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龍,王元新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黃塍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揚州 225807)
?
枇杷樹的整形修剪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王艮龍,王元新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黃塍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揚州 225807)
摘要:指出了為了保證枇杷的產量與質量,充分滿足市場需求,應對枇杷樹的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系統(tǒng)分析了枇杷樹的整形與修剪,其次針對枇杷樹的常見病蟲害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旨在讓枇杷樹的產量與質量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關鍵詞:枇杷樹;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
1整形與修剪
作為一種常綠性果樹,枇杷樹的干性十分強健,就算采用粗放的方式進行栽培,樹勢也會十分旺盛。就以往的實際情況來看,“方讓”模式是枇杷樹最為常見的管理模式之一,也就是任其自然生長,這很容易使枇杷樹形成高大樹姿,那么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整形修剪,時間一長,就會因為樹冠過高、內膛過密導致結果部位出現(xiàn)外移的現(xiàn)象,花果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如日灼、凍害等),最終導致產量較低。那么,要想做好整形與修剪工作,就必須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引起足夠的重視。
1.1整形方面
1.1.1疏散分層形
通常這種樹形有3層或4層,三層樹形中每一層的主枝干數目分別為3-2-1或者4-3-1,四層樹形中每層主枝干數目則一般為3-2-2-1,通常主枝為6~8之間。一般第一層預留高度為距主干高度30~60 cm位置處,而第二層與第一層之間距離則相對較大,通常為1.1 m左右,第三層與第二層之間距離則控制在0.8~1.0 m之間,主干上配置3個副主枝為最佳,并且要互相錯位排開。另外還需注意的是,上層主枝的副主枝數要比下層副主枝數少,并且距離由上至下要適當減小。各個層次之間的主枝也必須交叉排列,避免出現(xiàn)重疊的情況。最上面一層主干選好后,還需截去主干頂部,使樹干不再增高。
1.1.2雙層圓頭形
通常為兩層結果,每層之間距離保持在50~80 cm之間。主枝干高約為50 cm左右,一般在第一年苗木植株定干后可預先留4個或5個主枝,確保四面均有伸展,并使其與主枝間保持約45°角。到了第二年,可以在主干上選擇適當位置的主枝作為副主干,并將枇杷樹主干截頂,讓其不能再增高,形成雙層圓頭的形狀。等到約3周年后枇杷樹便可形成樹冠,在其成年封行后,為了方便管理可將樹冠修剪在2.5~3 m之間。這種整形修剪的優(yōu)點是樹冠矮小,便于管理和操作,并且樹枝通風通光性較高,長出的枇杷果實品質較好。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缺點,由于枇杷樹生長旺盛,其樹冠中上部分必然會萌發(fā)許多枝條,而要想維持枇杷樹樹形,需要每年定期對其樹枝進行拉枝及回縮。
1.1.3主干形
與疏散分層較為相似,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沒有明顯層次,不在一個位置長出幾個主枝,并且根據枇杷樹生長情況將主枝配置在不同位置上。在主干50 cm處預留一個主枝,其它的新梢則進行摘心和拉平處理,使之形成輔養(yǎng)枝,并分別配置在一、二主枝之間。同時,使得預留的四個主枝投影形成“十”字狀。并且依照這種方式在主干30~40 cm處預留五、六主枝,并于之前四個主枝相互錯開。帶枇杷樹生長7~8 周年后,在根據樹枝樹勢生長情況將主干頂部截去。然后在枇杷樹長至十周年時,再截去上部1個或2個主枝,預留4~5個主枝即可。這種樹形修剪方式一般用在樹形較直的白砂樹種中。
1.2修剪方面
