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霞
婆婆頭
這種小野果學名覆盆子、馬林、樹莓,俗稱托盤,我們那里稱它婆婆頭。它可算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美味了。
這種多年生小灌木不擇地,處處有它的身影。它的植株暗紅色,長滿堅硬的小刺,好似在加強自我保護。我們在采豬菜的當口就可以在梯田邊、山坡上的荒地邊與它打個照面。未熟的果子青綠色,沒人采摘,等到半紅臉時,果子雖還沒放暄,如果被孩子遇上,它就不再有成熟的未來了。熟透的果子鮮紅色,果肉柔軟。它的果子由一些小顆粒組成,汁液飽滿,入口甜滑。我們若是在田邊地角遇到,便會立即放下筐籃,呼喚同伴一起品嘗,一般只有三兩株,掛著十幾枚果子,剛剛把肚里的饞蟲勾了出來,果子就吃沒了,只好吧嗒吧嗒嘴繼續(xù)在地里采菜,采菜時還總不忘掃一眼地邊的灌木,以期遇到新的果實。
也許在人跡罕至的山坡上才會有成片的婆婆頭??吹竭^放牛的人手持一片大瓜葉,瓜葉中托著擠擠挨挨的婆婆頭。看到那情景,就想:如果能大把地抓著婆婆頭美美地吃上一次該多過癮呀……
小時候只知道吃,卻不知道婆婆頭還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這種小野果在國際上竟被譽為黃金漿果和水果之王。它的氨基酸含量高于蘋果和葡萄,并富含多種維生素。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婆婆頭含有豐富的水楊酸,可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病的發(fā)生;還有很好的醒酒保肝功效;甚至還具減肥功能。
別看果子小,價值還真大。
山里紅
春天,在故鄉(xiāng)的山路邊、林子里很容易看到山里紅樹,剛發(fā)出的小嫩芽有股清香味可以吃。山里紅開白色花,一嘟嚕、一嘟嚕的,秋天,結的果子便也如此,幾枚擠在一起,紅彤彤的。
山里紅是山楂的縮小版。果子上有細長的柄連在枝上,果的頂端有圓圓的凹陷,凹陷外圈是個規(guī)則的五角星。咬開果子里邊是幾粒堅硬的核。
山里紅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再貧瘠的土地也能見到它旺盛的生命。平時這種果子不顯山不露水,干干巴巴地掛了滿樹,路人睬也不睬。秋天,累累紅果垂?jié)M枝杈真是一道養(yǎng)眼的風景。
初秋的山里紅雖然火紅如霞,但味道酸澀。成筐成袋地采回,放在缸里存段時間其味道更美。勤快的山里姑娘,到了秋天都會采回一缸放在倉房里。深秋乃至冬天,晚上去看電影前,家里的姊姊妹妹就會把倉房門上的鈴鐺弄得咣啷啷響,每人裝滿衣褲口袋,站在露天地上,邊看電影邊吃山里紅。
我吃過小姨采的山里紅,格外甘甜。小姨說那是因為她和別人采得不一樣。要在山里紅樹的葉子落光之后。樹上只剩熟透的果子了,利利索索地采下來,回到家里,再把蟲子包撿出來,放進倉房的缸里。如果下了小雪之后在雪中撿回的山里紅就更勝一籌了。撥開清雪,在枯黃的樹葉上稀稀疏疏地鋪著一層紅果,粘著大地和落葉的清香以及雪的濕氣,干干凈凈地拾進筐里,不要說吃了,單是這一份采擷的詩意已足夠美。
正月里,大魚大肉吃著發(fā)膩,開水煮一點山里紅,適量加糖,紅紅的汁水喝一碗真是開胃又健脾。
棠李子
棠李子又叫山丁子、山定子、山荊子,是一種櫻桃般大小的果子,秋天成熟,成熟時果色鮮紅,果肉柔軟,面而少汁,酸甜生津。
棠李子樹和沙果樹差不多,春天開粉白色小花?;ㄖx后,不知不覺間小果子就掛了滿樹。青果子是很難吃的,澀得撈不動舌頭。這也有好處,不會被過路人白白糟蹋。
秋天來到,它的小臉慢慢變紅了,等樹葉落光了,果子就熟透了,滿樹掛著瑪瑙似的紅球球,美得耀眼。
熟透的棠李子也很酸。有一年秋天,供銷社收購棠李子籽,母親摘了很多棠李子。我們把果肉抿進嘴里,剩下籽留給母親,但吃不了多少就酸倒了牙。后來,母親說等我給你們做棠李子餅吃。我們先把果子的柄一個個摘下來,再把果子洗干凈,然后把果子弄碎,加入少量水,使籽肉分離。濾去籽后把剩下的果肉和水加入淀粉上鍋熬稠,再加適量糖調劑一下口味。把濃稠的棠李子果肉攤成小圓餅,放在蓋簾上慢慢陰干。紫紅色的棠李子餅甜酸而有嚼頭,可以存放很久。
