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宏 雷 蕾
歐洲的定義
朱紅宏 雷 蕾
人們頻繁的在生活中使用“歐洲”這個概念,卻鮮有人思考歐洲是什么這一問題。歐洲的界定這一話題的起源,是歐盟在擴張時需要劃定一條邊界以確定哪些國家可以加入歐盟而哪些國家不可以。在引出這一話題之后,漸漸發(fā)現(xiàn)歐洲并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學(xué)上的概念,歐洲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等多方面的一個概念。本文試圖研究這一基礎(chǔ)的問題,提供多種方面來對歐洲進行界定的思路。
歐洲 文化
歐洲位于亞洲西部,從世界地圖上看,歐洲像是歐亞大陸上的一塊半島。然而歐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學(xué)上的概念?!皻W洲”是一個集合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概念。世界上其他大陸是以海洋作為天然的地理分界線,而歐洲由于東部連接了亞洲從而導(dǎo)致地理界線上的不明確,而文化政治經(jīng)濟上的交融,也使得歐洲的文化界限也不是特別清楚明了。這也導(dǎo)致了這一討論一直在持續(xù)。然而,即便有這些不是特別清楚的地方,“歐洲”是一個確實存在概念。當(dāng)我踏足‘歐洲’,我知道我在這里,而不是在美洲或者其他地方;即是說,我在一個特定的地方,一個有大陸和水源的地方,不僅僅是地圖上畫出來的組合,我在一個特定的由一部分人和其他的一些人共同努力構(gòu)建的人類文化和人類歷史的復(fù)合體 (J.G.А.РОСОСK, 2002)。本文試圖研究歐洲這一概念的界定,一部分人的觀點認為歐洲是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的;本文認為,雖然歐洲沒有一個確切的邊界,但是歐洲有一個范圍。
雖然地理、政治和文化并不能提供一個明確的歐洲與亞洲甚至與其他地區(qū)的分界線,但是歐洲并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歐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學(xué)上的概念,歐洲是一個文明。
“歐羅巴”最早是羅馬帝國時期使用的詞語,雖然那個時候他們并不稱自己為歐洲人。歷史概念上的歐洲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當(dāng)我們說“歐洲歷史”時,意味著一個在前羅馬帝國時期西方說拉丁語的政治和一種獨特的宗教文化的歷史。而這一歷史的經(jīng)歷者就是歐洲人。
歐洲以及生活在歐洲的歐洲人,共享共同的傳說和歷史。歐羅巴的故事是歐洲歷史的起源:她是西頓的國王阿格諾爾的女兒,有一天宙斯帶走了她,并將她變成了一頭白色的牛,將她放在這塊能夠養(yǎng)育他們后代的大路上。這是關(guān)于歐羅巴的傳說,在歐洲大陸上流傳,就像中國的盤古開天辟地一樣。除了共同的傳說,歷史也是歐洲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不論是古希臘雅典,到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文藝復(fù)興,地理大發(fā)現(xiàn),啟蒙運動,拿破侖等等,這些都塑造了歐洲這一文明。雖然歐洲在歷史上一直處于一種不斷戰(zhàn)爭的狀態(tài),分散的國家,這一切也都是歐洲的一部分。
除了共同經(jīng)歷的歷史,歐洲的思想體系塑造了今天的歐洲。與其他古代的社會不同,非洲和亞洲的歷史大多是一種帶有階級性的社會。而歐洲,雖然也經(jīng)歷了許多封建王朝,但“法律的精神”卻一直存在其中。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歐洲人是財產(chǎn)的所有者,是個人,而不是一個團體中的成員。這是歐洲的個人主義,一種相信人能夠不受他人干擾的擁有地球上一部分的財產(chǎn)這一“天賦人權(quán)”是骨子里根植于歐洲的。
另一個對塑造歐洲有著決定性貢獻作用的是天主教。直到今天,教會依然是歐洲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古時候,天主教掌管著政治,經(jīng)濟,教育和科學(xué)。而我們從小聽到的故事中,關(guān)于天主教的權(quán)力和與教會抗爭的人們,都是歐洲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科學(xué)家開始用科學(xué)的眼光而不是迷信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與天主教在進行對抗。這些歐洲文明的進步,都與天主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雖然上文所述的這些都是我們判斷歐洲的一些標準,然而學(xué)者卻發(fā)現(xiàn)歐洲是非常難以明確定義的地方。不像美洲,大洋洲,天然的地理屏障劃定了這個大洲的范圍。歐洲的地理界線與亞洲相連,歐洲的文化界限也隨著啟蒙運動,地理大發(fā)現(xiàn)而漂洋過海。
