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柔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界面臨著重大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亦是如此。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更新和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根據小學生實際的語文學習情況以及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激發(fā)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調動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本文將就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觀能動性;提升策略
眾所周知,語文屬于母語學科,一個人生下來就在和自己的母語進行著緊密的接觸,當小學生真正接觸到語文學科時必然會產生熟悉的感覺,但是,相信每一個一線語文教師都應該聽到過小學生抱怨語文好難學,語文課好無聊,其實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深有感悟,自己教授起來有的時候也會顯得很吃力,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語文知識點并不多,但是為什么教師和學生都感覺沒有動力,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并沒有真正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日漸降低,自然學習語文的效率也會隨之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便會隨之消減。語文教師要想重新喚醒小學生內心深處的主觀能動性,就必須以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心理需求為根本,積極致力于全新的教學方式的研究,找到一條適合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科學道路。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讓語文知識活潑展現
小學生缺乏直接經驗,多以形象認知為主,他們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诖耍覀冊谡Z文教學中就要以形象的方式進行知識展現,以恰當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就能喚起他們的認知需求,為進一步深入知識體驗和交流、互動奠定基礎。
1.趣味故事拓展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耐心不足,對抽象難懂的知識容易淺嘗輒止。為了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就要挖掘語文知識的趣味屬性。實際上小學語文教材也以此為原則,篩選了許多優(yōu)秀故事篇章來引導學生學習,諸如,五年級的《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丟失的駱駝》《西門豹治鄴》等,每一個單元最少有一篇趣味性故事課文在體現單元主題,來激活學生興趣。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就要借勢從趣味的故事中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愛上語文,產生主動學習的樂趣,進而就能掌握新詞句運用,提升表達能力。
2.知識靈活展現
語文知識覆蓋面廣泛,如果語文教學依舊沿襲傳統(tǒng)的抽象理論說教,一方面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會讓認知受限,呈現的知識是線性的。所以,在教學中,語文知識要以靈動的方式呈現出來,連點成線,才能生成知識脈絡。就拿學生比較頭疼的寫作教學為例,如果我們以理論解說的方式讓學生去套記敘文的六要素,學生肯定感到枯燥,甚至抗拒。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就結合教材中的單元主題進行記敘文寫作技巧滲透,結合教材中經典文章進行例說。例如,六年級上冊的“往事”欄目內幾篇課文都是記敘文。我們就可以拿來串講,通過鮮活的案例,從多角度展現記敘文的寫作方法,讓原本死板的知識變得鮮活、可愛,便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
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1.古語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當中,就需要時刻向小學生滲透這樣的一種思想:語文知識并不是憑空就可以得來的,只有學生經過親自的參與和體驗才能夠形成刻骨銘心的記憶,才能夠保證知識記憶的長久性,才能夠更加深層次地領悟到語文知識的內涵,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將自己所學習的語文知識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保證自己獲取的是有生命力的語文知識,完成業(yè)語文知識由外化到內化,再到外化的過程。
舉例說明:《三峽之秋》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實例體驗,掌握寫景文中描物狀景的技巧:1. 先通過多媒體讓為學生觀賞三峽風光,從主觀上對三峽有形象的認知。2.讓學生閱讀課文,看看作者是以怎樣的視角來寫三峽的秋季美景的;3. 學習作者的精巧表達方法,揣摩作者是怎樣表達對三峽的贊美之情,然后結合自身的旅游經歷,模仿作者的寫作技巧,也寫一段景物描寫的短文。
2.以問題促交流
語文知識呈現在表面的都是非常簡單直接的東西,但是,這并不能隱藏住語文知識真正的內涵,要想挖掘和拓展語文知識的內涵,就必須要經過充足的交流與討論。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要與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進行互動,保證知識傳遞的高質量。此外,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很多的問題并不存在著固定的答案,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
舉例說明:我在講授《母親河》這一篇文章時,《母親河》所在的這一單元基本上都是在描寫山水風景,因此,我給小學生們留出了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來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與體驗來學習,對比不同的描寫手法,鼓勵學生參與深度交流和討論,強化了對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在描寫中的作用的認識和理解,潛移默化生成能力,在將來寫景作文中就能巧妙運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關鍵的著手點就是讓小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真正喜歡和愛上語文,只有做到這一點,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真正被調動起來,小學生年紀小,基本上還是會以形象認知為主,因此,語文教師就要設置各種趣味性的環(huán)節(jié)以及話題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吳茂強. 《中國文房四寶》 - 2015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張強.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 2015以興趣為導向——提高學生語文學習主觀能動性.
[3]唐取云. 《儷人:教師》 - 2016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研究.
[4]韓克霞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 2015淺談主觀能動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體現.
[5]張翠平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 2016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