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
為北京冬奧而建的三山大橋美如雕塑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6年時間,但各項基礎設施的籌備已經(jīng)開始。橫跨北京延慶縣內媯河的“三山大橋”就是其中一項。
與2008北京夏季奧運會不同,這是一場雙城聯(lián)辦的賽事,協(xié)辦城市張家口將負責大部分戶外冰雪項目比賽,包括跳臺滑雪、冬季兩項等。三山大橋的選址正是位于自北京市區(qū)通往張家口主要室外賽事舉辦地的途中,建成后將成為一條新線。
大橋周邊亦是延慶縣開發(fā)的重點休閑娛樂景區(qū),一側即是2019年北京園博會用地。而三山大橋的設計出發(fā)點也不是僅僅滿足便利出行的需求,而是要在周邊山巒層疊的景觀中,創(chuàng)造一座可成為地標性景觀的大橋。
三山大橋的設計靈感源自奧運五環(huán)。全長452米的大橋橫跨媯河兩岸,由三組交叉項鏈的拱形鋼結構組成,最大跨度達95米。相互交織的五環(huán)被演變?yōu)橐幌盗性谧罡吆妥畹忘c處相連的圓環(huán),在圓環(huán)和橋之間設置了鋼索,將橋吊起,順勢也呼應了周邊起伏的山巒環(huán)境。大橋的取名也正是來自于側觀橋梁時的造型,三個拱形結構連接了起伏的山巒,仿若就是三座大山。交叉連接的鋼索進一步強化了大橋的縱剛性,使其得以承受車輛的動荷載。鋼索構成的波狀表面圍合成大橋的內部空間。大橋采用的雙螺旋結構使其比傳統(tǒng)箱型梁橋節(jié)省了5倍的用鋼量。
這個多變的環(huán)狀結構,從側面看起來是一系列山峰和山谷的意象,但若把視角換至頂部,俯瞰整座大橋,它又變成了像是DNA雙螺旋結構似的樣子,如果駕車從橋上穿行而過,經(jīng)過不同的位置,隨著朝向大橋不同的角度,也將欣賞到不同的景觀。
在大橋的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設計團隊使用綠籬以及樹木作為屏障,將其分隔開來,實現(xiàn)人車分流。三山大橋所扮演的是一個標志性的角色,當從這里穿行而過時,感受到由奧運五環(huán)演繹而來的橋梁結構,會有一種進入這場賽事語境的感覺,成為奧運象征的一部分。
中國首家“橋梁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成立
7月29日,中國首家橋梁高職院?!錆h鐵路橋梁職業(yè)學院揭牌成立。這家由中鐵大橋局傾力打造的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以其鮮明的特色填補了中國作為橋梁建設強國而沒有專門橋梁高等院校的空白。
作為中國橋梁建設的領軍企業(yè)——中鐵大橋局有近60年的職業(yè)教育辦學歷史。中鐵大橋局是世界上建造橋梁最多的企業(yè),建成了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京廣高鐵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等里程碑式的橋梁。武漢鐵路橋梁職業(yè)學院前身是武漢鐵路橋梁學校,建校40多年來,先后為中國培養(yǎng)了近3萬名高素質路橋建設技術技能人才,他們主持或參與了國內數(shù)千座橋梁的設計與建設。
“學院將繼續(xù)依托中鐵大橋局在國內外橋梁建設技術領先的優(yōu)勢,堅持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培養(yǎng)人才。學院將以‘訂單式’培養(yǎng)方式專門為橋梁企業(yè)培養(yǎng)橋梁建設人才,真正實現(xiàn)‘入學即就職,就讀即就業(yè)’?!蔽錆h鐵路橋梁職業(yè)學院院長鄭海濱說。
2016年,學院面向全國招收高職類新生550人。
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正式開放
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世界最高蹦極臺、世界最陡蹓索、世界最柔的橋梁……8月20日,這座“眾譽加身”的大橋正式向中外游客開放。上午不到9時,張家界大峽谷景區(qū)及玻璃橋門票已全部售罄,火爆程度堪比春運。
據(jù)悉即將開放的張家界玻璃橋長430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約300米,可站800人。該橋自開工建設以來受到了全球關注,評選為全球新建11座最壯觀大橋之一。大橋主纜造型優(yōu)美,從遠處看猶如一只振翅欲飛的蝴蝶,這是以色列著名設計師Haim Dotan從老子《道德經(jīng)》“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中得到的靈感。
5月19日,美國CNN圖文并茂地長篇幅關注報道了正在建設之中的湖南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該報道稱,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橋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鋪設,整個工程無鋼筋混凝土橋墩。問世之后將是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并創(chuàng)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等多項世界之最,它將成為世界橋梁建設的典范。
針對張家界大峽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一特性,為確保橋面安全穩(wěn)固,景區(qū)不僅花費近一年時間對橋兩邊山體進行加固處理,同時將玻璃橋在原來基礎上延伸60米,橋面拓寬2.8米,成倍增加了橋的安全系數(shù)。
挪威擬建水中懸浮隧道
挪威以擁有一些最美路線而聞名世界。沿著西海岸從克里斯蒂安桑到特隆赫姆的E63號公路行駛,你將看到令人窒息的峽灣美景。不過,即使景色壯觀無比,由于這條路上有七個不同的渡口,你得駕駛痛苦而漫長的12個小時才能走完整條路。如今,這一切將有可能隨著一系列水中懸浮隧道的建成而得到改善。
據(jù)介紹,挪威將于2035年前在一些渡口下建成水下交叉路口,耗資高達250億美金,預計將通過E39號公路使克里斯蒂安桑到特隆赫姆的整段路程減半。目前只能通過輪渡往返渡口兩岸,因為兩者之間距離太遠,且海水極深,無法通過一般的橋梁連接。
通過挪威公共道路管理局(NPRA)在2012年進行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水中懸浮隧道是連接渡口的最好方式。第一個隧道將建造于松恩峽灣,連接奧珀達爾與拉維克。目前往返兩地需乘坐20分鐘的輪渡。該隧道將由兩個長達4000英尺鋼筋混凝土管組成,每個方向各一個,使用桁架互相支撐,并固定在巖床。
隧道將建于水下65至100英尺處,遠低于輪船的吃水深度。根據(jù)建造提案,每個混凝土管有兩個車道,一個車道供車輛行駛,另一個則是應急車道與維修車道。它們將能承受潮汐沖擊與低溫影響,由于它們位于水下,大風大浪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NPRA高級工程師阿里安娜(Arianna Minoretti)表示,有了這些通道,人們再也不用苦等直升機去醫(yī)院。此舉還能為依然想要沿著陸地公路行駛欣賞風景的人們保留著壯觀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