現(xiàn)在棠李子可以加工成果醬、可制酒,樹皮還可做染料。雖然很多年沒有嘗過它的味道了,但一想到棠李子,就滿口生津了。
刺玫果
春天,在山里的地邊、山路旁常會看到一叢叢開著粉紅花朵的灌木,那就是刺玫果樹。枝干生刺,葉橢圓,形如月季花葉,花單瓣,香氣襲人。有時我們就隨手摘一片慢慢嚼著,有股香甜的味道。
花謝了,花托上就長出了小小的刺玫果,沒有人去注意它,綠色的小果子在山野間吸取著雨露精華,慢慢成熟。
熟透的刺玫果鮮紅柔軟。果肉甜而起沙。但肉里包著絨毛和籽粒,若碰到了毛皮膚會刺癢,大人們說毛不能吃下去,會生病。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會小心翼翼地捏下綿軟的果肉解饞的。
刺玫果不僅果肉甘甜受人青睞,更可貴的是能給人們帶來不錯的經(jīng)濟效益。那時街里收購站收刺玫果,好幾毛錢呢。秋天,大人小孩都挎著籃子去采摘。曬干了就可以拿去賣錢。只知道它的籽很值錢。
現(xiàn)在才知道,刺玫果是我國的高等植物之一,富含七種為人體所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含有二十八種元素。有“大地植物果實之冠”的美譽,號稱“VC之王”。天然刺玫果全身是寶,用途廣泛。刺玫果花可提取刺玫果精油,暢銷國內外,價格高于黃金。葉可以配制茶葉,具有強身、造血、消炎等功效。根和籽可以入藥。它的價值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用處。天然刺玫果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食、藥同源的寶貴資源。
刺玫果,這長在深山里的小小果實,如今令我刮目相看。
五味子
秋天,林子里、藤子上,常會看到籽粒飽滿顏色鮮紅的串狀果實,那就是五味子。五味子,俗稱山花椒,蘇恭《唐本草》中云:“其果實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則五味俱也?!币愿稍锍墒斓墓麑嵢胨?,因其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
在五味子成熟的季節(jié),山里人就會忙得不亦樂乎。早出晚歸地采回五味子,然后擺在一個個方盆(用專用植物的桿穿成的方形盛物家什)上晾曬,曬到半干時,把顆粒從中間的細桿上擼下來(這道工序一般都是我們小孩子來做),待到?jīng)]有了水分就拿到供銷社的收購站去可以賣個好價錢。
五味子在山里人的眼里是美麗的。你想想,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山里人,走了很遠的山路,又在林中尋尋覓覓了幾番之后,忽然看到一架綴滿紅彤彤果實的藤樹,該是多么欣喜呢。五味子是多年生木質藤本。結滿五味子的藤子總是纏繞在近旁的另一棵樹上,那果實累累的藤纏樹看上去姿態(tài)很美。采摘時,要攀在藤樹之間,腰系圍裙,采滿了一兜爬下藤樹放到大筐里,再返身攀上去,這種勞動也充滿了動感的美。
成熟的五味子散發(fā)著一種濃濃的藥香。圓圓的小顆粒挨挨擠擠,串串果實沉甸甸地墜彎了藤條。采摘時不能等到果實熟透,那樣汁水就會被擠壓出來。但如果太生,曬干了顏色又會發(fā)黑,只有在果實八九分熟時采摘最適宜,曬干后顏色暗紅,成色好,也能賣上好價。
五味子有極佳的藥效,有滋補強壯、益氣、滋腎、益智、安神的功能。它的果實還可以釀酒,制作藥酒。每年五味子成熟時,喜歡喝酒的人,家里堂屋的箱柜上就會擺上一大瓶泡著五味子的白酒。它的果實可食用,種子及藤條可做調味料,有健胃消食功能。記得母親每年烀醬豆時都喜歡放幾節(jié)五味子藤,打開鍋便會飄出濃濃的香味。鄰居老太一年四季喜歡以五味子藤做燉菜的調味料,老兩口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呢。
故鄉(xiāng)的紅野果似一組組靜物陳列在我的記憶中,它們的名字讓我想起那火紅的顏色和孕育它們的土地。那小小的果實裝點了我們清貧的孩提時代,也使我們小小的內心因之而有所期盼,而異常富有。如今,我們生長在城市的孩子,他們吃著各種各樣的水果,但是他們怎會如我們一樣擁有著關于野果的美麗記憶和濃濃的故鄉(xiāng)情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