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培智小學的教育對象由剛開始的輕度智障兒童逐漸向中高度智障學生轉變。同時,培智學校的數(shù)量也日益增加。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弱智兒的學習發(fā)展需要,提高培智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其中游戲教學法是有效的教學途徑。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培養(yǎng)其興趣是最重要。本文主要從學科特點與學生特點出發(fā),闡釋了運用游戲教學法應堅持的原則與注意的事項,論述了游戲教學法在培智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小學數(shù)學 課堂教學 應用
培智小學面對的是智力落后的學生。智障兒童由于在生理方面某個部位的缺陷,導致思維活動落后于正常同齡兒童。對于他們來說,學習任何知識比較困難。而數(shù)學邏輯性思維很強,抽象思維強,內容十分廣泛。用普通的教學法,這些智障學生難以接受。多年來,教師在這一特殊教育領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教學效果卻也是差強人意。游戲教學法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這不但可以幫助弱智兒掌握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能夠彌補其智力方面的缺陷。從而縮短與正常兒童在學習上的差距,使其更有效地學習。因此需要將教學過程游戲化,推動教學發(fā)展。
一、引進游戲教學法應堅持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對于培智學生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法,應該堅持以下原則:趣味性、思考性、孤立性。趣味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思考性,教師引入游戲不能只圖表面上的課堂熱鬧,而脫離了數(shù)學知識。應該結合數(shù)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孤立性,在設計教學游戲活動時,要盡力排除其他因素對學生的干擾。
同時,在進行游戲教學時,要注意以下事項:教具與場地安全,智障學生分辨能力差,沒有安全意識,遇到危險的時候,也不懂如何處理。因此,要首要考慮學生的安全問題。教師內容與規(guī)則要與智障學生的智力與情感相符。如果盲目套用針對正常兒童的游戲,那么也無法達到教學目標。同時,還要讓智障學生體驗成功,雖然他們的智力、能力與正常人有差距,但是他們與正常兒童一樣喜歡被表揚、被肯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弱智兒體驗成功的滋味。從而樹立弱智兒童的學習、生活信心。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
(一)教學個體化
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運用不同的游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采用的游戲,要考慮到全體學生的參與。營造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弱智兒童學有所獲。比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運算時,學生思維不活躍,無法掌握數(shù)的組成與分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個體輔導的游戲。個別輔導是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輔導方式,一個人操作、一個人學習共同配合完成游戲。比如可以采用骰子游戲。拿兩個骰子,告訴學生得8與3。8個點減去3個點,還剩幾個點?。繉τ谝话愕妮p度弱智生應該能答出來。而中度、重度弱智生如果還沒弄懂的話,教師可以在草稿紙上劃8個點,再用筆劃去3個點,經過這樣的提示后,然后看看弱智生是怎么回答的。接下來,趁機向學生引出“―”,告訴弱智生這叫減號。減號主要是指一個數(shù)被拿去或減掉一些數(shù)。然后在紙上寫下阿拉伯數(shù)字8、3、5,問學生減號、等號分別應該標在哪里?最后列出8-3=5的算式。告訴該學生這是一道減法運算題。通過個別輔導的游戲方式,調動弱智生的手、眼、耳、嘴等多種感官,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生活化
數(shù)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為了讓弱智兒童,因此應該將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智障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比較弱,只有將抽象的數(shù)學語言形象化,以生活中的事例與物品為例,讓學生更容易接收教師傳達的內容。比如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給這場特殊教育注入生機與活力。多媒體工具集圖片、文字、動畫于一體,刺激智障學生的大腦,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比如在學到3的認識這一課時,可以嘗試把喜羊羊帶到課堂,與這些學生們一起比賽學習。并且把全家福放在多媒體課件中,讓學生數(shù)數(shù)。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注意力也就集中了。因此,可以說多媒體教學給培智數(shù)學課堂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培智數(shù)學教學。
(三)教學情境化
對于培智學生來說,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減輕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排斥感。使得枯燥的教學生動化、形象化。因此要創(chuàng)設情境,把生本教育運用到培智課堂教學中。比如關于認識人民幣。普通兒童對人民幣的認識根本就不成問題,對于輕度的智障生來說,問題也不大。因為他們有購物的經驗。然而對于重度的智障生來講,則比較困難了。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購物、什么是人民幣。因此,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在剛開始的時候,先通過一段視頻,給學生展示小朋友在商場、超市購買玩具、漫畫等結賬時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需要用什么東西,才能買回自己喜歡的玩具。然后還要引導學生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從而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達到教學目標。
(四)教學趣味化
興趣是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的驅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針對智障學生,將游戲教學過程趣味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通過撲克牌的“小貓釣魚”游戲,牌數(shù)分成一樣多的兩份,一人一份。一個人先放一張牌在桌子上,另外一個人也把牌按順序放在桌子上。放牌的時候,要求學生說出上面的數(shù)??吹较嗤呐?,就把這兩張相同撲克牌之間的牌都全部收起來。通過反復游戲,智障生就基本能夠認識牌上的數(shù)。在玩累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圖案進行分類。在學習圖形的認識這一課時,可以把各種圖形放進口袋里。讓學生摸摸,并根據(jù)感覺說出圖形。或者教師說出一個圖形,學生根據(jù)觸覺,判斷圖形的特征。這樣能讓智障生覺得數(shù)學是很有意思,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
三、結語
總之,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培智學校的數(shù)學教學。不斷探索教學途徑,為智障學生的明天負責。
【參考文獻】
[1]陳云英等著.中國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2.
[2]丁志輝.培智學校數(shù)學教學中游戲教學與創(chuàng)設情境淺析[J].工作研究,2011(8).
[3]高鵬凌.生活化課堂的教學原則及策略[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5(5).
[4]楊洪林.生活化培智數(shù)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9).