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雍
(浙江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軍事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0)
體育舞蹈分層教學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分析
趙永雍
(浙江醫(yī)學高等??茖W校體育與軍事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0)
在高校中,學生對體育舞蹈課程認可度相對較高。然而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是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體育舞蹈教學分層的依據是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筆者認為,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課堂分層教學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
由于存在個體差異,長期以來,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個現象,即學習能力較好、學習興趣較濃厚的同學總會覺得學習內容太少;反之,較差的同學覺得內容太難、不易學會。長此以往,影響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變差,教學質量降低。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教學領域方面有相關要求:“學校能根據本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并有利于基礎好的學生學的更好,基礎差的學生也能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痹谶@一教育理念的觸動下,根據學生差異(即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將體育舞蹈班級進行小組分層教學。將同一個班的學生,按學習動機的綜合情況分為A、B、C3層,再將各層次的學生分成小組,教師以教材要求及課程標準作為基本目標,根據體育舞蹈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舞蹈動作的難易程度,確定每層學生與其相適應的分層目標。A層必須達到教學考評內容要求為100%,B層必須達到教學考評內容要求為80%以上,C層必須達到教學考評內容要求為60%以上。即A層學生完成舞蹈難度動作達到專項運動能力水平;B層部分動作要求專項運動能力水平;C層為完成基本舞蹈動作內容。ABC每個層次內容安排是固定的,但每個層次的學生不是固定的,即每個學生都能沖進A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給予相應的輔導,組織相應的評價,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
體育舞蹈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差異來進行的,隨著分層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出現變化,隨即產生各種心理變化。分層次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影響,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觀原因包括:(1)部分大學生對分層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誤認為分層教學就是簡單的劃分等級,有這樣誤解的同學就會錯誤地認為只有在最高層內學習才會達到理想效果,導致心理不平衡影響學習動機,從而帶來負面情緒影響正常學習。(2)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多元化,導致在自我評價、自我定位、自我判斷上并不是十分客觀。部分大學生存在好面子、愛逞強等心理因素,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就容易自信心受到打擊,不能準確給自己定位,容易讓大學生對學習目標產生懷疑,出現心理偏差。(3)學生容易形成“抱團”現象,即在教學分層前很多學生已經形成了固定的人際朋友圈,分層后破壞了熟悉的人際環(huán)境。面對新的變化,部分大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導致心理落差??陀^原因包括:(1)層次之間的差異。分層次教學把學習動機較明確、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劃分在一起,有體育天分、身體素質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同學在相同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而基礎相對薄弱、接受能力略差的學生,在相同時間內可能付出更多,都沒有明顯的進步,積極性受打擊,產生厭學情緒,最終影響上課情緒,導致學習動機、興趣丟失,影響分層效果的體現。(2)評價體系不全面。分層教學開展難度在于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也不能形成非常合理完善的評價體系,從而影響大學生的心理。(3)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性。很多同學適應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分層教學使各層次之間已經有了差距,這種差距已經給學生帶來了心理沖擊,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及良好的適應,結果可能不盡人意。
每個學生都有潛能,體育舞蹈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體育與舞蹈藝術相結合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參加運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培養(yǎng)大學生對體育舞蹈的欣賞能力,使大學生對體育藝術有一個較高的認知度。
3.1教師的正確引導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學習。正確引導大學生理解分層教學,適應分層教學,從思想上解放大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依賴,是我們開展分層教學的基礎。同時,教師作為分層教學結果的評價者,應該以提高每一位同學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巧為前提,去激發(fā)每個層次、每位同學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去評價每一位同學。
3.2建立各個層次之間的聯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币浴案邔印睅А暗蛯印?,“低層”得到提高,“高層”得到升華。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可以自由帶教,設計出各種學習方案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充分體現異質分組的優(yōu)勢和合作的功能,在實施的幫扶計劃中,能增進較差同學的參與意識,提高興趣,充分發(fā)揮水平較高同學的優(yōu)勢,增進各個層次的聯系與合作,提高學習效果。
[ 1 ]張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實證研究[ J ].教育學術月刊,2010(1).
[ 2 ]陳小露.有效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J ].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2008(8).
[ 3 ]王曉微,張寶玉.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探索[ J ].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3).
[ 4 ]任佳麗.淺談高職院校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J ].中國電子商務,2011(2).
G831.3
A
1674-151X(2016)06-088-02
2016-04-18
趙永雍(1987~),助教。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