正如默片摒棄嘈雜,氣質以靜默的方式吸引、召喚、感染、觸動人的心靈,是洗盡鉛華后依然熠熠生輝的寶藏,是擯棄嘈雜、能為容貌增色的真實又質樸的內蘊,它潛移默化、深遠持久,使人的心靈入迷。本文思想卓然超群,內容充實豐滿,所選素材貼切而具有文化氣息。作者娓娓道來,文采斐然又切中時弊,詩情之中陡現現實,貼近生活又高于生活,顯示出作者很強的行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