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杰
?
淺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董 杰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教育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對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步伐也有了加快,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有效適應當前教學發(fā)展,所以對大學體育教學實施優(yōu)化就比較重要?;诖?,本文主要就大學生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主要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然后結合實際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措施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大學體育 體育教育改革 現狀
大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對大學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阻礙。加強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對大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大學生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不斷發(fā)展背景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對教育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新的要求提出,而大學的體育教學是鍛煉和加強大學生體質的重要課程。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教學改革就有著實質性意義,只有讓大學生擁有健碩的身體以及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為祖國的建設更好的做出貢獻。在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改革深化下,體育教學的模式以及理念也在不斷地優(yōu)化發(fā)展,在體育教學的內容上針對性更加的突出[1]。在體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呈現出多樣化,這就對我國的大學生體育教學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
(二)大學生體育教學主要的問題分析
從當前我國大學生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還有一些方面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現代化的體育教學思想觀念還沒有得到成熟的形成,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還比較深刻。對學生的主動積極性以及興趣的培養(yǎng)方面還沒有充分的重視。在教學的方法上比較單一化,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體育教學,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的獨立思考空間比較少。
再者,對學生的考核方面也有著問題,在對學生的考核方面主要是將運動技能作為關鍵的考核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得到相應了解,但由于學生身體素質不同,這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2]。還有是對學生的心理層面以及其他方面基本沒有設立考核,這就不能對學生的全面體育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
另外,大學生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受到場地以及器材的限制,學生不能得到全面的體育鍛煉。一些學校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滿足實際體育教學的需求。這就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存有很大的影響。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yè)性以及責任心,這些方面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都會存在諸多的影響。
對大學生體育教學實施改革創(chuàng)新,要能從多方面進行加強,首先要能在體育教學的理念上及時的轉變。體育教學要能和時代發(fā)展需求相結合,將學生作為主體來開展體育教育活動,對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要及時地擺脫,將學生的素質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努力的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加以促進。教學中要側重于學生的體制培養(yǎng),還要將營養(yǎng)以及養(yǎng)生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得到充分重視,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極的處理向上的生活方式。
大學的體育教學改革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對教學過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尤其是處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一定要注重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才能讓學生產生新鮮感,才能進入到教學中來[3]。
例如:在進行足球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讓學生對足球比賽的形式,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來加以呈現。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的喜愛,這樣也能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再觀看視頻之后就能夠在實踐當中加以應用,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還要能夠在教育課程的設置層面加以優(yōu)化,要能讓體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老師要對當前的課程單元詳細的分析,結合實際進行取舍,這樣才能將課程的內容得到優(yōu)化。將一些比較有趣味的內容增加到教學當中,對學生的快樂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加以激發(fā)[4]。只有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科學化的呈現,就能有利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的提升。
大學體育教育要能充分的重視開放式學習模式,也就是要能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細致化的布置。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選擇來進行開展體育活動,這樣在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調動,對課堂教學的氛圍良好呈現也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要能充分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老師要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充分重視,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此次主要從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方面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幾點合理化策略,希望對實際教學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郝穆春.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方向[J].中華少年,2015(23).
[2]曹茜.淺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學周刊,2015(26).
[3]鄭家梅.初探課外活動對高中體育的促進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6).
[4]雷濤,黃懿.淺析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J].青春歲月,2015(15).
(作者單位: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