(一)人為界定的地理邊界
大洲的地理邊界一般是以天然邊界進行劃分的,主要是海洋。而歐亞大陸作為一整塊大陸,歐洲像是在歐亞大陸上的一塊半島,因此中間天然邊界可能不像其他大洲那樣明顯。在歐洲古代,歐洲的東部邊界是達達尼爾海峽(在土耳其歐亞兩部分之間,連接馬爾馬拉海與愛琴海)到頓河(俄羅斯歐洲地區(qū)的大河之一),直到中世紀都一直使用著這條邊界。但是古代學(xué)者甚至中世紀學(xué)者對于歐洲平原向東擴展到什么程度都不是非常清楚。到1730年,一個叫斯特拉連伯格的在俄羅斯工作的瑞典官員建議歐洲的邊界應(yīng)該被推到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之后在18世紀晚期的某個時候,俄羅斯政府又標記一條在葉卡捷琳堡和爺們之間的一條小徑作為歐亞邊界。再后來,由于俄羅斯帝國的強大,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又再次成為歐亞邊界。之后這一邊界經(jīng)常受到地理學(xué)家的批判,認為這是一條政治邊界,以后還有可能隨著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的強弱變化而再次改變。與其他大陸的固定邊界不同,歐洲的東部邊界線處在一種沒有被決定的狀態(tài)。雖然目前看來地理邊界在短期內(nèi)是不會再次改變,但是以往根據(jù)政治因素進行調(diào)整的痕跡使得這一邊界看起來不是那么有效。
(二)正在擴大的政治邊界
對于更多的學(xué)者來說,政治邊界是目前來說更為重要的。與普通人民的生活也更加相關(guān)。政治邊界主要是以歐盟為核心的一種邊界。簡單來說就是歐盟成員國所到的范圍就是歐洲的范圍。然而這樣的界定也存在問題。其一是關(guān)于誰能加入歐盟就牽扯到歐洲邊界的界定問題,成為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歐洲國家才能夠加入歐盟,歐盟確定了歐洲的范圍。像是法國德國這樣的傳統(tǒng)毫無問題的國家一定不存在是不是歐洲國家的煩惱,而在歐洲邊緣介于邊界線上的國家就需要界定到底是不是歐洲國家。一個非常熱門的國家就是土耳其。土耳其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在歐洲,然而土耳其卻卯足全力希望加入歐盟,其加入歐盟的申請已經(jīng)被討論若干年依然有許多爭議。
其二是關(guān)于是歐洲政治版圖范圍中是否全部都是歐洲國家。歐盟并沒有囊括所有的歐洲國家這是事實。歐盟是一個國際組織,在是否加入歐盟這件事情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考量。不能因為不是歐盟成員國就說這個國家不是歐洲國家。比如挪威,阿爾巴尼亞,烏克蘭,冰島,瑞士等國家難道不是歐洲國家了嗎?當(dāng)然這些國家毫無疑問是歐洲國家,也因此說明了政治定義的缺陷。而古代歐洲政治版圖則更加難以解釋。歐洲人引以為豪的歐洲歷史上的各個帝國,雅典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范圍擴大到了西亞和北非,同時也不能認為他們統(tǒng)治范圍之外的地方不是歐洲。
除了歐盟之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歐洲政治概念還有“申根”和“歐元”?,F(xiàn)在人們提起來歐洲旅游簽證首先想到的是無比方便的申根簽證,同行歐洲各國不需要另外申請簽證,同時歐元的使用也免去了多國旅游貨幣兌換的麻煩手續(xù)。矛盾的是,雖然人們覺得自己拿到申根簽證就意味著去歐洲,但是卻去不了英國這個在各種意義上的歐洲國家,同時歐元也不通用于英國。然而這卻與人們認為英國是歐洲國家完全不沖突。人們認為英國是歐洲國家,只不過需要單獨辦簽證而已。
(三)模糊的文化邊界
當(dāng)政治和地理都不能很好的解釋解釋歐洲的東部邊界在哪里的時候,文化成為了唯一的后備解釋。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范圍。在歐洲文化中,基督教被寄予了特殊的關(guān)注。毋庸置疑,直至今天為止,基督教文化都出現(xiàn)在歐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托爾斯泰說:“基督教的傳統(tǒng)促成了所謂的歐洲以及歐洲的文化元素……我們的藝術(shù)發(fā)展于基督教,我們的法律也根植于基督教中(直到最近)?!辈豢煞裾J歐洲文化根植于基督教,但是歐洲的現(xiàn)代化,比如現(xiàn)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甚至于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例如歐洲人最喜歡的足球運動,都和基督教沒有特別大的關(guān)系。