針對枇杷樹的修剪來說,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修剪的時間。作為一種常綠果樹,枇杷樹與其他果樹不同,其具有冬花夏長的特點,所以并不能像其他果樹那樣在冬季進行修剪。那么,枇杷樹大量修剪的最適宜時間應該在果實采收之后(也就是夏季)。當然,修剪的時間不能太遲,不然就會導致夏梢抽生遲,很難形成花芽。除此之外,還應該以秋季修剪為輔,也就是說在秋季,花蕾開放之前需要對枇杷樹進行一次補充修剪,主要的修剪內容是對花穗進行疏剪;第二,枇杷樹是具有多次抽梢特性的,一般來說,枇杷樹可以抽3次梢,即春梢(3、4、5月),此階段枇杷樹生長相對較緩慢,短而充實、粗壯,頂芽很容易形成混合芽(花芽)。果實采收之后的抽發(fā)(5、6、7、8月),此階段抽發(fā)的數量較多,抽發(fā)的對象主要是枇杷的結果枝。新梢的抽發(fā)(9、10月),此階段的抽發(fā)數量相對較少;第三,枇杷樹的頂芽以及附近芽對于新梢的抽生能力都較強,但是枝條中下部的芽基本都處在隱芽潛伏的狀態(tài)之中,所以要想出發(fā)隱芽的萌發(fā),就必須于重短截。另外,在進入到結果階段的時候,側枝的抽生往往都是枝梢頂芽以及附近1個或2個芽的延伸,所以側枝上在4~5a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彎曲枝(側芽枝向外、頂芽枝向上)[1]。
2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病害防治
2.1.1葉斑病的防治
葉斑病是一種常見的侵染性疾病(斑點病、灰斑病、角斑病)之一,該病嚴重影響了枇杷樹的健康成長,病情較輕的病害會抑制枇杷樹的生長,病情嚴重時會直接損傷枇杷樹,使得枇杷樹出現(xiàn)枯枝敗葉等癥狀。增強枇杷樹自身的生長和抗病能力、加快樹木生長、加強果園管理能力是防治葉斑病的主要措施。同時,采果后應該使用600倍液80 %大生M-45可濕性粉劑來防治葉斑病,也可以采用代森錳鋅溶液。孕蕾前,為了避免枇杷樹患病,應該為期補充視亮度額鈣元素和銅元素,比如可以選擇0.3~0.5°石硫合劑或者6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噴射果樹。
2.1.2腐爛病的防治
在枇杷種植過程中常常會患上腐爛病,一般情況下枇杷樹的主干根頸是該病的主要患病區(qū)域,側枝極少患有該病。當枇杷樹的樹干皮出現(xiàn)掉落、開裂、翹殼或流膠情況時,主干根頸會漸漸腐爛。環(huán)境潮濕、陰冷的枇杷園極易患上腐爛病,一般防治措施是將枇杷樹的病斑全部清理干凈,消滅掉落樹皮上的病菌后將其燒毀,同時在病斑傷口處涂抹病必清、30~50倍的5 %菌毒清水劑、10~20倍的2 %農抗液體,從而有利于樹干傷口盡快愈合。
2.2蟲害防治
2.2.1桃蛀螟
桃蛀螟是枇杷樹開花期間最常見的病蟲,灰霉病是主要的病種,直接影響了枇杷的產量和質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視該病的防治,降低經濟損失。防治的重點是潮濕、蔭蔽的枇杷園,10月中下旬是防治的重要時期。一般的防治措施為:主要借助藥劑進行防治,但是在藥物噴灑前應該先摘除被侵害的花朵,消滅害蟲,然后選用800~1 000倍液的24 %阿維毒死蜱EC或800~1 000倍液的5 %百事達(順式氯氫菊酯)EC防治桃蛀螟[2]。
2.2.2刺蛾
該病蟲能夠安全地度過寒冷的冬天,其生長力十分旺盛,一年大約有2~3代,同時成蟲趨光性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刺蛾漸漸從啃食椰肉和葉下表皮后變?yōu)槲橙咳~子,只剩下葉子的主脈和葉柄,直接影響了枇杷樹的健康成長。對于這一類病蟲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在修建樹枝期間徹底清除全部的繭蛹,將整個葉面都不滿了幼蟲群的樹葉摘掉。大范圍噴灑藥物,可以選擇5000倍液的20 %殺滅菊酯,或選用趨光性強的藥液。
3結語
總之,枇杷樹的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是其穩(wěn)產、豐產、保證果實品質的關鍵之處。因此,我們就必須通過各種科學合理的手段來保證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效性,只有充分滿足了枇杷樹生長的真實需求,才能為最后的開花結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廖益中.枇杷栽培管理技術提高措施[J].農業(yè)與技術,2014(12):161.
[2] 徐齊有.枇杷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2(4):30.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109-02
作者簡介:王艮龍(1964—),男,江蘇寶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