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虹
?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義辨析
張 虹
【摘 要】文章主要概括了對外漢語教學中詞義辨析的對象和影響留學生理解詞義的因素,并對對外漢語教學中詞義辨析方法作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詞義辨析 近義詞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隨著留學生學習的深入,詞匯量的豐富,很容易將新學的詞語與之前學的詞語相混淆。所以,凡是意義相近,留學生容易混淆的詞都是詞義辨析的對象。
(一)理性意義方面
1、意義的輕重
*弟弟很不聽話,總是惹父親憤怒。
弟弟很不聽話,總是惹父親生氣。
(有*號句為學生錯句,無*號句為修改后例句。)
“憤怒”是形容詞,指“因極度不滿而情緒激動”,語意比較重;“生氣”是動詞,指“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語意比“憤怒”輕。誤句中“弟弟不聽話”,使父親感到不愉快,用“生氣”表達更為貼切。
2、范圍的大小
*日本的天氣是海洋性的。
日本的氣候是海洋性的。
“天氣”和“氣候”都表示氣象情況,但它們的詞義不完全相同?!疤鞖狻敝冈谝欢▍^(qū)域和一定時間內(nèi)大氣中發(fā)生的各種氣象變化,如濕度、濕度、氣壓、降水等情況。而“氣候”指一定地區(qū)里經(jīng)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氣象情況。句中所要表達的是日本“天氣”的總體特征,宜用“氣候”。
(二)色彩意義方面
1、情感色彩的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猜疑自己看法的正確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懷疑自己看法的正確性。
“猜疑”和“懷疑”都有“不相信而引起猜度”的意思,但是其感情色彩不同?!安乱伞笔侵笩o中生有的起疑心,含貶義色彩,其對象一般是指說話人以外的人或者事。“懷疑”是指疑惑和猜測,是中性詞,其對象可以是別的人或事,也可以是說話人自己的思想觀點或所做的事情。所以句中用“懷疑”更妥帖。
2、語體色彩的不同
*我懷念我小學時的老朋友。
我想念我小學時的老朋友。
“懷念”和“想念”都有“思念、惦記”的意思,但“懷念”適用于莊重的場合,具有書面語色彩;“想念”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可以用。另外,對于已故的人,常用“懷念”,不用“想念”,這個句子具有口語色彩,而且為了避免別人誤會想念的是已故的朋友,用“想念”較恰當。
(一)義素分析法
義素是構(gòu)成詞義的最小意義單位,也就是詞義的區(qū)別特征。義素分析首先要明確分析對象;其次,根據(jù)所選定的詞,進行詞義間的比較,找出其共同特征與區(qū)別特征,即找出相應的義素;再次,義素確定之后,要采取種種方法進行表達。比如:
認為---[+看法、態(tài)度][+人或者事物][—推斷、估計][+前面可以用“被”]
以為---[+看法、態(tài)度][+人或者事物][+推斷、估計][—前面可以用“被”]
通過義素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認為”和“以為”的共同點是對人或者事物的看法和態(tài)度;不同點是“認為”的語氣更加肯定,而“以為”則表示推斷和估計,而且“認為”前面可以加“被”,“以為”前面不可以加“被”。
(二)反義分析法
有時正面區(qū)分難以理解,可以用反義詞分析法,這種方法的使用要保證所使用的詞必須是學生學過的,這樣才會達到較好的效果。比如:“簡單”和“簡陋”?!昂唵巍钡姆戳x詞是“復雜”;“簡陋”的反義詞是“豪華”,如果學生學過這兩個詞,那么通過變相思維的過程理解什么是“不復雜”“不豪華”,就很容易理解“簡單”和“簡陋”了。
(三)去同存異法
許多近義詞具有相同的語素,可以將共同的語素去掉,通過對異字進行分析進而認識其差別,比如:“妨害”和“妨礙”,去掉共同語素“妨”,區(qū)分“害”和“礙”即可,“害”指禍害、害處;有害的;使受損害;“礙”指阻礙。這樣兩個詞的區(qū)別就很明顯了。“妨害”指有害于;“妨礙”指阻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四)語境分析法
將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區(qū)分其差別,比如“指教”和“請教”:“指教”是上對下的,一般直接帶賓語?!罢埥獭笔窍聦ι系?,一般用“向”引出對象或者直接加賓語??梢园哑浞诺骄渥又校骸皩W生請教老師,老師指教學生。”這樣兩個詞的區(qū)別就顯而易見。
在對外漢語詞義辨析教學中,要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法讓留學生掌握相應的詞語,本著培養(yǎng)留學生漢語交際能力這個出發(fā)點認識到詞義辨析的重要性,完善對外漢語教學體系,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訂四版),2007.
[2]郭志良.對外漢語教學中詞義辨析的幾個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88(1):19~24.
作者簡介:張虹(1990-),女,漢,河北邢臺人,河北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