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晶
?
從通用英語到學術英語——回歸大學英語教學本位
黃晶
【摘 要】本文從認識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通用英語教學的生存危機出發(fā),主要對學術英語的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回歸的挑戰(zhàn)與困難及實施作一探討。
【關鍵詞】學術英語 大學英語教學 通用英語
目前國內(nèi)高校在英語教學上將英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基礎教學和應試教學的通用英語(EGP),另一類是有著特殊服務目的的英語教學(ESP),其中,ESP又分為行業(yè)英語(ECP)和學術英語(EAP)兩種。根據(jù)外語教學相關文獻資料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不斷對職業(yè)學院對英語教學提出了多徑化、個性化、分系列和分層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要求,其培養(yǎng)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綜合語言的交流習慣,增強學生國際學術的交流能力,為學生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學習提供有力支撐[1]。
英語作為目前國內(nèi)職業(yè)學院教學的必修課程類目之一,不僅是學生通過考試和獲取專業(yè)資格的通道門牌,而且也是學生出國留學的必考項。學生和家長都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英語學習的投資上,這樣一來,各種補習班和輔導班就開始開始興起,在2003年,我國對大學英語教學采取了計算機網(wǎng)絡學習的模式,他們的教材課本基本都附有光碟和網(wǎng)站內(nèi)容,雖然在老師的帶領下,利用課時與課外時間,學生進行了英語聽寫訓練與學習,但成效并不顯著,很多學生將學習的目光都聚焦在四六級、專業(yè)英語等級考試上,不僅沒能提高英語能力,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從當前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也可以看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整個學科教學中得到不斷的重視,作為針對基礎教學和應試教學的通用英語成了各所大學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目標下,很少將英語作為日常英語交際的工具使用,更別說學術研究和深入工作應用了。根據(jù)2013年的相關報告顯示,中國的成人英語運用水平在亞洲12個國家中排名第10位,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大學生英語應用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國家化的要求。僅將英語教學目標放在應對四六級等考試上的通用英語教學將使大學英語教學在日趨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教育形勢下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早在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文件中就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回歸本位“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的英語教學改革要求。筆者認為教育部的這個要求正是對學術英語教學的要求。學術英語(EAP)主要是為大學生從事學術活動和專業(yè)學習提供語言及能力支撐,分為通用學術和專門學術用途的英語兩種,學術英語的教學目的旨在訓練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讓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對照國際化的水準,對學生英語文獻查閱、與外籍學者交流、聽懂外籍專家講座知識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術英語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團隊形式開展基于問題或項目的教學(PBL),在開展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閱讀,從幾篇相同主題的文章中比較和評判信息,推斷作者的意圖和態(tài)度,用自己的觀點來支撐自己作文中的觀點。由此可見,學術英語是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進行的英語教學。
基于目前教育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趨勢,高校英語教學由通用英語向?qū)W術英語的本位回歸,仍然面臨著重重考驗與挑戰(zhàn)。其一,學術英語的教學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語言基礎要求,目前的大學英語體系還不能為他們提供較多的課程學習時間和精力,尤其是非專業(yè)學生不可能像英語專業(yè)學生一樣有足夠時間練習和提高他們的學術英語能力;其二,有人將大學通用英語與學術英語并為矛盾,認為應當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思想,教學內(nèi)容應為通用英語而不應該是學術英語,其實兩者并不矛盾,對于我國來說,外語主要就是英語,學術英語是國際交流與競爭的語言工具,我國已經(jīng)逐漸由“向己型”向“向他型”外語教學特征的演變,學習學術英語不僅可以提高人文素質(zhì),在國家利益和戰(zhàn)略化需求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要將學術英語的教學進行實施和推廣,首先是在體制上逐步實現(xiàn)本位回歸,21世紀以來,大學英語并入了外文系或者外語學院,英語教學的定位也發(fā)生了變化,要想從根本上走好學術英語教學道路,就要將其從籠統(tǒng)的外文系或外語學院中撤出來,準確定位,獨立門戶。再者,在教師教學思想上實現(xiàn)轉(zhuǎn)變。我國多數(shù)大學英語教師以英美文學和語言學為學歷背景,并長期從事基礎英語教學,因此,要及時轉(zhuǎn)變他們對學術英語和專門學術用途英語的認識,從而為后期的崗位培訓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應當積極響應教學改革和國際化英語教學需求的號召,逐步由通用英語教學向?qū)W術英語教學實現(xiàn)本位回歸,提高學術英語在高校專業(yè)與非專業(yè)學生課程中的比重,正視挑戰(zhàn)與考驗,從體制和教師方面逐步實現(xiàn)回歸,走好學術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易蘭.“通用英語”轉(zhuǎn)向“學術英語”——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5,(06):07~09.
(作者單位:長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