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提問策略淺析
劉 艷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恰當有效的提問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集中起來,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認真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會使得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提問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就成為了語文教師關注的主要焦點。本文主要提出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的幾點策略,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初中語文 課堂提問 教學策略
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如果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他們就很難全心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造成課堂教學質量的下降。而課堂上的提問可以將學生的思緒有效地集中起來,使其在求知欲與榮譽感的驅使下主動地思考,更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下面我就從課堂提問這個角度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課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師教學時的重點,在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賞析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內容中,從而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課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課文《羚羊木雕》時,我就在教學課文前為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朋友和金錢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同學們有沒有因為金錢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跟自己的好朋友發(fā)生爭吵或者是打架呢?”大部分的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時都笑了起來,沉悶的課堂氛圍也瞬間變得輕松了許多,然后我便讓學生交流了自己童年時的趣事,學生的思緒瞬間打開,他們也都積極地分享著自己的經歷。接下來我便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通過之前的提問與氛圍的渲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在之后的學習中表現(xiàn)得也十分活躍,使得課堂教學的開展十分順利。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提問,讓學生由己及人,使他們更容易理解課文中作者的想法與情感,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在進行提問時也是如此。針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同內容,教師要從教學的基本內容出發(fā),逐步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充滿興趣與信心的狀態(tài)下進行高效愉快的學習。如果教師急于求成,在學生接觸到一篇課文時,便讓他們說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上的障礙會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學習信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因此,教師要進行科學的提問,讓學生逐步地掌握知識,增長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我首先讓學生大致地閱讀了一遍課文,然后提問:“本文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引導學生整體地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與口語能力。然后我再讓學生自習地閱讀課文,并說一說:“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父親為什么不背“我”下來,而是讓“我”向前走?在學生清楚了事件發(fā)生的背景與過程后,我再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心理描寫與景物描寫的作用。通過這樣的逐步教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逐漸深入細致,他們的情感也逐漸細化,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保證。在科學有序的提問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使得師生在課堂上的地位也發(fā)生了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人,而要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積極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讓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通過自己的思考,想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從而使得學生的思想與內涵都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課文《斑羚飛渡》時,在講到“斑羚飛渡”的這一場面時,我便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斑羚是怎樣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通生存通道的?在斑羚飛渡的過程中,最讓你震撼的是什么?”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飛渡的場面,我還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覺的感受來體會當時那種壯觀的場面與令人震撼的行為。通過課堂的提問與播放的視頻,學生受到的觸動更加深入,從而使得他們對課文所要表達的主旨也有了更為深入的感觸,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進行提問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基本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提問,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
[1]張道兵.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6).
[2]王夢溪.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7).
[3]于新偉.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提問策略探討[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5(15).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qū)王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