宗教是否有唯一性也很值得深思。很明顯基督教不僅僅存在于歐洲大陸,他也是北美大陸的主流宗教,難道在考慮歐洲范圍的時候也把美國和加拿大考慮進來?這是明顯不合適的。不僅如此,歐洲大路上也存在其他宗教。歷史上西班牙曾經(jīng)被信封伊斯蘭教的北非摩爾人占領(lǐng),穆斯林對西班牙有長達七百多年的統(tǒng)治。而現(xiàn)在迫切盼望加入歐盟的強有力候選國之一的土耳其也不是基督教國家?,F(xiàn)在,隨著人口在全世界的自由流動,歐洲大陸上的宗教更加多元。雖然不算是主流,但是歐洲大陸上有許多的穆斯林生活著,也有許多信仰佛教的佛教徒在歐洲大陸生活,以英國為例,撒切爾夫人執(zhí)政時期放松過移民政策,現(xiàn)在英國境內(nèi)有許多信仰佛教或印度教的印度人。
許多現(xiàn)代的文化概念比如民族國家,法制,人權(quán)等等概念起源歐洲的啟蒙運動。然而這些概念和之前的一樣隨著世界上的國家的交流,主要是殖民地,擴散到了世界其他地方。1800年,歐洲控制著地球的35%,到1914年控制著超過84%。在這一過程中,歐洲企圖把世界改造成歐洲的樣子。比如個人主義,就是起源于歐洲但是伴隨著歐洲人在其他地方定居而傳播出去,具體來說主要是北美地區(qū);同樣的三權(quán)分立也是起源于歐洲的政治概念,而以三權(quán)分立為藍本建國的確是美國。
那么語言呢?人們印象中似乎在古代的時候拉丁語通行于歐洲,是否歐洲曾經(jīng)有過一種統(tǒng)一的語言呢?答案是否定的,拉丁語作為一種書面語,經(jīng)常只有專家,學(xué)者才會在寫作的時候使用,很少有人會說。此外歐洲的語言系統(tǒng)非常復(fù)雜。拿歐盟的官方語言來說就有24種官方語言,像波蘭語、保加利亞語就不算是拉丁語系。因為這種復(fù)雜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什么人能夠掌握所有的歐洲語言,人們也認識到使用一門通用的語言的必要性。十六世紀時,意大利語是歐洲的流行語言;十七世紀晚期,由于路易十四有效的控制著歐洲大陸,法語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直到十八世紀末。而現(xiàn)在歐洲的通用語言則是英語。但是,這也不意味著這能夠成為決定歐洲邊界的因素,畢竟像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流行語言了。
當(dāng)人們踏足歐洲,就知道他在歐洲。歐洲是一個不僅僅地理上在歐亞大陸上西邊的半島,更是一個文明,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信仰,歷史,語言,文化的一塊大陸。然而,隨著科學(xué)的進步,人員的相互流動,歐洲的地理邊界不那么明確的前提下,歐洲的文化邊界擴散到世界其他地方。這些因素導(dǎo)致了歐洲現(xiàn)在處在一個不容易被界定的情況上。
實際上,現(xiàn)在的歐洲已經(jīng)是非常多元化的一個大陸了。隨著國外移民的涌入,歐洲有了不僅僅是白人,還有其他人種,其他思想和其他宗教的涌入。對于歐洲來說,歐盟需要處理的不僅僅是傳統(tǒng)生活在這個區(qū)域里的人們,還需要包容現(xiàn)在生活在歐洲的“少數(shù)”。
[1]Norman Davies, Europe: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Damian Chalmers, Gareth Davies and Giorgio Monti,European Un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J.M.Roberts, The Penguin History of Europe,Penguin Books,1997.
[4]Anthony Pagden, The Idea of Europe: From Antiquity to the European Un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朱紅宏(1987-),女,西安人,研究生,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助教,研究方向:歐盟政治與政府研究;雷蕾(1987-),女,甘肅蘭州人,研究生,西安鐵路局黨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